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康雍乾盛世(1 / 1)

後者的意思是:之前,朝廷的賦稅,是按照人頭來收的!你家雖然窮,但是人多,就要繳納很多的稅!而變革之後呢?朝廷的賦稅,是按照擁有的耕地來計算。你家沒有耕地,那就不用交!   反之,你家擁有一萬畝的良田,那就需要交納對應的高額稅賦!   之前,都是人頭稅。   之後,攤丁入畝,就是將丁口稅,放入了田稅之中。   “雍正皇帝的變革,大大緩解了激烈的矛盾。”高帆道:“都說康乾盛世,康乾盛世。”   “但是,在老高看來,其中最關鍵的卻是沒有出現的雍正。”   的確。   康雍乾盛世。   所謂,承上啟下。   正是雍正的變革,大大延長了清朝的國祚!他的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他的攤丁入畝,都緩和了激烈的矛盾!   “就和張居正的各種變革,緩和了明朝的激烈矛盾,延長了明朝的國祚一樣!”王朝末期,各種矛盾爆發!但是,總有有識之士,試圖進行變革,挽救王朝局勢!其中,有宋代的王安石,有明代的張居正,有清朝的雍正。   雍正,為什麼被罵得很慘?很多人就發現,過去的小說中,往往對雍正有大量的抹黑。什麼【十四皇子】和【於四皇子】,什麼血滴子之類的,都是謠言!那為何讀書人,就願意抹黑雍正,不抹黑其他的皇帝呢?   就是因為雍正的變革,觸碰了讀書人、大地主的利益!   你碰了人家的蛋糕,人家就恨死你了!   讀書人,恨死雍正了!   所以,各種古代的小說中,雍正都是陰險殘酷的負麵角色······   “總結:”高帆道:“王朝的國祚,也和中後期的變革有關。”   “變革成功,朝廷掌握大量的資源,緩和了內部的矛盾,那國祚就能延長。”   “變革失敗,朝廷一天天的腐朽下去,矛盾爆發,那就等著滅亡吧。”   為何說明亡於萬歷?   就是因為張居正死去後,萬歷皇帝廢除了張居正的變革!萬歷能發動三大征,就是因為張居正時期的積累。而等他花光了張老師的積累,而明朝的內部矛盾,一天比一天嚴重,那明朝的覆滅,就進入了倒計時。   之前,我們說過,明朝的覆滅有氣候的原因。但是,小冰河氣候僅僅是因素之一!老高從來沒有說過,歷史完全由氣候主導!比如明末,就是因為張居正的變革被打斷了,內部矛盾激發。所以,遇到了小冰河氣候,矛盾徹底爆發,引爆了【流民軍】覆滅了明朝。   “一定程度上說,”高帆道:“宋朝的王安石,明朝的張居正都失敗了。”   “而雍正卻成功了!”   “他是最高者啊!”   全力的最高者!   王安石和張居正,隻是臣子罷了。他們隻能期待,皇帝支持他們的變革。而雍正,自己就是皇帝,加上他的鐵腕手段,最終完成了變革!   自古,要變革,就需要【最高者】的支持!   “能否變革,是王朝國祚的重要原因。”高帆道。   這一刻,歷朝歷代的有識之士,都振奮起來!那神奇的農作物,他們沒有辦法得到。但是,他們都有一顆挽救危局的心!他們要拯救天下蒼生,所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難道我們不變革,就等著王朝覆滅,中原百姓流離失所,十不存一?   非也!   有的時候,讀書人的勇氣,比武將還強!武將麵對的,往往是看得見的敵人。而讀書人麵對的,卻是看不見的敵人。你要變革,你要觸碰對方的利益,對方就會想各種手段弄死你!讀書人麵對的敵人,比武將麵對的敵人還殘酷!   “好的,”高帆道:“繼續這個問題:為何國祚無法超過300年。”   哦?   還有內容?   “之前,我們提起過人口對糧食的壓力,提起了土地兼並,而接著,另一個元素就是:”   “王朝初期犯的錯誤,到了末期,已經積重難返!”   哦?   高帆喝了一口茶水,繼續噴:我們主播,太費口水了!他繼續道:“在王朝初期,一些錯誤的做法,到了王朝末期,就已經積重難返。”   具體一些呢。   “我們還舉宋朝的例子。”高帆道:“宋朝的最致命的兩個問題,就是:冗管冗兵。”   簡單說,就是朝臣太多,需要發俸祿的人太多。還有就是士卒太多,需要養的兵太多。   宋朝雖然極為繁華,但硬生生被這兩項,壓得喘不過氣來。   哦?   “第一,就是【冗管】。”高帆道:“北宋為何會出現冗管呢?”   “首先,就是分權。”高帆道:“宋朝之前,是殘酷的五代十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所謂,城頭變換大王旗!今天是這個當皇帝,明天就是那個當皇帝。”   “而宋朝吸取教訓,就開始對朝臣進行分權。”   “簡單說,”高帆道:“明明一個人就能辦的事情,我非要設定三四個位置來管理。”   “這樣,朝臣之間,不就相互製衡了?不會出現【權臣】,掌握一切!”   明明一個人就能辦的事,我非要多設置幾個位置!   這樣,某個朝臣,就無法集中資源,由此造反!   “但是,這也導致朝臣的數量激增!”   本來一個人就行,你非要安排幾個人。但是,這幾個朝臣,都是要俸祿的!都是要朝廷養著!所以,北宋的朝臣,數量更多!   “其次,就是之前提起的【封蔭】。”高帆道:“我們提起了電視劇中的封蔭,而宋朝,寬待臣子,就開始:封蔭無度!”   哦?   “漢唐的時候,也有封蔭。但是,每一個臣子,最多封蔭一兩個子弟罷了。”   “但是到了宋代呢?一個朝臣,甚至能擁有20個封蔭!”   家中的兒子啊,侄子啊,同族的子弟啊,我都給你安排上去!   安排得滿滿滴!   雖然封蔭進入朝廷,沒有科舉那樣硬氣,但畢竟也是一個出路啊。而北宋,又是出了名的對文臣好。所以,那些文臣,就將自己的兒子、家族子弟,全部安排到大宋朝廷中。   冗管。   “在北宋初期,財政壓力還不算大。可隨著時間過去,封蔭的數量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就形成了巨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