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塵埃落定!(1 / 2)

,最快更新三國:從落鳳坡開始最新章節!

原本還在因二郡都督逝世過後,因朝會上遲遲對於重派主將的人選分為了兩派,互有爭端。</p>

漢中王劉備隻得在諸葛亮的建議下暫且擱置爭議。</p>

當多日以後。</p>

隨著武都方麵差遣的信使又再度把霍峻臨終訣別書送回成都呈上後,劉備看罷,本就極為悲戚的麵容間不由是愈發動容。</p>

對於其信中所提到的都督一職推舉接替一事。</p>

他稍作沉吟,就欲附和下來。</p>

不過,他心緒平復下來,還是先行私下召見了諸葛亮,法正等心腹重臣一番通氣。</p>

他隨即方才在次日於大殿上的朝會上麵露極其堅決的神情,義正言辭地高聲道,“孤計議已決,以振威將軍,駐軍羌道大營的趙統接任都督一職。”</p>

“統領武都、陰平二郡,為我方護佑北邊之地。”</p>

此一道堅錚的王命瞬息出落。</p>

即便一部分益州本土諸人欲趁此良機安插培植親信等勢力,可此刻瞧著劉備麵上所展露出的決心。</p>

卻無一人膽敢再如先前那般出言反駁。</p>

畢竟,如今的劉備已經平定益州將近有四載的時間。</p>

他與諸葛亮等心腹謀臣數載來所推行的各項穩定州郡的製度,都可謂是被眾人看在了眼中。</p>

以前,還是劉章執政的時代。</p>

由於劉章本就軟弱的性子,對於律法幾乎無有絲毫的重視。</p>

這幫子本土大族們本就相互通婚,沆瀣一氣,先前益州處於無政府的狀態無疑是助漲了他們的囂張氣焰。</p>

對內勾結一起,土地兼並,畜養私兵。</p>

對外放任叛亂四起,於此從中漁利!</p>

這種種的弊政都在劉備入主後從而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變。</p>

短短數載,益州治下可謂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p>

諸葛亮等身所敲定後製定的《蜀科》重新確立了益州各郡間律法的完善。</p>

並且由於考慮到劉章時期太過寬仁放縱,以致社會不穩,豪強大族不斷做大,叛亂橫生。</p>

諸葛亮還帶頭倡導從嚴治州的法家理念。</p>

堅決打擊境內的一切不應的奢靡之風。</p>

亦正是一道道的鐵拳措施砸了下來。</p>

雖然才入主數載,期間還發動了曠日持久的漢中大戰。</p>

州郡內的各地界民眾們,生活都有了顯著的提升。</p>

特別是去歲風調雨順,莊稼收獲頗豐。</p>

除卻該上交的賦稅外,各百姓家或多或少都存有餘糧,以做生計。</p>

可百姓們的生活上去了,就意味著有一部分人的利益被侵犯了。</p>

而這幫子人無疑就是當地大族們。</p>

他們無法在通過土地兼並,操控民眾,收攏佃農的方式來壯大自身。</p>

心下間自然是漸漸積累起了怨念。</p>

或多或少本地有不少家族相互勾結一起叛亂,欲驅逐劉氏集團的統治,令益州各郡重新恢復前番的“自治”狀態。</p>

可他們卻無疑是打錯了算盤。</p>

劉備雖然與民仁義,但對這幫盤踞地方,壓榨百姓的蛀蟲們幾乎是無有絲毫的好感。</p>

自然對於叛亂之人,就一個字,殺!</p>

通過一番番的流血下,凡是膽敢反抗的家族,最終無不是被斬盡殺絕,連根拔起。</p>

如此血腥的政策彈壓下。</p>

剩下的本土家族無不是紛紛被震懾住。</p>

他們焉還敢輕易出頭?</p>

隻得是選擇潛息低調,以待時機!</p>

這也就導致了朝堂上的本土之人即便前番接連提出對身為元從係二代趙統接替霍峻的都督一職的反對。</p>

但現在察覺到主君決議已定後。</p>

他們亦不敢再有絲毫的言語。</p>

劉備等人上下對於打擊豪強的手段太過淩厲。</p>

眾人最為印象深刻的自然就是剛入主益州未有多久所推行的錢幣改革了。</p>

那是由於戰前劉備為了激發麾下部眾的鬥誌,故而約定了若破首府成都,眾軍士可進取府庫中的金銀財貨。</p>

可此舉,雖是滿足了軍中將士們。</p>

府庫告罄!</p>

隨之而來,劉備也迎來了新的大難題,開始為軍費發愁。</p>

關鍵時刻,還是重臣劉巴特意獻上一策,可進行幣製改革,以大錢築小錢的方式,用直百錢來代替五銖錢的流通。</p>

具體操作手段,自然就是劉巴所提到的鑄直百錢,平諸物賈,令吏為官市。</p>

這是什麼意思呢?</p>

鑄造新型的錢幣,首要目的就是要流入市場。</p>

可貿然的流通進來,勢必會對老貨幣的交易發起沖擊,極其容易讓財貨分配不均,而造成通貨膨脹。</p>

但很顯然,以劉巴的才智,自然不會那麼粗暴的效彷董卓的濫應小錢搞亂市場,予以大肆收刮財富。</p>

平諸物賈,令吏為官市才是重中之重!</p>

親自派遣官吏來管控官方市場,讓新錢幣流入市場的同時讓老五銖錢不會太過貶值,在通過控製物價的方式來逐步取代老錢幣。</p>

而財貨從哪來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