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盤中庸老板? 這天畢凡和趙麗影又一起探討鬼門合歡術。畢凡不但稱贊趙麗影美如天仙,還趁機吃她“豆腐”。 “小師弟,你這張嘴真是甜如蜜。不過,修煉合歡術乃是為了延年益壽,可不是為了兒女情長。”趙麗影的小臉一下子就紅了。 畢凡眨了眨眼:“可師傅曾說過,修煉之道在於心與自然和諧統一。若心中無愛,豈不是違背了師傅的教誨?” 趙麗影被畢凡問得啞口無言,愣了一會兒才道:“你這小鬼頭,說的倒是在理。那便依你,今夜月明星稀,正是賞花佳期,你我且去花間一遊,共賞月華如何?” 畢凡大喜過望:“多謝師姐成全,小弟必當加倍珍惜這美好時光。” 二人便手挽手來到花叢中,席地而坐。月光灑在二人的身上,仿佛鍍上了一層銀輝。畢凡取出玉簫,吹奏起美妙的樂曲,趙麗影則輕輕吟唱著古詩。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歌聲悠揚,簫聲婉轉,月光如水灑滿山間。此刻的二人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忘卻了世間的煩惱與紛擾。 畢凡放下玉簫,深情地看著趙麗影:“師姐,此情此景,真乃人生一大快事。” 趙麗影微微一笑:“是啊,但願時光能永遠停留在這一刻。” 就在這時,遠處的山穀傳來一陣悠揚的歌聲:“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二人驚訝地望去,隻見一個身著紫袍的男子手持酒壺,放聲高歌。歌聲婉轉動聽,令人陶醉。 趙麗影起身行禮:“敢問這位公子,何事深夜至此?” 紫袍男子微笑著走過來:“小娘子與小兄弟真是好雅興。吾乃江湖人士,聞此處有合歡之術傳世,特來一探究竟。” 畢凡警惕地擋在趙麗影身前:“合歡術乃我師傅獨門絕技,豈能輕易示人。” 紫袍男子哈哈大笑:“小兄弟莫緊張,吾並無惡意。隻是久聞合歡術威名遠揚,心生敬仰。若能見識一二,便死而無憾了。” 趙麗影猶豫片刻:“既然公子有此心願,吾便與你略顯一二。請公子賜教。” 紫袍男子點了點頭:“甚好。那吾便獻醜了。”說罷,他擺出招式,與趙麗影對練起來。畢凡在一旁觀摩,心中暗自驚嘆此人的武功造詣。 經過一番切磋,紫袍男子對趙麗影的合歡術贊不絕口:“小娘子果然非同凡響,吾今日得見此等絕技,實乃三生有幸。” 趙麗影微笑著還禮:“公子過獎了。敢問公子高姓大名?” 紫袍男子抱拳道:“吾乃江湖無名小卒,姓盤名中庸。” 趙麗影聽聞紫袍男子的姓名,掩嘴輕笑道:“盤古之盤,中庸之道,公子好名字。” 盤中庸拱手道:“小娘子慧眼獨具,吾這姓名不過是家父寄托之意。說到名字,小娘子與小兄弟似乎與古詩頗有淵源。” “盤……中庸?好像是盤古元宇宙夜總會老板的名字,還是我的老板呢,我可在那裡做著牛郎喔!好像不是你吧?”畢凡詫異道。 盤中庸哈哈大笑:“小兄弟真會開玩笑,此盤中庸非彼盤中庸!吾乃江湖中人,豈會與那種風塵之地有瓜葛。吾這名字雖與夜總會老板相同,卻是另有出處。” 趙麗影微笑道:“吾師弟乃江湖兒女,說話不拘小節。公子莫怪。” 畢凡好奇地問道:“敢問公子的名字有何出處?” 盤中庸緩緩道來:“吾之名取自《易經》中的‘不易乎世,中庸之道’。家父希望吾能堅守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成為一位有德行、有擔當的君子。” 趙麗影感嘆道:“公子果然出身於書香門第,取名都如此有深意。” 畢凡打趣道:“看來公子不僅武功高強,文才亦是不凡啊。” 盤中庸笑道:“小兄弟過獎了。說到文才,我倒想起了一首古詩中的名句:‘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不知小娘子與小兄弟對此有何感想?” 趙麗影沉吟片刻:“這句詩表達了戀人之間的深情厚意,但願我們都能珍惜眼前人,不負良辰美景。” 畢凡感慨道:“是啊,人生苦短,能與師姐共度此宵,已是難得。我們應倍加珍惜。” 盤中庸聞畢凡所言,哈哈大笑:“既然小娘子與小兄弟與古詩頗有淵源,吾便以古詩回贈小兄弟。” 說罷,他吟誦道:“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江湖客,莫道江南不識愁。” 畢凡聽聞此詩,撫掌笑道:“妙哉妙哉!此詩甚合吾意。多謝公子。” 趙麗影也微笑著點頭:“盤公子果然文武雙全,令人欽佩。” 此夜,月光如水,山穀中的歌聲與笑談回蕩不絕,仿佛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吾曾聽師傅提及古詩之美,今日與公子相談甚歡,不如以古詩續興,如何?”