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晉時期,張從恩擔任澶州防禦使時,下屬段洪進盜取官家的木材製作器件,並拿到市場售賣。張從恩知道後大怒,要殺了段,此時段特別恐懼,腦袋裡琢磨著怎麼減輕罪過,就撒謊盜賣行為是由判官高防指使。 段老六也不想想哪有人會平白無故替他蒙冤頂鍋,而且他的謊根本經不起查。不出意外的話還是出了意外,張從恩把高防叫來訊問,高防立刻認罪伏法,段老六居然撿回一條命。 高防就慘了,本來被張從恩所看重,現在張直接給了他點錢和一匹馬讓他滾蛋,高防自始至終都沒有辯解。 高防家世代為將,父親就是在與後梁軍隊戰鬥中戰死,當年隻有十六歲的高防護著父親的靈柩回到家鄉。 高防還沒走遠,又被後悔的張從恩派人追了回來,兩人又和好如初,畢竟人才難得,高防人品也相當過硬。過了一年多,消息慢慢傳開,張從恩才得知高防為了救人不得不自誣,從此更加敬重高防。 在古代的軍隊裡,統帥往往傾向於用嚴法震懾軍隊,往往處罰過度,越是親近的人越是有可能拿來殺頭樹威,以此讓其他人因懼怕而俯首聽命。 後晉被契丹滅亡時,張從恩準備去京城投降契丹,高防勸諫他不聽,那大善人高防隻能當個硬漢,張從恩去京城報到後,高防立刻聯手他人直接把城池控製住投靠舉義旗的劉知遠。 後周時期,高防擔任刑部郎中。宿州有個人用刀砍殺妻子,妻子的親屬隨後被男子賄賂,說男子是因為精神病犯了誤殺妻子,地方官沒有細查就把案子報到高防處。高防直接破防,醫生都沒驗過就敢出個精神病的結論?皇帝也認同高的判斷,重新核查清楚後,男子得到了法律應有的製裁。 高防判案小能手的名聲越來越響,京城需要更換判官時,宰相和皇帝同時默契的想到了高防。 高防除了能當判官斷案,還是不忘老本行,跟隨皇帝到處征伐,除了在京城任職外,足跡遍布淮南、陜西、甘肅。 高防在鎮守西北時,連片的山穀裡有很多大樹,高防好心劃定了采伐區域,讓漢人與黨項人都有木材砍伐,結果有個部落跑過來搶木筏,殺士兵,這下高防氣了。善人高防秒變硬漢,直接出戰,俘虜了四十幾人獻給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