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劉禪見獻帝(1 / 1)

柳宗元在黔之驢中評價道,“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他認為,唉!外形龐大好像很有道行,聲音洪亮好像很有本領,當初如果不使出它的那點本領,老虎即使兇猛,但由於多疑、畏懼,終究不敢獵取驢子。如今落得像這樣的下場,真是可悲啊!柳宗元不知道的是,即便驢不使出那點本領,僅唱空城計也是在亂世中活不長久的。   陸遜兵敗嘉魚的消息快速的傳開了,由於諸葛孔明的半月時評的傳播,在蜀地更可謂是家喻戶曉。司馬懿也很驚訝,一個月時間裡,三萬破曹休十萬,還是同一個月時間裡,方才勝利者的三萬敗給魏延四千。曹休倒是覺得終於吐出一口惡氣。朱桓停兵在臨川,修建攻事,加固城防,準備在臨川迎接龐統黃忠的部隊,龐統黃忠部隊聽聞這個消息,則是輕裝向贛州行進。文聘大軍從長沙下交州一路上也沒有遇到什麼障礙,沅湘一帶,直抵廣州諸郡,守令皆望風齎印而降。   隨著交州的平定,一年前在荊南四郡沒有現身的劉禪出現了,之前我的猜測是他是否去了海島,畢竟易守難攻入蜀地,海南島更是占據天然的屏障。這次的劉禪出現的消息,得來於李平的暗探。   這日,獻帝劉協在府中閑坐飲茶,門吏前來匯報,說門外有兩人來訪,隨著門吏領進來,來人正是劉禪與黃裳。劉禪與劉協,他們彼此都知道對方的存在,但是彼此並不認識,雙方通名的一瞬間,劉協既感到驚訝,又覺得是情理之中。   “塵埃落定了啊,鬥君。”劉協微微一笑,率先發言。想當年的排世譜,偏殿拜皇叔到密謀衣帶詔的時候,劉協也與眼前的劉禪大抵一般年紀,可後來衣帶詔敗露,皇後被殺劉玄德亦倉皇逃走,不想後來,玄德公在劉表的庇護下,居然得了半個荊州。造化弄人,總是在絕望的時候讓你看到希望,但當你以為希望之火燃起來的時候又讓你絕望,可謂世事無常。孫劉聯軍火燒赤壁打得漢丞相逃離華容小道的時候,孤作為漢家天子,不知道是當喜還是當優,再聽說關公雲長戰襄陽威震華夏打樊城水淹七軍,又獲悉呂子明白衣渡江偷了關羽的江陵城,然後就是敗麥城關公受難,陸遜猇亭火燒聯營,再後來劉玄德沅陵稱帝,也不知道這是漢家大幸還是漢室不幸。   就在曹孟德下荊襄那年,劉協聽說了玄德老來得子起名劉禪,此子出生在兵荒馬亂之中,尚未滿周歲就與趙子龍聯手,在長阪坡前殺了個七進七出,但是劉協心裡總是嘀咕,難道是天意,好好的皇家血脈,為什麼要叫“禪”啊。劉備殞命,劉禪繼位漢祚坐天子位,隻是此時的漢遠不足當年大漢的一點零頭。這時候,劉協在想,此生孤能不能見一見那個叫劉禪的孩子,他與孤一樣的生於憂患。然後今天,居然見到了,此時孤已經是山陽公,卿何嘗不安樂。   “我想見你很久了。”他們異口同聲的說,這句話,這時刻,格外意味紛然。兩位登臨過天子之位的貴胄,話不多,心裡一樣,相似的傷痛更生共情。劉協遞過一杯茶給劉禪,那麼自然而然,兩個失國的帝王,竟然還能有這歲月靜好的一刻。   “讓公失望了,當初的囑托,我父皇沒有做到,我也沒有做到。不知他日泉下見父皇,他會不會怨我。”   “不妨。俱往矣,有些事,曾經做過就是了,隻要努力過,就不必計較結果。”劉協淡淡的說,“經歷了這麼多,才明白人生有時候需要等待,該來的讓他來,該走的讓他走,不強求也不強留,看不開的總有一天會看開,等不到的總有一天會以另一種方式給你,不著急,也勿要抱怨,就看時間會給我們什麼樣的答案。眼下大漢氣數已盡,我們都已經努力過了。要是你父皇敢埋怨你,我就批評他。要事他敢打你,我就打他,到時候皇帝追著皇帝打,皇帝追著皇帝打,多熱鬧。”   劉禪笑了,劉協也笑了,苦悶的日子裡,笑太少了。他們都笑出了眼淚,但都在思念劉備。   稍頃,劉禪又問,“公,如何看待蜀漢。”   “滿目山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北有曹丕篡漢,東有孫權自封為吳,蜀漢,算是劉表之後,在這風雨飄搖中,這一脈火苗又能燃燒幾時。”   “父皇還在的時候,日日咒罵李平劉詠小兒,倒行逆施。但是於我看來,那蜀漢可謂風調雨順,國富民強,雖然大漢風雨飄搖,李平劉詠以一己的力,蜀漢百姓安居樂業,卻能保存性命於這亂世。”   “所以你沒有抵抗而放棄了土地、皇位。”   “皇位算得了什麼,抵抗到底也是父皇和幾位叔父前仆後繼的宿命罷。如果生活安樂,自由自在,在哪裡又不是當皇上。但是如果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即便是皇上,還不如普通人罷了。”   “這。”劉協對最後這個句深有體會。   “既是天子,職責所在就是思考天下子民所憂慮的,如果有人為天下子民所謀,我讓他來,又何嘗不好。”   “鬥君,上前聽封。”這一次劉協笑了,笑得那麼的從心,“朕當,封你為安樂公。”   “謝主隆恩。”劉禪俯身就拜。   這天之後,再無劉禪的消息。滿朝文武最終隻有黃皓陪他,不離不棄。   獻帝,也不真心要獻,安樂,又何嘗順意安樂。   太和四年夏,孔明來萬州,恰好此時哨報說:“吳人造鐵索,沿江橫截;又以鐵錐置於水中為抵禦魏延鐵船。”我問孔明,眼下如何,可有良策破敵。   孔明笑道,“那孫權豈不聞古人曰: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蜀漢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吳之將亡,賢愚共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