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統臨行前欲招降張任,可此人誌向極其堅定,執意願做蜀中的那一股清流,甘願成為劉氏父子失敗的執政策略下最後的遮羞布。 最終,他用青釭劍了卻了自己,用實際行動明誌。 隨後,趙統方才率數十人繞路悄然回返主力大營。 待回返營間。 劉備聽聞後,喜笑顏開的第一時間接見了趙統。 營內,諸人分主次坐定,劉備端起酒爵,麵向趙統的身影,流露出極其看重的眼神,說道: “賢侄,你近日的所為士元先前書信間已有述明,你不僅智計頻出、勇武亦能力克張任,實乃良將之才耶!” 一番誇贊過後,方才與趙統一齊一飲而盡。 隨後,劉備緩緩放下酒爵,問詢帳中諸將,道:“我欲封賞之,諸位以為如何?” 此言剛落。 一側神采奕奕,容光煥發的老將黃忠遂立即拱手附和著:“末將附議!” “趙副統領智勇雙全,頗有其父之風,該賞!” 隨著黃忠附和,其餘荊州籍將領亦是一起齊聲應承著。 不過,趙統此刻卻徑直站起身,眼神堅定的說道:“主公,末將此次不過是出了些綿薄之力罷了,當不得賞賜!” “還請主公收回成命,待末將接下來立下卓絕功勛以後,再行封賞也不遲呢。” 一席言語,趙統話音吐露清晰,說得是坦坦蕩蕩,問心無愧。 直令帳中諸將贊揚無比! 主位上,劉備見狀,和善的雙目裡亦是透著一絲絲帶著贊意、期許之色。 顯然,不驕不躁,不貪功的作風令他十分滿意。 隨即,劉備自然又再度提了兩次。 但瞧見趙統堅決不授後,劉備才麵露肅然之色,雙手撐住案桌高聲說道:“好!” “賢侄有勇有謀,又兼不驕不躁,子龍真教導有方也!” 說罷,語氣頓了頓,再道:“既如此,孝直,此功給記在功勞簿上,待益州平定後,再度論功行賞。” “喏。” 聞言,一側身材高挑、精明乾練的謀士法正拱手接令,遂用筆在功勞簿上記錄著。 而此次封賞對於趙統而言,其實壓根無足輕重。 與其討要一些實質性的封賞,不如先給自己在諸人麵前豎立一道好的形象。 有能力還怕日後立不了功? 一番閑談過後。 趙統此刻麵色亦是瞬間嚴肅下來,並拱手將自己與軍師龐統當日的猜測與分析如實匯報。 “由於此事太過重大,若稍有不慎,我軍將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麵,故在平安接收綿竹城後,軍師方才令末將折返向主公親自稟明。” 話至最後,趙統義正言辭述說著前因後果。 而此言一落,帳中諸將稍加思索,眼神也頓時間無比凝重起來。 聽罷,劉備此時麵色也恢復了先前的從容,隨即向從旁的法正征詢著意見道:“孝直以為,劉璋與張魯可有重修聯盟的可能性?” 此話落罷,法正稍作思索,正欲答復。 帳外親衛卻是持刃快步奔進帳間,快速單膝跪地,麵露急切之色拱手稟告著: “啟……啟稟主公,葭萌關方麵傳來急報,言數日之前已有一支將近萬餘人的益州軍從成都東進轉渝水襲至了葭萌關下。” 這則戰報剛匯報完,還不等諸將回過神,又是一位親衛急匆匆地奔進來,快速稟告著:“稟稟……稟告主公,霍中郎將傳來最新戰報,言張魯已經與劉璋軍重修於好,並派遣兩萬步騎由馬超所率直取葭萌關而來。” 這一則戰報而來,大營間頓時間陷入了一片死寂。 若說隻單純是益州軍繞後襲擊,諸將還不以為意。 畢竟,益州軍戰力懂的都懂。 可現在卻不得不重視了啊! 張魯與劉璋重修聯盟。 這不是關鍵。 馬超率部來襲,這才是令諸將最為忌憚的。 這可是曾經於渭濱上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的猛人啊! 聽聞馬超來襲,劉備神色也微微變色。 沉吟良久,劉備揮手示意親衛先行退卻,遂才笑盈盈地看向趙統說著:“賢侄,看來還是你與士元有先見之明。” “隻是沒想到張魯與劉璋一向不合,竟然會在此關鍵時刻走向聯合。” 一席話落。 一側的法正沉思半響,才回應著:“主公,張魯此人狼子野心,若正所料不錯,劉璋定是許諾將我軍擊敗後,便把與漢中相鄰的巴西郡割讓。” “不然,張魯絕不會無意與我軍結仇。” 這一席分析,劉備聽罷,自然也是連連點頭附和。 而這番話落在趙統耳裡,心下亦是大受震撼,也不由喃喃心間感嘆著:“這就是頂級的智謀之士嗎?” 單憑一絲蛛絲馬跡,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就能判斷出敵人的動機。 趙統熟悉歷史,自然知曉劉璋的確是會以割地求和的屈辱方式來換取張魯的聯合。 可法正卻並不知曉,他是根據自己的判斷以及對人性的揣摩所推測的。 “這事真來得不是時候啊!” 一時,劉備嘀咕道:“我軍若是已經攻取了雒城,那即便是麵對張魯的摻和,亦無所懼!” “可現在,局勢有些棘手啊。” 眼瞧著此時劉備麵上似乎帶著憂心忡忡之色,法正見狀,卻是立即麵露輕快之色,拱手安撫道: “其實主公也不必太過憂慮!” “哦,孝直可有破敵妙策?” 一時,聽聞法正之言,劉備頓時仿佛間抓住了救命稻草般,連忙相問著。 聞言,瞧見劉備神色已經轉變,法正麵色方才再度嚴肅下來,說道:“主公,其實就目前的局勢而言,我軍已經大可不必那麼著急強行攻取雒城。” “可先集中力量回軍殲滅劉、張聯軍。” 話至此處,法正言語間頓了頓,方才繼續解釋著:“畢竟,現綿竹已經不戰而下,雒城已形同孤城。” “我軍接下來隻需留守一軍繼續屯駐於大營,那城內的劉循便不敢在輕舉妄動!” “待主公親提主力擊破聯軍後,再回軍來取雒城,豈不是易如反掌爾?” 這一記洋洋灑灑的話語吐落,頓時間便再度點燃了劉備心間的鬥誌。 稍作思索,劉備心下便已經是有所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