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消遣(1 / 1)

忠武天下 硯山觀月 5019 字 2024-03-17

三點如星現,一鉤似月斜。醉生路,成佳境。陰陽一影生,帳內春風度,消解三分癡病。   真是:斜月三星香一炷,靈臺方寸自空明。   翌日用過早飯,男女同坐於院中,喝著茶水。   甚是奇怪,薑山左看白穀,男大可當婚;如心右看湘琴,女大可當嫁。心想:“難道真是男才女貌,佳偶天成不成?”便出聲提議兩人喜結連理,做成今世夫妻。   湘琴靦靦腆腆,未出言反對,白穀笑容可揪,甚是樂意。不想半路殺出個襄王,不知出於何意,橫加阻攔了來,說道:“薑將軍,湘琴姑娘如此佳人,可得配上一位才子才行。”   薑山笑道:“不知殿下心裡,何為才子?”   襄王答道:“琴棋書畫,吟詩作對,刀槍劍戟,張弓射箭,最少也得會個一兩樣才行。”   劉文心插話道:“白穀兄弟書生一個,刀槍劍戟,張弓射箭,我看就免了。琴棋書畫,皆為私人興趣愛好,不能依仗它進士及第,算不得治國才情。而吟詩,講究有感而發,為賦新詞強說愁,免不了無病呻吟之嫌。不如來個對對子如何?”   “就依軍師。”襄王轉臉朝白穀說道,“白縣令,有才無才,可的見分曉了。”   薑山笑道:“本帥既敢保舉白穀兄弟為官,定是有才之人,不怕殿下出題考驗。”   白穀說道:“請殿下出題。”   襄王閃了閃眼,想了想,說道:“才子說,有客敲門驚午夢。”   白穀接道:“佳人說,無人伴枕苦春思。”   薑山問襄王:“殿下,可算過關了?”   襄王笑道:“哪有的事。白縣令聽題:千年槐樹,鬼木成精。”   白穀思慮片刻,對答道:“萬古嶽家,丘山緬懷。”   劉文心笑道:“木鬼合成槐,丘山化成嶽,好。”   襄王笑問道:“白縣令,還能對下去嗎?”   白穀笑答道:“殿下若還有興致,請出題。”   襄王說道:“好。請聽題:十口為古,白水為泉,下古泉,連飲十口白水。”   這下可難倒白穀了。不過白穀輸不起,再難也得對下來。認真靜思了半盞茶的功夫,微笑著說道:“千裡成重,丘山成嶽,上重嶽,遍覽千裡丘山。”   程之煥贊美道:“白縣令文思敏捷,跟湘琴姑娘真是才子配佳人,可喜可賀。”   薑山問襄王:“殿下可認同程大人的說法?”   襄王笑道:“本王身為外人,該考的已考過了,就是不知湘琴姑娘對白縣令這位才子可有信心?若無信心,不妨也出題考上一考,以求證程大人是否所言非虛。”   薑山看向湘琴說道:“妹妹,本帥為國甄選人才,用了白穀兄弟為公安縣令。你不妨應了殿下所請,出個題來,幫忙求證一下你哥到底是不是慧眼識才,日後也好向朝廷有個交代。”   湘琴看了薑山一眼,低下臉兒,羞怯怯說道:“梳妝臺前,癡眼依依,癡情依依,有心取媚君子君不知。”   白穀從第一眼見到湘琴,就喜歡上了湘琴,哪能有這“有心取媚君子君不知”的境況,自是一時答不上來。不過,若湘琴真有心取媚君子,真答不上來,豈不真成了“君不知”了?心中頓時忐忑不安起來,但也盡力靜心往下想,就算不能對仗工整,也要道出自己的誠意。   過得一兩盞茶的功夫,薑山、劉文心等人正焦急難耐時,隻聽白穀說道:“喚春山後,落木蕭蕭,落花蕭蕭,無緣省識春風春難駐。”   “好,很好。”薑山嗬嗬笑道,看向劉文心,問道,“劉軍師,你可有什麼想說的?”   劉文心說道:“大帥,你若不介意,我也有一聯,想讓白穀兄弟對上一對,以證大帥用白穀兄弟為公安縣令,是良才善用,有能者居之。”   話說到如此份上,白穀哪敢拒絕,滿口說道:“請軍師出題。”   劉文心出上聯:一帶水貫穿西東,到最上頭,放開肚皮,直吞將八百裡洞庭,九百裡雲夢。白穀靜思片刻對下聯:千年事浸泡滄桑,是真才人,自有眼界,哪管他去早了風月,來遲了安居。   顏如心說道:“你這些男人,就知道賣弄文采,好不知羞。今日我做東,找個地方喝上一杯喜結連理酒,婚事就此定下,話個美好,豈不省心。”   虞美人、徐慧錦立馬出聲附和:“就該這般。”   身為女人的男人,薑山、襄王、劉文心還能說什麼,見程之煥也跟隨叫好,隻好樂樂支持顏如心的想法。等五個女人回房裝扮好,走了來,一起出得縣衙大門。   縣城剛經歷過戰事不久,人心惶惶,想填飽肚子的路邊攤好找,想慶賀用的酒樓可不好找。就算白穀子接任縣令以來,關心民生疾苦,整個縣城沒有他沒到過的死角,帶著薑山等人造訪好幾家酒樓串門,全是停業不受客。   薑山有些氣餒,說:“要不回去慶賀好了。”   如心卻不認同,說:“有心做事,哪有半途而廢的。”   身為男子漢,意誌力哪能不如女子來著?眾人跟在白穀身後,跑遍了半個縣城,去得第十家酒樓門前,總算被店小二高高興興迎入店內,點好酒菜,喝上茶水。   隻聽一人說道:“王兄,《南山》其所言工巧,連用或字五十餘,既恐為賦若文者,亦無此法。