且說當日忠義堂上,關勝請戰去敵淩州人馬。他的言語一出,忠義堂便陷入一片寂靜。眾首領雅雀無聲,齊齊去看宋江。 以往梁山泊大部人馬出動,除了頭一次打曾頭市是晁蓋之外,都是宋江為主帥。宋江正是借著諸次征戰之功,漸漸鞏固自己的地位,連帶那些隨他一起出征的首領,跟著穩步前進。現在關勝主動請戰,難道是想復製宋江的路徑?而且關勝說的是‘借’幾千軍兵,而不是‘調’之類的字眼,是什麼意思?以客將身份自居? 宋江心道:“這廝要是打了勝仗,折服軍兵,叫全山都知他的本事,日後朝廷招安時可少許多反對的聲音。而且盧俊義上山後,少不得也要有個人能削他的聲勢。”如此想罷,宋江道:“既然將軍知道淩州二將的底細,就有勞將軍。” 呼延灼道:“隻論淩州兵馬,不足為慮。唯一可慮的便是曾頭市。那曾頭市在淩州城西南不遠,與我們有血海深仇,隻怕他們從中作梗。濟州離我們最近,也需提防。” 吳用道:“曾頭市有什麼本事,他們可依仗的不過是地利罷了。他那裡人馬,守城有餘,野戰不足。我們隻多派探馬去,若是他們豬油吃多了蒙心,出城與我等作對,正好趁機滅了他,勝過去打那堅城百倍。至於濟州麼,我們又不是全軍而出,還有許多守寨人馬,他們不敢怎麼樣。” 宋江顧慮盡去,便叫宣贊、郝思文二將為副,點起五千軍馬,跟著關勝一同前去。 關勝當堂領了將令。他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說道:“那裡州縣百姓實屬無辜,末將鬥膽,還求頭領不要劫掠。” 宋江乾笑一聲,道:“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之前劫掠,隻因山寨生計。眼下山寨還有餘糧,為日後招安計議,也應秋毫無犯。” “官府庫房也不劫掠嗎?”花榮出言道:“我們下山一趟,糧草犒賞消耗極大。若不加以補充……” 關勝不等他說完,道:“官府庫房,若是劫掠,也會攤派小民頭上填補虧空,終究是百姓受苦,求頭領一並放過。” 宋江心裡贊道:“好算計!又想立功,又想在百姓那裡有個好名聲,還不想徹底得罪官府!”他先掃了遠處的蔣敬一眼,又側頭看了看吳用。 吳用微微點頭,道:“此番出兵,可請鐵麵孔目裴宣一同隨軍,掌管軍法。如有違犯,登時處決。” 關勝道:“末將也有此意。” 次早,宋江與眾頭領在金沙灘寨前餞行已罷,關勝、宣贊、郝思文、裴宣帶了五千軍馬下山去了。 且說眾頭領回到忠義堂上,宋江隱隱覺得哪地方不妥,但又想不太上來,因此沉默不語。 吳用見宋江麵色不好,便對宋江說道:“雖說禦將之道貴在赤誠相待,然而關勝新上山不久,隻怕那些嘍囉心思不穩,全都走了。依著小生之見,可再差良將,隨後接應。若有不測,不致惹出什麼大禍來。”他這句話說得沒頭沒腦,但意思很明顯,是怕關勝自己心思不穩,直接帶兵走了,因此再派人去當監軍。 宋江臉色唰的就變了,原本他擔心的隻是關勝立功之後如何如何,全然沒想過關勝帶兵走這種可能。關勝上山時,一同歸附梁山泊的人馬雖然比他這次帶下山的軍兵數目多,但精良程度大不一樣,相當於用一支朝廷弱軍,換走了一支梁山泊強軍。職方司‘藏兵於匪’圖的就是不用朝廷出錢就能練兵嗎?而且更狠毒的是,省了募兵、練兵的錢不說,還省了裁汰弱軍的錢! 宋江不由焦躁,拍了一下交椅扶手,他暗暗惱怒自己:“最近這段日子還是太逍遙了,竟然讓自己忘了職方司的事,實在是不該!” 雖然及時收力,但宋江拍扶手的聲響還是讓許多首領看過來。宋江撫摸了一下臉,抽抽鼻子,收拾一下心情,勉強道:“軍師為何如此多疑?我看關勝義氣凜然,頗有乃祖關菩薩之風,必是個始終如一的。” 吳用看了一眼憤憤不平的呼延灼,淡然自若道:“隻怕他心不似兄長之心,而且還須防他落敗。可叫林沖、武鬆領兵,史進、穆弘為副,帶領五千更精銳的人馬,下山跟去。”他口氣著重說了“更精銳”三字。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李逵聽了,說道:“軍師這是一根豆芽菜當豬腿吃!哪裡用這麼麻煩,不如我鐵牛獨自下山去走一遭。關紅臉若是不服時,我老大斧頭砍他。”梁山泊上關勝和朱仝相貌有幾分相似,都是麵如重棗,頜下長須,因此眾首領管關勝叫關紅臉,朱仝叫朱紅臉。 見李逵不自量力,宋江喝道:“此去用不著你,自有良將建功。” 李逵道:“兄弟在山上快要閑出病來,就算不讓我領兵去,我也要獨自下山走一遭。” 宋江喝道:“你若不聽山寨軍令,包管割了你這廝的黑狗頭!” 李逵悶悶不樂,下堂去了。 宋江便叫林沖四人人領兵下山接應關勝暫且不提。 單說次日,有小頭目到忠義堂來報:“昨夜二更天時,黑旋風李逵首領,拿了兩把板斧,獨自一個下山去了!” 宋江聞知,不由大怒:“這廝好大膽!我昨日不過大聲嗬斥了他幾句,他竟然敢獨自下山!” 朱仝原本是瞇縫著眼,冷不防睜開,道:“多半是投別的山寨去了。” 扈三娘拍掌道:“這粒老鼠屎終於要去壞別人家的湯了!” 吳用皺眉瞪了二人一眼,道:“兄長,李逵雖是粗魯,義氣倒重,不見得就是去投別的山寨。依著小生之見,他多半是下山往淩州去了,兄長且把心放進肚子裡。” 宋江仍是心慌,這個李逵實在是他乾許多事時極為順手的工具。少了他,一時還找不到替代人選。他急忙叫戴宗下山去尋,後叫時遷、李雲、樂和、石秀四個首領,分四路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