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早朝時間臨近,周言從軟榻上起身,整理好朝服。 身為東廠提督,周言原本無需隨小皇帝出席朝會,但考慮到那女子提及的豫州悲慘情況,賑災工作亟需推進。 此外,他還擔心溫思燕無法有效控製朝中官員。 他目光轉向軟榻上的女子,首先注意到床單上的鮮紅如梅花的斑點,輕笑著說: “我得去參加朝會了,然後你暫時留在這裡,不許隨意走動。” “過會兒,我會派人送來幾套衣服。” 留下決絕的話語,周言離開屋子,向外麵的守衛簡單吩咐了幾句,然後直往皇宮深處行去。 在宣政殿之內。 隨號角之音響起,文官武將陸續入朝,排成長隊。 周言伴隨小皇帝及溫思燕進入朝堂,掃視著在場的所有文武官員,目光最終停留在慶王身上,露出一絲冷笑。 慶王心中一緊,感到周言那狡黠的笑意似乎隱藏著深意。 他隨即回想到昨夜派人潛入東廠刺殺韓戰的計劃,至今晨仍未有任何音訊,心中不由得生出不祥之感。 若那位女子落入周言之手,對他而言,確實難以向上解釋。 然而此刻,他唯有做出一副若無其事的姿態,轉過頭,不再與周言針鋒相對。 周言內心冷笑,難道是吃一次虧長一次智? 以為僅此便能了結? 他掃視群臣一圈,高聲宣布:“有事上奏!” 殿內文武百官相互對視,上次的慘烈場景依舊歷歷在目,無人敢貿然行動,生怕重蹈覆轍。 “太後,老臣有事上奏。” 此時,徐計步出人群,禮貌地發言: “豫州遭遇嚴重災害,災民四處流浪,痛苦無邊。” “懇請太後洞察,迅速分配救災物資,以緩解民眾困苦。” 徐計此言,立即引得諸多官員側目相看。 並非豫州的災情本身,而是徐計竟敢以此事發言。 眾人皆知,豫州的救災工作由慶王主導,戶部執行。 徐計,一位無依無靠的官員提出此事,顯然是挑戰慶王,暗指慶王與戶部的無效率。 這無異於壽星公吞砒霜,厭倦了生存吧! 慶王麵色極為難堪,仿佛任何小人都能踩到自己頭上。 他向一旁的戶部左侍郎婁子揚投去了目光。 婁子揚走出隊伍,首先向前方行了一個禮: “太後,臣婁子揚有所奏述。” 一聽此名,周言幾乎忍不住笑出聲來,心想,婁子揚,待會兒讓你痛不欲生。 “太後,一接到豫州的報告,我們即刻分配了部分糧食下發,但因災民數量龐大,糧食供應緊張。” “戶部正全力以赴解決,確保糧食一到便立即送往豫州。” 接著,婁子揚轉向徐計,帶著挖苦意味說: “徐大人既不在戶部,對實際情況並不了解,雖愛民如子值得稱贊,但發言也需持之以恒地謹慎。” “然而...災區百姓已迫不及待,都盼望著救濟糧能維持生計。” 徐計氣得全身顫抖。 “這實屬無奈之舉,缺少糧食,我們也是有心無力,我個人願意貢獻私糧救災,但這畢竟杯水車薪。” 周言緊握拳頭,心想如此庸官,怎能期望國家昌盛,百姓富裕。 溫思燕麵露不悅,冷聲質問: “本宮留你們何用,戶部如此眾多官員,究其所為何事,怎會糧食短缺?” 婁子揚對徐計無所畏懼,但對溫思燕這位太後卻心存畏懼,匆忙跪地: “太後請息怒,首都內的糧商已無存糧,我已派遣使者前往江南采購,糧食一經籌集便速送豫州。” “哼,待你們集齊糧食,豫州或已饑荒難耐,那糧食是給尚存之人,還是已逝之魂?” “位高權重卻不為民謀福,既然力不從心,那麼便免了你的職。” “傳聖旨!” 周言見溫思燕展現出越發太後的威儀,內心深感欽佩。 能登大堂,亦能柔軟寢榻,兼具美人之姿,此等女子豈不令人傾心。 然後,他轉向婁子揚,露出冷笑: “戶部左侍郎婁子揚無所作為,現撤銷其職務,關入天牢待審,待明確其罪後,統一處置。” “剛剛聽聞,婁大人有意用私財救助災區,我代表豫州百姓向您表示深深的感激!” 殿內陷入了一陣沉寂。 眾人未曾預料到,不過短短幾日,又一位戶部左侍郎被免職,究竟慶王如何觸怒了太後。 慶王此刻心中怒火滔天。 他終於意識到,這一切不過是一個圈套,專門為他布置的陷阱,而他卻毫無準備地落入其中。 觀望著跪地的婁子揚,慶王內心充滿猶豫。 一旦婁子揚失去職位,那麼他在與內閣爭奪戶部控製權的戰鬥中將全麵失敗,這關係到國庫的掌控,怎可輕易放手。 “請太後平息怒氣!” 慶王壓抑著不滿,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最終站出來,低頭請願。 此刻,周言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正是你,我所等待的。 慶王努力抑製內心的激動,低聲對太後說: “在我看來,眼下最緊迫的任務是莫過於災區的救助。” “盡管婁大人在賑濟工作上有所延誤,但他也確實為救災糧食努力奔走。” “若撤去他的職位,恐怕救災工作難以順利進行。” “豫州的災情迫在眉睫,等救災完成之後再考慮其他的處罰措施也未為晚。” 此理由無可反駁,且論點明確合理。 即便有再多的過失,也應以人民的生命為最重,民為邦本,豈能因對婁子揚的處理而忽略了民眾的生死,這違背了最初的宗旨。 溫思燕微微蹙眉。 救災之後便需評定功過,即便不給予獎勵,其功可抵過,又怎能輕易受到處分。 她目光轉向周言,見他神色自若,心中稍感安穩。 就在此刻,內閣首輔劉文元步前一站。 “慶王的看法未免偏頗,朝廷有其規章,婁子揚因工作懈怠導致救濟遲緩,置豫州無數民眾於絕境,其行為無異於危害性命。” “讓此人繼續留任,對民眾而言是延續的威脅。” “太後,臣認為應當嚴厲處罰,以安撫民心。” 周言內心感到滿意,首輔之言犀利如刀,直擊問題核心,此機遇非同小可,他對首輔的表現頗為認可。 “太後,臣同意此議!” “我也支持!”
第一十二章:正是你,我所等待的。(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