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布衣,自幼失去了父親,如今深受當今皇上恩寵。安祿山一想到這些,看到天壤之別的巨變,他忐忑不安卻又暗自驚嘆,也不知道這是哪一級別的長輩給造就的齊天洪福。 在京師期間,他頻繁出入宮廷。他看到了皇室至高無上的的權勢與尊貴、不計其數的財富、浪漫奢侈的生活,令他瞠目結舌,也無不吸引著他躍躍欲試過上皇帝的天堂生活。 安祿山每次上朝,都要經過龍尾道,每每駐足南北睥睨,良久方回過神來。 龍尾道,即李唐大明宮含元殿前的那條長長的大臺階。大明宮坐落在京師東北禁苑的龍首原上,構築宏偉。宮墻的南墻有五個城門,規模最大當屬中間的丹鳳門,它也是出入宮的正門。由此門進入往北一裡地處,便是聳立著一座雄偉壯麗的宮殿,叫含元殿。此處是李唐王朝舉行盛大慶典與朝會的場所。此殿白墻黑瓦,綠色琉璃瓦的簷口,赤色的柱額門窗,門釘與欄桿一律鎏金,鬥拱呈土黃色,蓮花紋的方磚地麵;大殿左右兩側的斜前方,各聳立著一座雄偉高大的閣樓,左邊的叫翔鸞,右邊的叫棲鳳;北麵分別以回廊跟大殿相連;大殿前麵向南俯伸出三條平行的斜坡階道,臺階一律由素麵跟蓮花紋方磚鋪砌,兩邊的青石欄桿上裝飾著螭首。打丹鳳門朝北望去,這三條階道通向高處的含元殿,一路逶迤,就好像龍行而垂其尾,故此得名龍尾道。含元殿居高臨下,可俯視京師全貌,遠眺終南山,歷歷在目,盡顯大唐皇室君臨天下的宏大氣魄。登臨龍尾道,抬望眼,含元殿直插雲霄。 因此,安祿山登臨此地,方知當天子有多麼的尊貴呀!每每處境生情,浩然壯誌已在胸,皇帝輪流做,明個到我家。這種匪夷所思的夢想,讓他欲望大增垂涎欲滴。 然而,安祿山駐京期間,享受著榮華富貴,同時,也遭到一些人的嫉妒,繼而有關他的報告頻頻打給皇上,這些人當中,就有太子李亨與宰相楊國忠。唐玄宗看罷奏折便思忖道:“一群吃醋鬼,有本事展露出來,朕照樣重用。” 為了息事寧人,也為了將相和,唐玄宗相機對他們進行撮合並加以疏導,然則,說了皮說不了瓤。表麵點頭稱是,背後暗殺生機,互相掣肘。 太子李亨看安祿山不順眼,看楊國忠也不在其次;安祿山看楊國忠不順眼,看太子李亨如芒在身;楊國忠看安祿山不順眼,看太子李亨比安祿山更甚。彼此角逐,互相傾軋。 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冬季,安祿山、哥舒翰、安思順三個節度使同時入朝。安思順是安祿山的堂哥,斯時,他擔任朔方、河西節度使。其管轄範圍與哥舒翰的防區接壤,二人同在王忠嗣麾下,彼此之間互不給麵子而結下了梁子。再加上堂弟安祿山十分膈應哥舒翰的原因,致使堂兄弟倆共同對哥舒翰產生了反感。 唐玄宗獲悉雙方產生的矛盾,好幾次對他們進行了說和。這一次是難得的機遇,可以當麵鼓對麵鑼地把矛盾解決掉。特意在駙馬崔惠東的私人園林賜宴,又命高力士出麵款待三位節度使。宴席上,安祿山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試圖拉近跟哥舒翰的關係,便主動向哥舒翰拋出“橄欖枝”。 安祿山對哥舒翰套近乎道:“安某的父親是胡人,母親是突厥人;公的父親是突厥人,母親是胡人。看來,咱們的族類頗同,何必不相親呀?!” “老人言:野狐朝自家洞窟嗥叫,是不祥之兆,是說它忘本。”哥舒翰馬上友善道:“兄既然有善意,弟豈敢不以誠相待。” 湊巧的是,“胡”跟“狐”同發一個音,安祿山認為哥舒翰是在挖苦自己這個胡人,遂惱羞成怒:“好大的膽子,突厥人竟敢嘲弄人,你這是不意好了。” 哥舒翰見狀,待要發火,卻看見高力士對他使眼色,他耐下性子,假裝喝醉了,不辭而別。 楊國忠獲悉安祿山跟哥舒翰關係鬧僵,為了加壓打擊安祿山,便私下結交哥舒翰,試圖達成統一戰線。 第二年五月,楊國忠借邊防需要為由,奏請以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兼任河西節度使。皇上準奏。就這樣,楊國忠把安思順手中的這個兵權奪過來,送給了哥舒翰。如此做來,哥舒翰擔任西北兩鎮節度使,兵力總共十五萬人左右,封為西平郡王;安祿山統領東北跟北方三鎮的節度使,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兵力總共十八萬左右,封為東平郡王。在楊國忠暗箱操作下,彼此勢均力敵,形成了相互牽製的兩大軍事集團。這種布局,符合楊國忠的個人利益,也符合皇上的政治需要。 楊國忠的小算盤,被手下的一個官員名叫吉溫的出賣。吉溫這個人好“爬大桄”,看誰實力大財源廣就投靠誰,是一個不折不扣十分歹毒的一個小人。他給安祿山遞送這個情報,獲得了價值不菲的獎賞。為此,安祿山親自為他設盛宴款待。吉溫回京時,安祿山下令河北沿途館驛給予吉溫高規格接待,又差遣二兒子安慶緒代他送行。自此以後,吉溫甘心俯首為安祿山效犬馬之勞,利用他在京師、朝廷的重要位置,秘密搜集情報並及時送達範陽。 本來,安祿山蟄居京師,對朝廷的矛盾摸得一清二楚,再加上本人多次穿插往返於京師跟東北地區,並在京師安下眼線刺探情報。不僅如此,他還隨時掌握跟關注朝廷與社會的信息動態,漸漸地摸清了李唐王朝的軟肋:全國軍力布局內輕外重,邊疆戰爭頻繁致使窮兵黷武,社會上,出現了貧富懸殊現象,潛逃戶越來越多,官員腐化墮落,政治僵化,或明或暗的鬥爭層出不窮,派係對立等,這一係列的背後,充分說明李唐王朝的政權機構漸漸出現裂痕,暗流湧動,危機四伏。 此時,安祿山麵對你死我活的革命鬥爭,他覺得奪取李家王朝迫在眉睫。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麵對楊國忠、太子李亨的敵視,出於安全考慮與前途著想,再加上舍我其誰的“皇帝夢”,他早已按捺不住那顆蠢蠢欲動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