極其鋪張山形峻險,疊疊數百言,豈不能一兩語道盡?試問《北征》有此曼冗否?翹斷不能以阿私所好。”   姓王的說道:“孫兄,《南山詩》險語疊出,合看其布置處。以畫家之筆,寫得南山靈異縹緲,光怪陸離,中間連用五十一‘或’字,復用十四疊字,正如駿馬下岡,手中脫轡。忽用‘大哉立天地’數語作收,又如柝聲忽驚,萬籟皆寂。”   姓孫的說道:“王兄,非也非也。凡詩必須切定題位,方為合作。此詩不過鋪排山勢及景物之繁富,而以險韻出之,層疊不窮,覺其氣力雄厚耳!”   丫頭秀兒不懂詩文,更不懂那二人說的“北征”“南山”是什麼,隻聽兩人吵鬧不休,影響了她家小姐喝茶,不也一旁生厭道:“我說兩位大爺,你們嘀咕什麼!有什麼好嘀咕的!若真想嘀咕不停下去,可回家找間不影響他人的屋子,好好嘀咕幾天幾夜都可以。”   那姓孫的男子轉過臉來,朝秀兒說道:“小姑娘,你知道我們在嘀咕什麼嗎?”   丫頭秀兒道:“你們不就是在嘀咕什麼狗屁北征、狗屁南山嗎?”   那姓孫子的男子哼哼笑道:“小姑娘,你連我們在辯論什麼都不知道,那我們在你們麵前說話小聲了些,定是嘀咕來的。所謂不知者不罪,我們這就安心喝酒,不在你們麵前嘀咕了。”   這話說的是不是有些太過損人了?程之煥、劉文心、白穀,可都算飽學之士,不僅私下讀過《北征》與《南山詩》,還知道子美與退之是誰,哪受得了這等羞辱之言。   隻聽劉文心朗朗吟誦道:“北征。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都人望翠華,佳氣向金闕。園陵固有神,掃灑數不缺。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   那兩人一聽,不禁驚訝了來。   又聽白穀朗朗吟誦道:“南山詩。吾聞京城南,茲維群山囿。東西兩際海,巨細難悉究。......大哉立天地,經紀肖營腠。......斐然作歌詩,惟用贊報酭。”   那兩人聽後,不禁驚奇,更有自殘形愧之感。   那姓孫的立馬賠禮道:“孫某剛才言語有失,還望諸位見諒。”   白穀說道:“兩位想必一人以為杜子的《北征》勝過退之的《南山詩》,一人以為退之的《南山》勝過杜子的《北征》,各有各的認知,各有各的見解,終因個人的切入點不同,不能相服。”   那姓王的男子笑答道:“小兄弟一語中的。我倆身為好友,啥事都可以相互認同了來,卻唯獨對《北征》與《南山詩》的評價,誰也不願意做出讓步,叫人難過也。”   白穀笑道:“以晚輩看,若論工巧,《北征》不及《南山》,若書一代之事,以與《國風》、《雅》、《頌》相為表裡,則《北征》不可無,而《南山》雖不作未害也。”   那孫、王兩位男子聽後相互對視一眼,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立時嗬嗬大笑道:“小兄弟說的極是。”   劉文心說道:“非也,非也。《北征》主於言情,大筆、細筆、閑筆、警筆、放筆、收筆,筆筆變換如意,出沒有神,有如夜深經戰場,正氣出咽喉,感人肺腑。《南山》重在體物,以畫家之筆,寫景靈異縹緲,光怪陸離,好如晌午跨馬穿山林,手中脫轡,繁富盡入閑眼,讓人大飽眼福。兩者各為巨製,取材不同,用意自異,論其工力,並為極詣,無庸辨其優劣也。”   薑山說道:“劉公子所言極是。有心為國建功者,《北征》不可無,有心寄情山水者,《南山》亦不可無。讀之,可得滿象,並可悟元氣。”   隻見姓王的男子嘆息兩聲,起身借詩感懷道:“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係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黃鶴斷磯頭,故人曾到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薑山笑對道:“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乾戈。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歟曰可。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大家齊唱大風歌,不日四方來賀。”   那姓孫的男子起身朝薑山等人拱手道:“幾位,我兩白吃了幾年米飯,癡長了幾歲,無顏麵與諸位同處一室。告辭!”同著姓王的男子離座,邊走邊說道:“我敬春風一杯酒,春風吹我十年燈。明月滿船從此去,江湖再渡寂寞人。”   薑山起身相送道:“浮雲不知遮望眼,睡等月落待日明。三山五嶽莫言遠,五湖四海皆兄弟。慢走,恕不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