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遠燒香(1 / 1)

忠武天下 硯山觀月 5236 字 2024-03-17

“問名求利幾時休?遲眠早起競自由。鞭打驢騾思駿馬,官至宰相望封侯。吃飯穿衣太費時,隻等閻羅把命奪。子赴孫繼尋富貴,哪有一人要回頭!”   日出東方,陽光美美。丫頭馨月早早起床,唱著歌,去得林小姐的房間,伺候林小姐更衣、漱口、洗臉。於梳妝臺前幫林小姐梳妝打扮,打開胭脂水粉盒子,給林小姐塗抹。   林小姐用手一擋,說道:“今日是去禮佛,不是去爭奇鬥艷,用不著塗抹這些。”等馨月幫她梳理好頭發,見銅鏡裡的自己清麗脫俗,問馨月:“這樣好看嗎?”   馨月美美誇道:“小姐冰肌藏玉骨,淡妝濃抹總相宜,好看的緊。來支鳳釵更好。”   林小姐笑著說:“鳳兒,鳳兒,就來支鳳釵吧。”   馨月打開八寶箱子,取出一隻玉製雙蝶鳳釵,慢悠悠幫林小姐插好。   林小姐對著鏡子看了看,站起身,就地轉了兩個小圈圈,望了望,歡聲問道:“好看嗎?”   馨月嗬嗬笑道:“清新,淡雅,宛如蓮花,人見人愛。”   林小姐如沐春風,拉著馨月離開閨房,好如兩隻張開翅膀的天鵝,滑向前廳,給林氏夫婦問過早安,挽著林夫人走去飯廳用早飯。   馨月拉好凳椅等林家三口坐好,擺好碗筷,倒好茶水,正欲離開,林大人留她一起用早膳。想起昨晚賀先生跟她說的終身大事,馨月不敢逆了林大人的意,膽膽怯怯坐上桌。   林夫人給女兒、馨月各夾了一塊翠玉糕,問林小姐:“今日打算怎麼逛?”   林小姐吃下翠玉糕,放下碗筷,數著手指回話:“先去白馬寺禮佛,再去妙音坊聽曲,然後到碧韻樓品茶,最後逛逛鬧市,你看好不好?”吃起馨月給她盛好的粥羹來。   林夫人笑答道:“好,渡緣,聽音,品茗,遊戲市井。”   馨月給林老爺、林夫人盛了一碗粥羹,同著林氏一家三口吃起早餐來。   等四人用好早飯,林管家來報,一切準備就緒。   林小姐挽住母親,話別父親,被馨月挽著,跟隨林管家走出林府,坐上馬車,出得皇城,往東奔向白馬寺。   自從林小姐寄居她弟家後,林夫人兩年來深居簡出,今兒出遊,甚是難得。等馨月卷起車簾,瞧著山野景色一片翠綠,生機盎然,對比自己一日日年老色衰,微微感嘆道:“歲月依舊在,無情不饒人。”   林小姐見娘親觸景傷情,有意岔開話題,隨口一問:“娘,午飯那裡吃?”   林夫人隨口一答:“吃了幾十年的飯,越吃越老,不吃了。”   林小姐笑道:“娘,不是你一人白吃飯,哪用得著感懷。”   馨月接話說:“小姐,生命還在,哪有白吃飯的。”   林小姐說:“生命由起點走向終點,隻要生命還在,誰都不可能越吃越年輕。人一到盛年,盛極而轉衰,自是白吃飯了。”   林夫人溫顏微笑道:“你這孩子,這麼點年紀,就把生活參透了,真了不起。”   林小姐說:“道家講長生不老,佛家講世世輪回,說來說去都一樣,凈忽悠那些貪生厭死、舍不得放下的癡人。”   丫頭馨月問道:“既是這樣,那我們還去禮佛乾嘛?”   林夫人答道:“人家患癡是人家的事,我們隻聽導人向善,不聽六道輪回。”   丫頭馨月接著問:“那佛前許個願靈驗嗎?”   林夫人笑道:“願由心轉,順勢而為,不跟佛家思想起沖突就好。”   丫頭馨月問:“那要是許個姻緣願呢?”   林小姐取笑道:“你這丫頭,我佛講求四大皆空,你找他求姻緣,是不是有些強人所難啊?”   馨月問道:“那我們今日去禮佛,能做些什麼?”   林夫人說:“靜心,凈欲,戒貪,為善。”   馨月懵懵懂懂一臉。   林小姐說:“娘,這丫頭沒聽明白,要不你給她講講。”   林夫人微笑道:“靜心,憑我的感受,就好如拿著一本書在那裡看著,看了進去,旁邊有人在打架,沒有發現,或者不受其乾擾,一切來的自然,好如餓了吃飯,困了睡覺,猶如行雲流水。”   林小姐問:“那凈欲、戒貪呢?”   林夫人說:“凈欲,就是凈化自己的欲念,讓自己活個明白,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該要什麼,該做什麼,能做什麼。去除一切不該要的,不能要的,也就知道那些事情不該做,那些事情不能做。也就可以去除貪婪之心,也就不會為了難以實現欲望而去傷害他人,憎恨他人。”   丫頭馨月好像恍悟了過來,歡聲問道:“夫人,靜心,凈欲,戒貪,是不是就為了活個明白,活個通透,自己活的開心的同時,別人也活的高興?”   林夫人笑著說:“丫頭,你想這麼理解,就這麼理解好了。”   林小姐問:“娘,是不是所有的一切修為,就為了‘為善’二字?”   “這個講不好。不過書上有句話講的好,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林夫人見兩個孩子渴望她接著說下去,不也接著說了來,“一個人在不得誌的時候,知道潔身自好,注重個人修養,不傷害他人,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幫助他人,是為小善。