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歸降(1 / 1)

良吏傳 郝軍仙子 2683 字 2024-03-15

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十月份,唐肅宗率領護國軍歷經苦戰,終於把淪陷兩年多的京師長安與東都洛陽收復了。大燕帝國皇上安慶緒與大元帥史思明率領餘眾回到革命跟軍地河北,就這樣,燕軍對中原地區的威脅基本上得以解除,唐燕戰爭至此出現了分水嶺。   話說安慶緒率領餘眾撤退到河北道鄴郡(又叫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並把它改為安成府。這時,跟隨他的步騎總共有一千多人,其他將士在大將軍阿史那承慶等人帶領下,有的逃往趙郡,有的逃往常山,以及範陽等地。不久,大將蔡希德部、田承嗣部、武令珣部分別從上黨、穎川、南陽之地投奔到鄴郡。為了擴大抗唐武裝力量,安慶緒便重新在河北各地養精蓄銳,募兵買馬,隊伍很快達到六萬多人。   與此同時,燕國大元帥史思明獲悉安慶緒陰謀奪權弒君即位之後,大為惱怒,十分不滿。雖說安慶緒給他封官加爵,可史思明開始動搖,不再聽他指揮,根本就不買他的賬。斯時,安慶緒手下將領李歸仁率領幾萬同羅精兵,撤退到範陽,史思明見狀,為了擴大勢力範圍,便乘機把他們進行收編。   身處安成府的安慶緒看到史思明一樹獨大,擅自做主,做了一些與朝廷對著乾的事情。為了清除障礙,打擊異己,便派出心腹大將阿史那承慶和安守忠趕赴範陽去征調史思明部隊,並囑托一定要看準時機,除掉史思明。   判官耿仁智對史思明說道:“大將軍權重位高,你身邊之人都懾於你的權威,不敢對著你說心裡話,可我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向你進言。”史思明聽罷,愣了一下,旋即說道:“你有什麼話,直說無妨!”耿仁智看了一下史思明臉色,俯首說道:“大將軍替安氏這樣賣命,是為他們的權勢所迫,如今,李唐天子也挺重仁義,善待賢明之人。”耿仁智頓了一下,道:“如果大將軍率部歸降李唐,以後的日子就會轉危為安。”一旁的禆將烏承玼敲著邊鼓道:“李唐治國理念有一套,上順天意,下遂民心,可是安慶緒不如他爹腦子靈活,跟他乾長不了,不過是露水之際罷了。”史思明聽得入了迷,便吩咐這個手下把話說出來。烏承玼繼言道:“大將軍應該見機行事,順勢而為,目前李唐勢力強盛,不如利天下,順民意,走大道。”史思明忽閃著兩隻虎目,朗聲問道:“大道是什麼?”烏承玼繼言道:“大道就是順應李唐王朝,棄暗投明,效忠皇上,如此一來,曾經背負的汙名會被洗刷掉。”   這時,史思明深深地陷入沉思之中,他心裡翻江倒海,思緒萬千,他心旌搖曳起來,覺得手下說得不是沒有道理,可謂識大體顧大局。不過,他轉而一想:“我投降李唐,可人家掇嫌我嗎?”他想到這裡,把心一橫,先試試吧,摸石頭過河。   斯時,安慶緒手下大將阿史那承慶和安守忠率領精銳騎兵護衛五千人抵達範陽。史思明見狀,便立即傾巢出動前去迎接。雙方相距一裡多地時,史思明派人對阿史那承慶等人說道:“相公和大王遠道而來,範陽將士們很是欣慰,然而,範陽軍處在邊遠地區,膽小怕事,十分害怕你們強大的軍隊,他們畏畏縮縮不敢前來。希望你們把手中武器收起來,讓範陽軍安下心來迎接你們。”阿史那承慶一聽,覺得也在理,於是便采納了。   在內庭,史思明為阿史那承慶等人設盛宴款待,並派人收繳了他部下的兵器,給這些士兵發放錢財與糧食,叫他們從那裡來還到那裡去。對於不願意離開,留下效命的人,給予豐厚賞賚,並分配到自己的陣營之中。   次日,史思明便把阿史那承慶等人一並囚禁,接著,派遣心腹將領竇子昂上書給李唐國主,表示棄暗投明效忠皇上。就這樣,史思明親率各部八萬將士歸降李唐。不僅如此,他還下令部將河東節度使高秀巖部一同歸降。   不久,竇子昂抵達京師,唐肅宗對史思明率領大軍歸順朝廷非常高興,便立即封史思明為歸義王、範陽節度使,對史思明的幾個兒子也各授官職。不僅如此,肅宗還派遣內侍李思敬和朝廷命官烏承恩趕赴範陽安撫史思明,讓他立即率領大軍前去勘亂,剿滅安慶緒餘黨。   史思明歸降李唐,無異於晴天霹靂,公雞下蛋。朝中不少大臣獲悉後,一個個翻著白眼,卟啷著腦袋,表示不可思議。其中,河南節度使張鎬立即向皇上奏請,說史思明猶如虎落平陽,乃不得勢而為之,一旦雄起,地動山搖。並一再勸諫道:“此人不可重用。”這時,唐肅宗安撫朝臣道:“知錯必改就是好同誌,如果一味抓著人家小辮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那城府是不是狹隘了?”皇上這麼一說,群臣便不再出聲了,隻是心裡嘀咕老打,忐忑不安。   在外地作戰的勘亂大將軍李光弼獲悉史思明歸降朝廷,不僅不開心,還表現出十分擔憂與不滿情緒。在一次軍事會議上,他慷慨激昂道:“要說別人歸降,我李某可能不擔心,要是說史思明歸降,我是完全懷疑。”將領倪金章說道:“人也有改變的時候,知過悔改,善莫大焉。”李光弼瞪了他一眼,噴著唾沫星子說道:“史思明老小子,你們不清楚,我跟他打了好些年交道,還不知道他那皮毛?說開一點,他就是撅什麼屁股,我就知道他拉什麼屎。”一旁將領郝廷玉說道:“大將軍說得不錯,那史思明為人狡猾,陰險毒辣,跟安祿山一丘之貉,是一個野心勃勃之徒,不可小覷,也不可掉以輕心。”倪金章說道:“既然人家有此歸降行為,總不能把人家一竿子打死,我們要拭目以待,聽其言,觀其行。”   話說到這份上了,李光弼還是攥著拳頭捶著作戰桌嗵嗵山響,十分懷疑。   倪金章說道:“大哥消消氣,生那麼大氣有用嗎?光傷身子。”   李光弼把手指一指,鼓著腮幫子大吼道:“你再多言,就趕緊給我滾出去!”   倪金章一聽,好家夥,為這事,你六親不認了,值當的嘛?還好,他知道大哥心腸好,快言快語,不藏著掖著。他沒有言語,隻是瞪了他一眼。李光弼正想攆他出去,郝廷玉見狀,趕忙打著圓場:“兩位將軍不要爭吵,我們以後更要提高警惕,以觀史思明後效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