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三國:從落鳳坡開始最新章節!
參狼羌王庭。</p>
就在當天老羌王於王帳中與膝下二位王子私下交談一番過後。</p>
當天夜裡,就傳出了不祥的消息。</p>
參狼羌王於王帳中病逝。</p>
初一聽聞此消息,倪大王子頓時間就穿戴整齊起來,隨即召集麾下心腹安排諸事務。</p>
待眾人一應聚齊。</p>
事出緊急下,他亦沒有絲毫的耽擱。</p>
首先就是立刻調配王庭禁衛軍前去把守於王帳周遭,無他本人的指令,任何人不得進出。</p>
然後又差人依次前去召集王庭內的眾大臣們半刻鐘後趕赴帳中集合。</p>
又立即差人快馬繞道前往隴西,請求曹氏出兵。</p>
一道道指令傳下。</p>
諸心腹亦是分頭行事,前去做著準備。</p>
現今之間,當務之急對於他而言,並非是料理羌王的後事,而是要在眾大臣的一致推舉之下,先行順理成章登上王位再說。</p>
雖說羌族與中原的傳統繼位有些區別。</p>
大漢這麵,一般隻要朝中重臣一力扶持,皇子繼位基本就是名正言順的承繼。</p>
這就是合乎法理,概因話語權都掌握在士族掌中。</p>
而羌族的話,單有王庭諸人的支持還尚且不夠。</p>
還得爭取到周邊各部落族長的效力才行。</p>
若不然,就相當於空殼子,有名無實。</p>
不過,現在的倪大王子倒是還顧不得去爭取各部族的族長們,隻能是先在大臣們的擁護下登位後,肅清黨羽,穩定王庭。</p>
再度施以穩住各族長們。</p>
待指令相繼下完,他亦準備攜麾下親衛抵達王帳主持著大局。</p>
但在臨行前,卻是似乎想起來了什麼。</p>
遂立即奔出帳外,召來一人悄然在其耳旁低聲吩咐一通,“汝速速領死士前往東側的牙帳,將二王子捕獲。”</p>
“若其頑固不化,就地處決。”</p>
此令一下,倪大王子麵色間頓時就浮現著濃烈的殺意,一股股無形的殺氣從身間不斷散發而出。</p>
即便今白日他們二人才在老羌王表示要同心協力共保參狼羌的安寧,護佑全族。</p>
但那隻不過是場麵話罷了!</p>
二王子先前與他針鋒相對。</p>
特別是畜養死士一事,欲圖爭奪王位一事,在王庭內幾乎遍布大王子的耳目下,又豈能瞞過他?</p>
現在老羌王逝世。</p>
他自然不能留有隱患存在。</p>
先將有可能威脅到自己順利上位的政敵扼殺,方才為正道。</p>
已經暗中準備奪位多載的倪大王子此刻早已是波瀾不驚。</p>
他亦很清楚,此時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p>
將諸事妥善安頓好,大王子方才放下心來,攜親衛趕赴王帳。</p>
約莫兩刻鐘功夫後。</p>
王帳之中,此時的倪大王子已然是先行趕赴於此。</p>
他命人將父王的遺體收斂,以做保存。</p>
緊隨著。</p>
待諸臣相繼得到通知,亦是急不可耐地穿著衣物就奔來此,多人屹立帳內,眼神間看著頗有一種睡眼惺忪的朦朧感。</p>
顯然是剛從被窩中蘇醒,來不及梳洗的緣故。</p>
在來時,眾臣基本都已知曉了老羌王已然病逝的噩耗。</p>
現在自然是不需要倪大王子親自提議繼承王位一事。</p>
自是有人隨之站出,拱手高聲提議道:</p>
“現先王不幸病重離世,我等全族上下,無不是悲痛不已。”</p>
“先王自承繼王君之位,就曾勵精圖治,護佑我全族之安寧,數十載來,不受外敵入侵。”</p>
“族民得以棲息於故土生活。”</p>
一位於王庭內頗有資歷的老臣如此說著。</p>
隨即,他話語之間似是沉吟了一陣,接著語氣也仿佛是隱約間加重了數分,厲聲道:“但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p>
“先王病逝,我參狼羌族急需迫切一位能力超群,威勢遍布周邊之人來統領全族,以捍衛族民間的利益,穩定政局。”</p>
“以防外敵聽聞此消息後,忽是攜眾來犯,乘虛而入。”</p>
“而大王子一向胸懷大誌,又頗有勇武,智略不俗,平素間又時常伴隨先王左右,學習統兵與治族之道。”</p>
“王子頗有先王之風,又在身前受先王所器重。”</p>
“如此臨危之時,吾意推舉大王子繼承王位,不知諸位可否贊同否?”</p>
一記記的話音道落。</p>
此王庭內略為德高望重的老臣烘托了好一陣,方才是道出了自身的本意。</p>
此言一出。</p>
“吾附議!”</p>
“此言不錯,大王子能文能武,有其領導我等,必能重現我參狼羌昔日之榮光,再創輝煌。”</p>
“附議!”</p>
一連數語間,王帳內頓時熱鬧非凡著。</p>
眾大臣大多數早已受其拉攏,自是呈現一片附和之聲。</p>
聲勢浩大,無不是一齊擁護著倪大王子上位的呼聲。</p>
即便有少許的清流派於此時間站出來反駁著:</p>
“汝等可敢在先王靈前,口出此大逆不道之言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