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翻雖然有些難以相信士仁這麼爽快的就附和了下來舉城投降,但他還是迅速就差人回返稟告主將呂蒙。 他則守在城外,再與其交涉試探一番。 很快,公安外圍的江水上,就出現了一艘接著一艘裝滿貨物的商船。 吳將呂蒙駐足甲板上,鷹目獵獵,俯視四方。 他聽聞到虞翻所匯報的士仁舉城歸附消息,內心深處的遲疑也是瞬間煙消雲散。 攻據荊州的大誌更是徹底占據心頭,令他仿佛是無比瘋狂。 故而親率部眾襲向公安。 一艘艘船隻相繼停靠岸邊碼頭,船艙裡隱藏著的精銳兵士迅速往岸上列陣集結,殺向城下。 虞翻瞧著大軍抵達,內心底氣大增,往城上仰視道,“士將軍如此識時務,待我軍攻略荊州之後,勢必向吳侯奏請你的功勞。” “好,那就多謝虞先生了。” 士仁屹立城頭,高聲回應道。 呂蒙率部殺來,手中利劍一揮,呼嘯道,“將士們,據公安,搶江陵。” “殺殺~~” 指令傳下,各部持著刀盾的吳軍精銳紛紛嘶吼著往城內殺入。 一部接著一部的沖入城中。 呂蒙則是隨後壓上,很快就控製了城墻一線,然後迅速分遣各部掌管武庫、糧庫以及將軍府。 半響後,掌控城墻一線的兵士快速奔來喝道,“啟稟呂將軍,守將士仁已不知所蹤!” “什麼?士仁不見了?” 幾乎是瞬間聽到這則消息,呂蒙的神情就頓時麵露驚色,隨後高吼著,“命各部迅速撤退,我等中計了。” 他雖是武將出身,可在經歷過孫權勸學後,如今早已蛻變,並非當初的一芥莽夫,領兵作戰更擅長謀戰,以謀而後定。 從最初的沿江烽燧人去樓空,他內心便疑慮重重。 隻是被這層層算計繞了進去,一時欲收復公安而誤中敵計, 如今士仁的消失,幾乎就坐實了此乃是圈套。 他第一反應就是命諸部撤出城外。 呂蒙很清楚,既然有埋伏,那城內就必不可待! 指令一下,各部雖不知發生了什麼,但都嚴守軍紀,毫不猶豫的往城外撤退。 但就在這時,城內卻忽有吳兵慌慌張張奔出,拱手高聲道:“啟稟呂將軍,我軍接管武庫,糧庫的將士都遭到了敵軍的埋伏。” “敵眾早已在外圍一線布置了強弓硬弩,我軍防範不及,如今已是損失慘重!” “報,呂將軍,糧庫起火,我軍將士大都葬身火海之中。” 一連數語,各斥候相繼傳來最新軍情。 “什麼?” 這一刻,饒是智計如呂蒙亦不由是麵色十分難看,顯然是始料不及! 他是沒想到,自己苦心所思慮的襲取荊州之策卻反是被對方設下連環計了。 “這公安城內有高人呀,憑士仁的才乾,絕對謀劃不出如此精密的籌謀。” 呂蒙遂是暗自沉思著,不過為了大批將士的安危,他也不得不被迫壯士割腕舍棄掉已被伏擊的部眾,高聲喝道: “各部速速退至碼頭船上,與後方的陸遜、孫皎部主力匯合。” 他也的確不愧為江東良將,即便驟然遭逢變故,亦是瞬息間就做出了最為正確的決策。 舍棄必敗的軍卒,保留實力撤退。 與陸遜大部主力軍團匯聚後,才又再度卷土重來,以強攻取公安。 他深知,荊州軍已經被主將關羽再度抽調了一批援軍支援前線,那此戰隻要他損失不是太過慘重! 己方在這大江之上,還是享有絕對的優勢兵力。 但就在呂蒙緩緩率部退出公安城外時,更為絕望的事情再度降臨。 遠遠望去,隻見一支身席荊州兵甲,各操持著戰船沿江水殺向了吳軍停靠船隻的碼頭,幾乎是瞬間就殺散守衛,奪取戰船。 一時間,吳軍退路已斷。 跟隨主將呂蒙撤出來的將士紛紛瞧著這一幕陡然就心如惶惶,軍心不安。 士氣正在逐漸蔓延,潰散。 不僅僅是眾將士,就連呂蒙瞧著此幕,都無疑是傻眼了。 “啊?怎會如此?” “公安城中究竟有何人坐鎮否?如何能謀劃出如此周密的計劃乎?” 呂蒙暗自不解,可卻無人告知其答案。 反而是局勢愈發對他不利! 隻因搶奪了吳軍戰船的馮習已然率部沿此殺來。 吳軍各部此時碼頭失守,隻得被困南岸上做困獸猶鬥。 至於此刻城中的戰鬥,也基本上是進入了尾聲。 在龐統的謀劃下,糧庫、武庫的糧草軍械等軍需物資早已被清空,並在糧營中堆積滿滿的柴火以及稻草引燃物,然後鋪上硫磺、火油等易燃。 由於士仁舉城歸附的緣故,吳軍各部入城搶占重要之所也放鬆了數分警惕,驟然遭受伏擊,一時也起不到絲毫的反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何況,在荊州軍提前備好的強弓硬弩打擊下,缺少防具的吳兵壓根無法抵抗。 望著猶如飛蝗般襲來的箭矢,屍首成片的倒下。 又隨著火箭點燃糧庫,更是令吳兵所絕望。 諸多兵士開始在火海中哀嚎著。 眼看著被烈火長龍所吞噬。 公安自當初劉備將治所北遷至江陵後,也順勢將江水南岸的百姓盡數遷徙北岸的江陵及其附近屯居。 而將公安城這座長江上戰略位置頗為重要的城池變成了軍事要塞。 城內隻駐軍,無百姓居住。 故而,龐統此番使用火攻也無須擔憂蔓延到民居。 即便是僥幸不死的吳軍也早已是心驚膽戰,身心都受到極大創傷下,也提不起突圍抗衡的心思。 幸存兵士相繼放下武器請降。 隨著城內戰鬥告一段落,龐統迅速差遣兵士看管戰俘加上救火。 緊隨著,他才攜剩下部眾殺出城外,準備與馮習合圍被斷絕歸路的呂蒙所部主力。 …… 而在公安城外,此刻的兩軍早已廝殺至一團。 馮習所率部曲皆是當年從荊州入川歷經了多年戰火的精銳之士,且十分擅長步戰。 縱然呂蒙所率亦是其中精銳,與之對壘,也絲毫不落下風! 隻不過,吳軍由於接連遭受重創,軍心上遠不如荊州軍士氣旺盛。 又隨著龐統部的支援出來,兩麵夾擊下,吳軍各部更是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