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落鳳坡下(1 / 1)

漢建安十八年(213),盛夏。   雒城已北,約三十餘裡處間,此地現正屯駐著一支甲胄鮮明,旌旗林立的大軍,一眼望卻,是數之不盡的軍士結成整齊戰陣,似有數萬大軍的氣勢。   而前方則是兩條道路。   主陣間,隻見一身席錦袍,長相略為奇特,兩側大耳醒目無比,猿臂招展,年過五旬之人忽然堅毅的拔出腰間利劍,高聲道:   “趙統聽令,本將命汝攜眾護佑軍師之安危,務必護其周全,萬不能有所閃失!”   “喏!”   聞言,一側的青年將領頓時縱馬奔來,連忙拱手接令道。   隻見此青年生得八尺有餘,麵目俊郎,目若朗星,渾身散發著一股儒雅氣息,頗有溫文爾雅之風範。   此正是趙雲膝下長子趙統。   但此趙統非彼趙統,早在三載以前,他就已經從後世穿越附身而來。   一瞬間,接到了其主劉備的指令,他一時麵上有些喜色連連,甚至摩拳擦掌……   前方便是重鎮雒城。   其城高墻厚,依山傍水而建,易守難攻。   立於綿竹城前,是成都門戶所在,乃咽喉要地,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而此刻,通往雒城的就有兩條道路,正前方的乃是主道,寬闊平坦,適於大軍行進,可直抵雒城下。   另一條則是偏僻山道,路狹且險。   也正是考慮到雒城“易守難攻”,故而軍師龐統方才會於此處獻策,令劉備繼續率主力沿大道進逼雒城,而由他遣一支偏師沿山道驅馳,以繞行至雒城側後,以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雖然劉備決議自己率部走山道奇襲,但卻拗不過軍師龐統的據理力爭,最終隻能令其率偏軍。   這也就有了令趙統隨軍護佑的一幕。   大軍就此展開分兵,各自前行。   ……   行進於山道間,此刻趙統特意將精銳伏於龐統兩側,以便在發生在意外以後能夠第一時間護其周全。   此次命他護佑的同時,劉備還從親衛營間撥了二百餘白耳精兵供他差遣。   須知,白耳精兵跟隨劉備南征北戰多年,幾乎個個都是百戰精銳,可也由於連年征戰的緣故,也就一千上下的規模。   而此次入川也隻攜五百餘眾,其餘的則留守荊州,由趙雲統領,掌管內府。   一次性拿出二百上下的白耳精兵,也足以能感受到對於龐統安危的重視。   但既然此次是奉命護佑龐統安危,在安排好白耳精兵貼身保護後,趙統便請纓率眾先行。   概因他擁有先知先覺,知曉如今己方已是危機重重。   前方不遠處就是大名鼎鼎的“落鳳坡。”   原史上,此地就是鳳雛龐統的殞命之地。   不出意外,前方此刻恐怕已經盡數遍布伏兵,隻等有緣人前往了……   趙統深知,如若己方還是按照原計劃行進,那恐怕龐統的結局並不會有所改變。   而此次他被安排此使命,亦有其主劉備培養他的意思。   若是這一次使命無法出色完成。   恐怕後續更多入軍旅作戰立功的機會都將會離他遠去。   既然來到了這個亂世,還成為了未來蜀漢五虎的後裔,那胸間豈會不心懷功名利祿?   前程還是極為重要的。   他明白,能夠跟隨劉備入川,是自家父親努力為自己爭取來的名額。   穿越來的這幾年,由於年紀尚且還未及冠的緣故,鮮有能夠參與戰事的機會。   而這一次劉備命他護佑龐統周全,也是一道契機了。   趙統一時在心下暗自思索,此次也是自己脫穎而出的好機會。   表現好,自然皆大歡喜。   若有差池,那可能就另當別論了。   理清這些,趙統忽是深吸一口氣,麵色逐漸鄭重起來。   “隻能說,前方必然會有伏兵,若想護佑軍師周全,隻能設法挫敗敵軍伏兵,令其無法設伏了。”   不過,念想於此,趙統卻是不由搖搖頭,暗自沉吟著:“挫敗伏擊,說來輕巧,恐怕想要實施卻並不是那麼的容易呢。”   畢竟,此次設伏乃是張任這位蜀中名將親自主導的。   想要擊敗他,難度可並不會小。   何況,此次小道奇襲,還是己方在明,敵在暗,那就更不好操作了。   沉思了良久,趙統嘴角方才掠過一絲笑容,似是已經胸有成竹。   隨著時間的推移下,這支接近五千餘眾的步軍也漸漸地往“落鳳坡”逐步靠攏。   而越往前行,卻見本就並不寬闊的山道似是愈發狹窄,兩側山巒疊嶂,起伏跌宕,越發險峻起來。   即便如此,各部依舊按令結陣而行。   軍中絲毫並未有退縮、膽怯的跡象。   由此可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支軍隊的軍事素養也出奇的過硬。   日過晌午之際。   時值五月中下旬的季節,今日晴空萬裡,氣溫亦是無比炎熱。   各部已經行進了一兩個時辰,早已是汗流浹背。   趙統方才先行領前鋒抵足了落鳳坡腳下,遂令麾下部眾經過短暫的歇息後,才再度繼續往前行進。   隨後,龐統才率中軍姍姍而來!   行至一道口處,此時身騎白馬,身材瘦弱且膚色黝黑,身不過七尺的一中年男子不由徐徐詢問著身旁侍衛:   “此地乃何處也?”   聞言,似有本地軍士聽罷,遂拱手回應著:   “啟稟軍師,此地名為落鳳坡也!”   “落鳳坡?”   此話一出,此人眉宇間微微凝神,心下生出莫名的不安,遂暗自沉吟著:“我道號鳳雛,此地之名於我不利也!”   但話鋒一轉,他瞧了瞧兩側的山巒等地勢,麵上亦是浮現出一絲不以為意的神色,隨即麵露一絲輕笑的笑容,說道:   “不過,我道號鳳雛,即便從此過,反令敵軍料不到。”   一席話落,他大手一揮,高喝著:   “全軍原地紮營,以做休整。”   號令傳下,各部將官雖麵露不解,但軍令如山,亦是隻得服從。   隨即,各部除了趙統先行率前鋒通過落鳳坡道口以外,其餘所部盡數於此地安營歇息。   而就在這支軍眾並未繼續前行,反而是一反常態的原地休整時,落鳳坡上似乎是有所異動,但卻並未令人覺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