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在宦官魚朝恩的指揮下,郭子儀等九大節度使共二十多萬步騎包圍安慶緒所在的鄴城,從一上冷子冬季到盛夏酷暑,多半年來,唐軍重重穿塹,層層築壘,並決定挖開漳河水淹鄴城。 斯時,官軍圍燕幾重重,其奈我何?安慶緒所在鄴城軍民早已沒有了糧食供應,人們便用錢購買蟲豸充饑,那時即便一個老鼠還能賣上四千錢。即便如此,唐軍缺乏統一領導,這個說該進攻了,叛軍已經熬不住了,身子拖垮了;那個說,慌什麼慌,餓死他們才好呢,省咱們費事了;另一個說,一切行動聽指揮,長官不下命令,誰說也是白扯。就這樣,如此龐大的唐軍,竟然把戰機一再延誤。此時,唐朝軍隊本來就是遠道而來,如今耗成了乏軍,好像一把利刃生了銹,再添上物質財力匱乏,如同雪上加霜。將士們人心不穩,上下關係出現褶皺,形勢極為不利。 史思明坐岸觀火,也沒有看出什麼子醜寅卯,等到獲悉唐軍士氣已成萎靡之際,便率領軍隊由魏州進軍鄴城,並下令諸將在距離鄴城五十裡處安營紮寨,每個營中擊鼓三百麵,憑借著造聲勢支援安慶緒的部隊,以此給唐軍進行精神上的摧殘。接著,他又從每個營中挑選五百名精銳騎兵,每日到城下搶掠,倘若唐軍出戰,這些騎兵就立即四散逃離,撤回到所屬陣營。 就這樣,唐軍不時被燕軍騷擾,著實令人頭疼,長官不下令,誰也不敢輕舉妄動,郭子儀就像是水流碰到障礙,繞道而過,心裡的煎熬,如同手上長了層強子,早已失去了那份敏感反應。斯時,唐軍各路人馬牛車每天都有損失,以至於去外麵采集些乾柴都很艱難。唐軍白上防備,燕軍騎兵就在晚上來騷擾;倘若唐軍在晚上防備,那麼燕軍就白上過來騷擾,不管唐軍充什麼樣,燕軍便趁機打擊其軟肋,讓其乾生氣光上火著急,也解決不了根本上的問題。 當時,天下鬧饑荒,軍隊所用糧食都是由南邊的江、淮地區與西邊的汾州、弁州地區運輸過來,運載的大車小輛以及大船小舟絡繹不絕。 史思明獲悉情報後,遂派出精兵強將盜取唐軍的號令與服裝,督促運糧者,稍有怠慢,便是一頓嗬斥,敢於不愣著腦袋瓜子,表示抗議者,一律格殺勿論。於是,負責轉運的人對唐軍產生了恐懼心裡。燕軍又在運送皇糧舟車積聚的地方,偷候摸候地放火燒掉,聚散無常,他們自己都有暗號或標誌,彼此能夠識別出來。可是,李唐王朝的巡邏兵卻拿他們沒有一點辦法,幾經努力,也是瞎子電燈———白費蠟。找不到痕跡,抓不到現形,因此,唐軍將士匱乏,體內裡一個勁地前心貼後心,肚子裡沒有一點油水,嘰裡咕嚕,人心惶惶。 做為久經沙場的革命老將,燕軍大元帥史思明審時度勢,看到時機成熟,遂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直奔城下,與唐軍決一死戰。 進入到三月上旬,官軍步騎數十萬陳列於滏水北麵,史思明親率精兵五萬與唐軍決戰。官軍起初以為是敵人的遊兵,並沒有經心。史思明一馬當先沖鋒陷陣,兵勢猶如潮水向官軍兵營湧去。 這時,唐軍主將李光弼、許叔冀、王思禮以及魯炅部隊跟燕軍交上了火。叮叮當當,嘁哩喀嚓、謾罵聲、哀嚎聲等交織在一起;刀光劍影,血肉橫飛,箭矢密密麻麻,遮天蔽日。雙方廝殺在一起,難分難解。交戰多時,盡管燕軍以寡戰眾,可雙方實力仍不相上下。 郭子儀見狀,正想著布陣助戰,突然間,狂風驟起,刮起的湯土打的臉生疼,舉步維艱,出於自保,將士們還得瞇縫著眼睛胡亂輪架,也不管有人沒有人。霎時間,飛沙走石,天地間一片昏暗,兩人對麵不相見。兩軍將士大驚失色,再也打不下去了。 就這樣,唐軍一路向南狂逃,燕軍一路向北狂逃。地上滿眼都是丟棄下的輜重武器,狼狽之態,可想而知。郭子儀朔方兵先前有萬匹戰馬,此戰潰退之後僅僅剩下了三勾裡的一勾(俚語,三分之一),器械大部丟棄。撤退到河陽之後,郭子儀想堅守河陽城,可是,部隊相互間有驚擾,便朝著缺門潰逃。直到部將相繼趕到之際,經過檢點兵馬,才剩下數萬人。經過大家集思廣益之後,遂決定放棄東京洛陽,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把部隊撤退守住陜州與蒲州。都虞侯張用濟道:“陜州跟蒲州連年鬧饑荒,還不如堅守河陽,如果史思明隊伍過來進攻,那我們就必須竭力作戰死守河陽,。”郭子儀聽罷,覺得有道理,便采納了。 唐軍把任務剛剛落實下去,燕軍將領周摯便領兵前來討地要陣,看見唐軍早有防備,遵循著兵書之言:不打無把握之仗。遂引兵退回。 史思明獲悉唐軍敗退,在沙河肅整部隊之後,便引兵還鄴城南部。 此時,大燕帝國皇上安慶緒獲悉郭子儀部敗退時,營中還剩下幾十萬石的糧食,遂跟崔乾祐、孫孝哲等高參商議:關閉城門不讓史思明進入。斯時,諸位將領問道:“現在是存亡之秋,我們需要同盟軍,不能讓史王寒心呀?這對國家不利!” 接下來,史思明不跟安慶緒互相告知彼此的底細,也不聯手追殲唐軍,光知道一天天地在軍中設宴招待眾將士。謀士高尚、張通儒等人對安慶緒勸諫道:“陛下,史王遠道而來,並引兵馳援我們於危難之際,我們應該知恩圖報,真誠感謝才是。”安慶緒說道:“朕同意,隨你們去吧。” 史思明見到高尚、張通儒等人,便給予厚賞,之後,讓他們回去。過了三日,安慶緒還是沒有來。為此,史思明秘密地把安太青召來,並指派他去誘騙安慶緒。安慶緒知道自己勢單力孤,孤掌難鳴,也無計可施,遂派安太清向史思明上表稱臣,並許諾等史思明安頓好隊伍進城之後,便向史思明交出皇上玉璽。 至於安慶緒之言是出於真心,還是虛晃一槍,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