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劍癡(1 / 1)

李不舞對孫德耀說,“孫家主我不是什麼看重金銀財寶的人,你不至於用這麼大的陣仗吧。”孫德耀一聽,急忙點頭,心想原來這位壯士不要這些身外之物,然後急忙擺了擺手,叫下人把送來的禮物搬回了孫府。   李不舞見孫德耀的動作,目瞪口呆,不禁懷疑這家夥是怎麼當上孫家家主的了。他搖了搖頭,對孫德耀說道,“我們二人接下來要去往康淮郡,不知那地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孫德耀思索了一下,說道,“康淮郡地界倒是不算大,郡城也並不算富庶,不過在康淮郡東麵的連雲山裡有一座望天宗分宗,也是當年望天宗在這寧州地界內唯一的一處分宗,不過在本宗覆滅後,這寧州分宗不等官府與其他宗門來襲就分崩離析了。實不相瞞,昨日我那不成器的侄子家周家就是望天宗的在康淮郡扶持的爪牙。”   李不舞點點頭,他倒是也能猜個大概,望天宗覆滅後,朝廷開始清理山上山下與望天宗有所關聯的官吏、家族和宗門,看來現在已經開始清理到望天宗的分宗勢力了。李不舞繼續問,“這周家現在已經……?”   “不不,還沒有,不過據說朝廷上派來的人最多不過半月就要來了。”孫德耀看出了李不舞的意思,他繼續說道,“若壯士想去康淮周家的話,我這就寫信引薦。”   李不舞點點頭,笑著回答,“那就有勞孫家主了。”李不舞決定要在朝廷的人查抄周家之前去一趟,他現在越來越看不清局勢了,他現在才發現自己之前知道的不過冰山一角,要想搞清楚到底如何還要繼續挖掘。   又跟孫德耀扯皮了一會兒,李不舞叫上江婉荷出城了。雖然孫德耀把帶來的金銀財寶帶了回去,但李不舞還是在他那裡得到了一件寶物,是孫德耀一直帶在身上的一串佛珠,佛珠一共十八顆珠子,每顆珠子都圓潤光滑,漆黑油量,如果將十八顆珠子轉動一圈就可以清心去欲,安穩心神。孫德耀把這串佛珠交給李不舞時,臉上肉痛的表情讓江婉荷看的都有些驚訝。   江婉荷拿著這串佛珠,問到李不舞,“這東西真有這麼好嗎?看孫家主都快心痛死了。”   “哈哈,這串珠子的價值比他先前送過來的那些東西可珍貴多了,沒想到這孫家主還挺上道的嘛。”李不舞也很開心,腳上的步伐都快了許多。   江婉荷按孫家主說的方法轉動了一圈佛珠,不過並沒有什麼安穩心神的感覺,於是撇嘴道,“李不舞我看你是被騙了吧,哪有那個孫家主說的那麼玄乎。”   李不舞挑挑眉,“看來你本身就夠淡泊寧靜的了唄。”江婉荷把珠子還給了李不舞,她還是覺得李不舞被孫家主給騙了。   李不舞把珠子裝進了自己的儲物囊,裡麵除了自己和江婉荷的衣物外,還有水竹真人給的竹棍和魚竿,一把不知何人題字的折扇,一枚戒指,一把鏡子,現在又多了一串佛珠。李不舞點點頭,自己身上還有兩枚尺玉和十七八枚寸玉,不由得感嘆自己也算個半個有錢人了。   ……   黑風山,那個當初在京城遊蕩的乾枯老人來到了此地。他自從李不舞離開了天京後,就一直向南行走,走了這麼長時間,他現在才走到了黑風山。   在他剛出天京的時候,在路上碰見了兩個結伴而行的人,一個和尚,一個儒生。兩人看見乾枯老人後,發生了一段對話。   粗壯的僧人一直嘆息,滿臉遺憾,他對儒生說道,“蘇施主,敢問你在這個人身上看到了什麼?”儒生停下了腳步,仔細打量了這個乾枯老人一番。片刻後,他回答,“我看到了一個無禮無道的苦難人,不教化,無道德,並非我輩中人。”   僧人點點頭,他說,“我看到了一個渾身充滿了執念的人。滿心執意,不入輪回。”他嘆了一口氣,繼續道,“當初隨我師父修行時,在他口裡聽說過一個故事。”儒士表示願聞其詳。   僧人講起了那個故事。當初,在淩州,有一個學富五車的年輕讀書人,他的才華被眾人尚識,就連大齊的五大書院都掙著想收他為弟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可就在讀書人春風得意之時,他突然消失不見了。說道這裡,僧人問儒士,“蘇施主,你覺得什麼是一個讀書人的立身之本?”   儒士愣了一下,略加思索後回答,“若是我先生的話或許會說是‘禮’,但我覺得應該是‘本心’。”   “善哉。”僧人點頭,“當那位讀書人重現在世人麵前的時候,所有人都震驚了,並不是震驚於讀書人的才華,而是震驚於他的修為。讀書人經過二三十年的修行,已經有了氣湖境的修為,甚至在通天榜地榜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這時人們才意識到讀書人原來本身就是為了成為一個修行者才刻苦讀書讓自己的名聲遠揚,之後年輕人在一眾劍修中挑選了一個最強的作為自己的師父。從此以後,認真學劍,直到後來,一飛沖天,地榜留名。”   “也就是說,練劍就是讀書人的本心?”儒士問到。   “非也非也。讀書人的本心是成為世間第一劍修。”僧人嘆了一口氣,“為了成為真正的第一劍修,讀書人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劍氣與殺意,甚至當時所有人都認為這個讀書人真的會成為天榜強者,甚至未必不會成為世間第一。隨後,讀書人執劍挑戰天下強者,在一次次的實戰中越來越強,甚至因為他的挑戰,當時地榜上的名字換了數次。就在讀書人在劍道上呈現勢不可擋之勢的時候,讀書卻在不知不覺見變成了現在這副樣子。”僧人停下口中的話,指向麵前的乾枯老人。   “是他?”儒士其實已經猜了個差不多。   僧人點點頭,“沒錯,劍癡——歐陽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