一個人得誌顯達了,心裡裝著萬千生靈,一心為他們的既得利益而奔走操勞,是為大善。”   丫頭馨月問:“夫人,那要是讓一件事,或一個事物,朝著它有利的方向走、或發展,也可稱之為行善嗎?”   林夫人笑答道:“當然算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丫頭馨月歡笑道:“那就是善可待人,善可待物,善可待萬事萬物了。”   林夫人道:“陰暗處滋生病菌,向陽處滋生花草,為善最樂,為惡難逃。”   丫頭馨月微笑道:“那以後要多到寺廟禮禮佛,多聽聽大法師們的梵音,甚至交個朋友也是好的。”   林夫人哼笑道:“俗話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隻要有心,那裡都是為善的場地,那裡都有善緣可修,不需要背著菩薩禮佛。”   林小姐問:“娘,你這是不是有點前後矛盾啊?”   林夫人微笑道:“我們中華有三大家,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合一,即為大道,大道致遠,在於修煉參悟,不是哪位大法師的梵音所能說的全麵的,又何來矛盾二字。”   林小姐說:“在家敬父母,何須遠燒香?娘,要不打道回府算了。”   林夫人笑道:“你這孩子,說的什麼話。禮佛在心,到寺裡喝杯素茶,沾沾善緣,就算不能清心凈性,也好過悶在家裡胡思亂想不是。”   三人車上有說有笑,隨著車輪滾滾,來到白馬寺山門前。   馨月掀起車簾,往外一看,山門口來往的香客成群結隊,林夫人為了不驚擾到他們,便令車馬遠遠地停下,三人下得馬車來。   見到山門口那兩顆蒼勁的古鬆,再看了看身邊年輕貌美的女兒與丫頭馨月,林夫人回想起二十多年前的美好時光,心頭幾絲觸動,情海幾絲感傷,輕嘆歲月無聲,年華易失,芳華已去。   林小姐見娘親笑容清淡,或有所思,寬慰道:“娘,你看那兩顆鬆樹,歲月留痕,年份越久越賴看,蒼勁、古樸、厚重,是不是很像兩位長者?”   林夫人開起燦爛的笑容之花,暖暖笑道:“鬆樹,翔鱗乘空,氣傲煙霞;欲附雲漢,勢淩風雨;寒暑難移,歲月難敗;剛柔相濟,長青不老。人若跟它比蒼勁、古樸、厚重,好如夢幻對現實,一敗塗地。”   林小姐說:“娘,我又沒說要跟它比這些。”   丫頭馨月問:“那跟它比什麼?”   林小姐嘻嘻笑道:“跟它比靈動,看誰跑的快。”   林夫人樂樂一笑,悅顏道:“你這孩子,專挑人家的短處,專揀自己的長處。”   林小姐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萬事萬物都有它自在的規律,硬要強求攀比,就該挑它的弱項,以己之長,比它之短,贏他個輕輕鬆鬆、歡歡喜喜、明明白白。”   林夫人歡歡一笑,被丫頭馨月攙著手臂向寺門走去,笑著說:“就聽我家閨女的,以自然老去為榮。人見白頭嗔,我見白頭喜。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多少佳人去,未等白發生。”   進得山門,走到不遠處的香爐前,林夫人帶著兩個孩子雙掌合一,向著前方的天王殿鞠了一躬,丫頭分別給林夫人母女遞上三根香,對著香爐鞠了一躬,慢步向著天王殿。   丫頭馨月見來往的香客甚多,生怕進進出出的香客撞到、或碰到她家夫人與小姐,走在兩人前邊,不停地用手遮擋,給兩人開路。   林夫人看著不自在,喝退馨月,步入大殿內,帶著兩個孩子在彌勒佛佛像前參拜,行了叩拜之禮,一邊觀覽佛像,一邊靜聽梵音,往後邊走去。   馨月說:“夫人,小姐,那未來佛,肚子鼓起,開懷而笑,真是可愛。”   林夫人微笑道:“都叫未來佛了,當然得笑容甜甜,大腹便便。”   林小姐問:“娘,這是為何?”   林夫人笑答道:“俗話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後人過的隻有比前人好,衣食無憂,笑口常開,佛家那為善的理念才算發揚光大了不是。”   丫頭馨月說:“就算是這樣,那肚子也用不得那麼大啊!對人來說,肚子大可不是什麼好事,行動起來都不方便。”   林夫人笑道:“你這孩子,不是說宰相肚子能撐船嗎!人的肚子哪有能撐船的,隻是一種相喻而已。告誡世人要學會包容,容得下別人,容得下自己,皆大歡喜。”   林小姐說:“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挽著林夫人,沿著中軸線,由南往北,將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一一參觀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