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歷203年,安佩雅爾-瑞文南頓軍事院校,魔法導師正在學院內的一個大廳裡授課。 臺下是眾多的各個年齡段的學生,年十二歲的喬尼也在其中聽課。 “魔力是星體自然地不斷地向四周散發的能量,沒有重量,也沒有實體。人類在很早之前就感受到了來自太陽的魔力,並成功地用魔力與太陽產生了連接。之後陸續感知到其他星體所發出的魔力,最終分析得出,地球源源不斷的魔力源自地球本身。”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已經有人嘗試過溝通月亮或是太陽。”座位上絮絮叨叨。“當你的精神無比接近太陽的時候,視線中是無法全及的沸騰,燃燒,爆裂!” “似乎整個人都要被吞沒!!燃燒殆盡!” “關於觀星我講到這裡,各位後續想深入觀星,想探究星空,去藏書館查閱相關書籍,也會有觀星術導師為你們講解,以及去校內的觀星臺甚至是去世界最高峰,用心感悟那些遙遠的光點。” 。。。。。。 “我們人類要如何運用魔力呢?人類沒有像是魔獸及龍所特有的魔法器官來儲存魔力和釋放魔法。但人任然可以通過訓練來將魔力聚集在體內,以達到和魔法器官類似的效果---儲存魔力,供給施法。” “放空頭腦,感受四周無處不在的魔力並產生連接,逐漸將魔力往體內吸納,收容,然後再進行壓縮。一般的,人類儲存魔力的手段就是如此。” “打個比方,身體就像是漩渦,不停地從四周吸收魔力。” “被你集中在體內的魔力任然會不斷地向外散溢,其原因是魔力會自發地從高濃度區域流向低濃度區域。” “經過了長久訓練的法師,他們會隨著呼吸吐納的過程,無意識地吸收和壓縮魔力,保證了自身能維持一定的魔力量。” “換句話說就是在體內創造出了高濃度魔力環境,而體內的高濃度魔力環境也加快了我們調動體內魔力外放的速度。” “當我們需要釋放魔法時,調動體內的魔力,流經你的軀乾,到達你想要製造魔法的部位,賦予它規則和形狀,以具體的形態釋放出去,像是火、光、電。” 導師右手握緊,再鬆開,手心便出現了一簇火焰。又一揮手,火焰消散開來。“此類魔法被稱為賦形魔法,將無形態的魔力賦予具體的形態。” “使用魔力並不能憑空產生物質,比如水流和巖石,但可以用魔力去操控它們。此類魔法被稱為禦物魔法。” “調動魔力把你想要操控的物質包裹,然後去感受它,與它產生連接。在長久的感悟和嘗試當中,你最終能駕禦它。” “隱龍山的子嗣們,他們大多是禦物魔法的好手。”導師輕輕揮手,講桌上瓶中的水便隨著導師的手勢流動,從瓶中嘩嘩地飛出,在空中流轉。導師又一擺手,水流一滴不漏地飛回了瓶中。 “這兩類魔法有很大區別,但也常常配合使用。” “比如我先賦予魔力火焰的形態,然後我再用魔力操控這團火焰,賦予他速度和方向。”導師再次在手中燃起一團火焰,再操控著這團火焰在空中飛旋,變化,最終綻放,如煙花般消散。 “每個人擅長的不盡相同,找到自身所擅長的是很關鍵的。” “實際上魔法很依賴天賦,如果你努力了很多,卻發現你的魔法水平任然遠低於你周圍的人,你或許應該去換個方向,比如去研究魔導具。不隻是拘泥於自身實力的提升,畢竟人類的肉體有著很大的限製。即沒有魔法器官,也沒有獸人那般強大的肉體和靈敏的反應,再努力修煉,也難以追趕上先天的差距。” “你應當充分地利用智慧和外物。” “能堅持,有毅力是好事,但是顯而易見的問題和差距也不能忽視,或者說你在武藝方麵更有天賦,或者說你們是庸才中的庸才,畢竟你們能進入這個學院隻是因為你們的家族!” “當然,時間會證明一切。” 。。。。。。 講師在進行短暫的言語教育後,感到口乾舌燥,拿起水杯喝了兩口,稍作休息後繼續授課。 “魔力在體內聚集的位置以及魔力流通的通道,由施法者個人的施法習慣所形成。” “一般的,使用魔杖的陣地法師,他們的魔力主要聚集在胸膛,差不多是人體上半身的中心位置,施法時體內的魔力從身體中心流經胳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再由手掌匯入魔杖。” “如果你在他施法時用魔法視覺觀察他,就能看到他的胸膛,雙臂,手掌,都有著明顯的魔力波動和流通。” “隱龍山的子嗣們,他們向尊者學習使用魔力的手段,隻憑借肉身來感悟和運用魔力,以較大幅度的肢體動作來配合施法。因此他們體內的魔力大多是多團、均勻分布在身體的各個部位。” “總之,魔力在體內聚集的位置及流通的通道由個人後天施法習慣所形成。” “對魔力感悟及操控強的法師,可以直接調動環境中的魔力為己所用,但一般隻有老練的魔法師才能熟練掌握。” “絕大部分魔法師先掌握的施法方式都是吸收-釋放。並且,如果你前往了魔力稀薄的地方,亦或是被禁魔石所限製,外界的魔力量就不足以供你直接施法了,所以將魔力吸收壓縮在體內是必要且優先的。” “自己的永遠是最好用的。” “因此作為魔法師進修生,你們實戰訓練的第一課,就是去熟練吸收壓縮魔力,並調動體內的魔力進行施法。” 。。。。。。 在經過了漫長的不知多久的授課後,講臺下逐漸吵鬧了起來。 喬尼也有些坐不住了。接受了這樣多的訊息,喬尼的大腦已經過載,甚至是聽得腦袋有些生疼。感覺整個場館都逐漸變得沉悶起來,想要出去透透氣。---即使場館本身就四麵透風。 好在課程終於講完。“今天的課程就講到這裡,有不懂的去藏書館查閱書籍,詢問其他同學,老師或者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