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天子1怒,伏屍0萬(1 / 1)

隨著天子曹丕命人下詔封賜孫權為吳王。 孫權也深恐夜長夢多,接詔書後迅速就派遣人於柴桑忙活了起來,築祭壇、準備稱王登基儀式所需之物。 約莫數日過後。 孫權身席赤紅色的王服,頗顯威勢的於柴桑的大江岸邊舉行了登基儀式,一眾文武官員都紛紛著正服出列。 焚香禱告完畢,孫權正式加冕為大魏吳王,鎮守江東土地。 …… 加冕儀式落下帷幕,見證了這一切的辛?、恒階也欲按照約定將長子孫登帶到京都洛陽覲見天子曹丕。 可就在二人剛攜孫登抵達渡口,尚未登船之時,忽然間,江東甲士從四麵包抄了過來,很快就將渡口給圍了個水泄不通。 為首一將正是孫權的心腹全琮。 瞧著此人全副武裝,腰別利劍領眾襲來,辛?見勢不妙,迅速站出來高聲斥責道: “全將軍,汝這是何意?” “難道還想取我二人性命乎?” “汝主剛奉我大魏天子旨意稱吳王,我等可是奉陛下之命出使江南,我們要是命喪江東地界,勢必會激起陛下的怒火,為江東引來大魏天軍的征討。” 一語吐落,他神情嚴肅,高聲斥道。 誰料全琮聽罷,麵露笑意,連連擺手道,“不不不~二位天使誤會在下的意思了,您們乃是奉大魏陛下之命出使,我主豈敢加害您們?” “也萬不敢與大魏天師交戰呀!” “那閣下這是何意?” 辛?頗有涵養,並未直接發怒,一旁的恒階性子就是暴脾氣了,怒吼道。 “恒尚書多慮了,在下不過是奉我家大王之命前來迎回王太子罷了。” “大王稱太子還太過年幼,不宜過早前往京城,等年歲大一點,他在親自奉送至洛陽覲見陛下呢。” “什麼?” 此言一出,恒階、辛?紛紛傻眼了。 他們頓時明白了孫權的真正用意。 原來從一開始,這人就壓根沒打算將長子送到京城去做質子。 他一直都不過是權宜之計,其目的就是為了穩住他們。 如今討得應有的封號後,他瞬間就翻臉了。 “不行,王太子是陛下點名要帶到京城的,豈能容孫權一介藩王決定乎?” “太子如何處置?得等我們帶進宮見過天子後由其定奪!” 侍中辛?雙手緊緊將年幼的孫登控在麵前,態度堅決道。 瞧見二人不願交人,原本還一臉笑容的全琮迅速便神情冷峻了下來,隨即一言不發,揮手示意道。 便見麾下甲士手執利器將兩人包圍更緊,步步緊逼。 逼到一側,兩位如狼似虎的甲士迅速上前從辛?手中將孫登搶了過來。 辛?縱然不服,卻也未有絲毫的辦法。 對方人多勢眾,孫權不願他們帶走孫登,又能如何呢? “好~二位天使慢走,在下就不送別了。” 眼見孫登毫發無損的回來後,全琮又才浮現著滿麵笑容,拱手向二人說道。 隨後,甲士退散,讓開了兩人登船的路途。 辛?、恒階見狀,隻能負氣乘船離開。 “汝等就靜靜等待來自於大魏陛下的怒火吧!” 恒階似是氣不過,臨走之時不由大放厥詞道。 全琮將王太子送回府中,剛登基尚還未來得及褪去王冠、王服的孫權見其子相安無事的歸來,他方才長舒口氣。 此番頗為慶幸! 要是讓太子被帶到京城成為質子了,那他可就要受製於人了。 不過此番也是有風險的。 等到辛?、恒階回到洛陽稟告這事,勢必也會引起曹丕的怒意。 但孫權在賭,他在賭曹丕不敢兩麵開戰。 既然已經在備戰,準備西征攻伐蜀軍。 那他縱然在如何惱怒自己的所作所為,也應該會有所忍耐,不會再與自己一方鬧翻。 要不然,到時候自己再聯合劉備進犯中原,那就該魏國腹背受敵了。 亦是基於這樣的考量上,孫權才會在剛登基稱王後就派人將孫登搶了回來。 辛?,恒階被擺了一道,氣勢洶洶的乘船快速趕回了中原,然後回到洛陽拜見天子曹丕。 “什麼?孫權竟然派人將長子孫登給截回去了?” 一聽這話,曹丕頓時便火冒三丈。 緊接著,他就徑直將此二人給痛批了一頓。 “你倆究竟是乾什麼吃的?” “連個人都看不住?” “你們可是替朕前去傳旨行事,代表朕的威嚴,區區江東鼠輩還敢謀害你們不成?” 一連數語,直接劈頭蓋臉的罵了下來。 辛?於殿中間瑟瑟發抖,似是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恒階倒是好上不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注意力頗為集中,在偷偷瞅見曹丕罵的空隙時,迅速拱手回應道: “陛下,並非我二人不想帶回孫登做人質。” “隻是那孫權計議已決,不願將兒子送來,從我們手中硬生生的搶回去了。” “哼~” 一記冷哼,足以感受著曹丕內心深處的憤恨。 他為何要封孫權為大魏吳王,其目的就是為了將其兒子帶入京城來軟禁作為質子,讓孫權隻能受製於自己,聽從擺布。 如此,才是他封其為吳王的最關鍵因素。 但現在,封號給了,人不見帶回來,不是白封了嗎? “華司徒,目前各地的駐軍可否集結完畢否?” 曹丕似是沉思許久,忽然側首相問道。 “據前番大將軍從許都方麵傳回來的最新軍情稱,各州郡的外軍已經集結完畢,現正在加緊操練。” “陛下當時還已經率先命從宛城調回來的徐晃領中軍進駐了潼關準備先期進發長安,討伐劉備呢。” 華歆聽罷,迅速手持笏板出列拜道。 “傳令徐晃,命其領中軍回返京城,朕要暫緩攻蜀,先全力伐吳。” “再命曹真回軍洛陽,命張合坐鎮長安總督涇水防禦,謹防蜀軍渡河即可!” “朕要一舉滅吳,讓孫權小兒感受一番何為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欺騙天子的下場究竟有多嚴重。” 旨意落下,朝堂之上皆為肅然。 劉曄見狀,亦是再度站出來拱手勸誡道,“陛下不可啊!此番非是伐吳的最佳良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