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老兵永不死,隻是漸凋0(1 / 1)

戰爭的殘酷並不是隻有軍士們能切身感受到,百姓同樣如此。   城破,對百姓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幽州刺史歸降,毫無節操可言,但並不代表城內百姓和一些守城的軍士們也是如此。   突厥軍入城幾乎沒有收到阻礙,可在城內,他們見識到了唐人的氣概。   很多百姓們自發的拿起刀或者抄起棍棒,與一些氣節尚存的守軍們奮力抵抗。   “我們不能護你們周全,但可以與你們同死!大唐疆土,百姓袍澤,不容侵犯!”   守城軍撕聲吶喊,這是膽魄,也是遺言,他們的死對戰爭來說輕如鴻毛,但對百姓來說卻是重於泰山!   “我當年也入過府兵上過戰場!縱已年邁也仍可一戰!突厥犯我大唐,此仇不共在天!”   “入過府兵的都給我站出來!與我列陣!殺敵!!”   一位老莊戶手裡提著一柄銹跡斑斑的橫刀,將已經佝僂的身形挺的筆直,他不是什麼夢回當年,而是那一腔尊尊熱血點燃了他最後的殘燭!   他不怕死,怕的是大唐尊嚴被踐踏!   話音一落,人群裡站出二三十人,有的手提銹刀,有的手抄鋤頭,年紀都已不小,顯然都是解甲歸田的老兵。   他們手中的刀本已生銹,但此時卻是顯得寒光逼人!這些刀都曾在戰場上飲過血,現在它們要在隨主人再最後酣暢淋漓的大醉一場!   “殺!!”老兵們聲勢震天!   “殺!!”守軍們熱血擊喉!   縱是以卵擊石,也誓與幽州共存亡!   與此同時,幽州刺史被身旁的一名親衛一刀封喉,隨後這名親衛揮刀自刎。   他悔恨自己為什麼沒有早點揮這一刀,若這一刀早點出,幽州百姓或許能傷亡減半。   但他終歸是因為自己的懦弱鑄下大錯,他的懦弱也不允許他上陣殺敵,唯有自刎,以死謝罪。   ......   涼州城。   涼州城困守第四日。   “大人!守不住了!突厥軍即將破城!”   親衛血染滿身,此時提刀的那隻手不住的抖動著,他不是怕了,而是累了。   四天時間,涼州城頭日月無光,血流成河,他身負大小傷不下十餘處,完全靠著意誌力堅挺到現在。   然,終歸還是到了這一刻。   三千守軍僅還剩百餘人,這還是因為有不少百姓壯丁補了上來,同仇敵愾,否則不可能堅守至今。   守城器具也已用盡,即便有再強大的精神力,他們也已不可能再守住了。   馬景延已經搖搖欲墜,耳朵也被攻上城頭的突厥軍割掉了一隻,看著有些狼狽,但他是真正的英雄!   他讓在城外的突厥大將阿史那烏默暴跳如雷,三千守軍愣是阻擋了他三萬兵馬四日!突厥沒人會說守城將領英勇無敵,隻會嘲笑他烏默是個名不副實的廢材!   聽完親衛的稟報,馬景延攥起拳頭,從牙縫裡迸出兩個字“死戰!”   “即便我們隻剩一兵一卒,也要死戰!涼州城絕不可破!”   涼州不可破,大唐疆土不容侵犯,這已經成了涼州城內所有人的信念和執著。   馬景延悶吭一聲,本想提起佩刀,卻發現已然沒了力氣。   親衛見狀吸了吸發酸的鼻子,伸手扶住馬景延:“大人,與您同生共死乃末將之幸,死戰!”   馬景延堅定的點點頭,剛邁出一步,就聽到一聲大吼:“大人!!援軍來了!!援軍來了!!”   聽聞此話,馬景延當即頓住,那混沌的雙眼霎時閃過光亮!   終於!在這最後一刻,等來了援軍!一切都不算晚!他們堅守的這地獄般的四日終於換來了回報!   隨著呼喊聲,一名親衛跑到近前:“大人!尉遲大將軍率兵來援!此時正於南城門擊殺突厥部!很快便可入城!!”   堅如磐石的馬景延在這一刻終是有些破防了,一行熱淚流了下來,他不是感慨自己死裡逃生,而是涼州城之危,解!!   “走!隨我去迎尉遲大將軍入城!告訴百姓們王師已至!”   ......   城外尉遲敬德親自披掛上陣,宛若殺神!   在南城門外以突厥人之血祭袍澤亡靈,一戰便斬殺突厥人馬上千,順利入城,解了涼州燃眉之急。   三萬大軍入駐涼州,與城外突厥軍分庭抗禮。   突厥大將阿史那烏默在營帳內大發雷霆,眼瞅著在涼州就要到手了,哪怕再多給他一個時辰就夠!   守城與攻城完全是兩個概念,涼州三千兵馬守了他三萬兵馬四日,可要反過來,三千兵馬攻城,三萬兵馬守城,那不誇張的說能守一輩子...   現在的形式就是涼州又補了數萬精兵,對於他這個攻城方來說猶如晴天霹靂...短時間內已無破城希望。   但是,作為突厥軍此番至關重要的一枚旗,他還是必須要攻!   即便久攻不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也可以牽製住唐軍這數萬兵馬!   當日未時,阿史那烏默便號令突厥軍開啟了新一輪攻勢,攻勢之猛像是背水一戰一樣,他絕不能給唐軍一點喘息調整的機會。   城內尉遲敬德接管城防,三萬守軍本可坐以待斃,但戰局形式不允許,尉遲敬德派遣五千騎兵出城迎戰,從左右兩翼對突厥軍形成切割。   大唐騎兵勇不可當,一時間裡反守為攻,占據上風!   阿史那烏默作為頡利可汗的心腹大將絕不隻是泛泛之輩,很快便做出反擊,親自領騎兵出戰。   雙方鏖戰廝殺一個時辰後,尉遲敬德鳴金收兵,此番出擊折損騎兵近兩千,但對突厥軍完成了重創。   戰爭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欲速則不達,兩軍短暫休整,準備著新一輪攻勢。   ......   蘇漁在距離幽州城五十裡處的時候將麾下五十名斥候分散派出,自己則帶了一個小隊準備進發幽州。   他心裡大致清楚突厥的意圖,涼州隻是拖延,拖住唐軍主力軍,無論成敗,突厥中軍的目標隻有一個,就是長安城!   隻是目前對唐軍的兵力尚且不明,因此還沒有決定最終的出軍方針。   他們也在打探,四處派遣探馬尋找大唐分兵。   距離幽州城四十裡處,蘇漁小隊遇到一名大唐斥候策馬奔來,他的背上還差著兩支箭羽,已是奄奄一息。   見到蘇漁小隊之後,那名斥候直接從馬背上摔了下來,顯然已是撐到了極限。   “快...快走...有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