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升職調動時,皇帝照例要召見官員。宋真宗召見郎簡時,發現郎簡做官的工作經歷裡沒有犯過錯,但沒有任何一人推薦過他,於是認定郎簡是個淡泊名利的人,給郎簡在原來的職位上又升成了知州。 郎簡出身貧寒,看書都需要去借來抄錄,一字一句抄寫時很多都能背誦下來。追逐名利對郎簡來說屬於可望不可及,考中進士後就腳踏實地默默無聞的做一個小官吏。 萬萬沒想到沒有人推薦自己,也能意外被皇帝看中。於是史書裡也有了他的一席之地。 擔任竇州知州時,下麵一個縣吏去世,留下幼子,縣吏的女婿開始打起了歪主意,這個老六偽造縣吏的遺囑成功霸占了縣吏的遺產。幼子長大後不停打官司,一直上訴到朝廷,朝廷派郎簡處理,畢竟他是這片地方的主官。郎簡先把過去縣吏經手的文書給女婿過目,詢問筆跡是否縣吏的筆跡,女婿回答是,於是正中郎簡下懷,馬上又把偽造的遺囑展示給女婿,字跡明顯不是同一個人的,女婿沒法再狡辯,隻能認罪。 任職藤州時,在當地興學重教,帶領藤州實現科舉中第上零的突破。 任職廣州時,郎簡沒有頂住誘惑,此時的廣州作為重要的海外貿易港口,經濟繁榮,交易不乏奇珍異寶。郎簡的兒子郎潔在廣州撈啊撈,連朝廷也知道了,郎潔的前途也到頭了,終其一生都做的小官,不敢被委以大權。 郎簡後來一路做到工部侍郎退休,他十分感激小時候求學的兩個老師,做官後一直資助他們,老師去世後又照顧他們的子孫,幫助他們成家立業。退休後的郎簡回到家鄉,在自己的莊園裡修行,自號武林居士,但自己穿著道服卻不會武功,擅長的是醫術,經常給人治病,還有原創的處方在民間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