趙麗影興致勃勃。 盤中庸撫掌笑道:“好主意。那吾便以‘花間一壺酒’為題,小娘子與小兄弟接力續寫,如何?” 趙麗影與畢凡相視一笑,齊聲道:“妙極。” 盤中庸撫掌吟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逢知己飲,千杯嫌不夠。” 趙麗影接著吟道:“醉眼看世界,佳人在側旁。醒時同交歡,夢繞花間香。” 畢凡緊隨其後:“醒時同交歡,醉後共長眠。人生得一知己,不枉此生行。” 盤中庸擊掌贊道:“妙哉妙哉!小娘子與小兄弟真乃才子佳人,天造地設。” 趙麗影紅著臉道:“公子過獎了!盤中庸,你這人還真是有些特別啊!”趙麗影笑道。 盤中庸哈哈大笑:“是啊,我父母希望我能夠平庸一生,可我這心卻總是蠢蠢欲動,向往著江湖的波濤洶湧。” “江湖,其實並非都是波濤洶湧,也有悠然自得之時。”趙麗影感慨道。 盤中庸點頭:“小娘子所言極是。那不知小娘子與小兄弟,如何稱呼?” 趙麗影與畢凡互報姓名,盤中庸撫掌笑道:“妙哉妙哉,麗影、畢凡,皆是人中龍鳳之名。” 畢凡打趣道:“盤中庸,你這張嘴,也不輸給我啊。” 盤中庸哈哈大笑:“過獎過獎。吾還有一友,名曰李清照,乃是女中豪傑,詩詞歌賦皆通。不知二位是否有幸一睹其風采。” 趙麗影微笑道:“久聞李清照大名,若能一睹其真容,實乃生平之幸。” 盤中庸點頭:“既然如此,明日吾便約她至此,與二位共賞明月,把酒言歡。” 三人約定明日再會,盤中庸告辭離去。趙麗影與畢凡回到修煉之地,心中皆是歡喜。 次日,李清照如約而至。四人相見,皆是歡喜。李清照詩詞歌賦皆通,與趙麗影、畢凡相談甚歡。盤中庸則負責準備酒菜,不時插科打諢,令眾人捧腹大笑。 酒過三巡,李清照提議行酒令。眾人皆贊成。於是,四人輪流行令,或吟詩、或唱歌、或說笑話,氣氛十分歡樂。 趙麗影行令道:“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李清照接道:“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畢凡撓頭道:“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誰知盤中餐下一句是啥來著?” 盤中庸笑道:“下一句是‘粒粒皆辛苦’,小兄弟真是調皮。” 眾人又是一陣哄笑。就這樣,四人一直玩到深夜,盡興而歸。 此後數日,四人相約每日夜晚一同賞月、飲酒、行令。情誼愈加深厚,歡聲笑語不斷。這一段時光仿佛成為他們生命中最美好的記憶。 這天畢凡、盤中庸、趙麗影又相約一起探討人生。 趙麗影臉上泛起紅暈:“盤公子,你的名字與你的武功一樣,都充滿了深意。‘盤中餐飯,庸人自擾’,這個名字定是有著特別的含義。” 盤中庸哈哈大笑:“小娘子真是冰雪聰明。吾取這個名字,正是想要提醒自己,不要為瑣事煩惱,要像吃飯一樣,享受每一刻。” 趙麗影點了點頭:“盤公子一番話,讓吾受益匪淺。修煉合歡術,其實也是要我們珍惜當下,感悟生活的美好。” 盤中庸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小娘子所言極是。吾還有一事請教,聽說合歡術中有降龍十八式,不知是真是假?” 趙麗影眼神飄忽:“盤公子真會開玩笑,什麼降龍十八式,我隻知道有降龍十八掌。” 趙麗影突然想起了古書中的記載,驚訝道:“您莫不是傳說中的‘降龍十八式’的傳人?” 盤中庸哈哈大笑:“小娘子好眼力,居然能識得降龍十八式。其實,我與降龍大師有過數麵之緣,承蒙大師厚愛,傳授了我這一絕技。可惜,降龍大師已仙逝多年,這降龍十八式也漸漸失傳了。” 趙麗影感慨道:“降龍大師乃一代武林傳奇,他的絕技能夠得以傳承,實乃江湖幸事。公子既有此等武功,何不投身武林,造福蒼生?” 盤中庸嘆了口氣:“唉,江湖險惡,人心難測。我雖有此心,卻無力回天。如今隻求與知己相交,共度餘生便足矣。” 趙麗影聽後,假裝眉頭微皺:“盤中庸,你這名字可還有什麼其它意思?” 盤中庸笑道:“小娘子有所不知,吾這名字還取自《三字經》中的‘曰盤古,實開天’。意在時刻提醒自己要開天辟地,創一番事業。” 趙麗影點了點頭:“原來如此,盤兄真乃壯誌淩雲之人!” 盤中庸不由得老臉一紅。 趙麗影見狀,掩嘴輕笑道:“盤公子的名字真是別致,讓人一下子就記住了。想必是父母希望您能中庸之道,一生平安吧。” 盤中庸聽後,也不禁笑出聲來:“小娘子真是慧黠,一語中的。不過,中庸之道並非指平庸,而是指在平凡中尋找不平凡,在常人中保持特殊。” 趙麗影點了點頭:“受教了。公子不但武功高強,而且見識非凡,真是令人欽佩。” 盤中庸端起酒杯,對著趙麗影和畢凡道:“二位賢弟賢妹,吾敬你們一杯。今日得遇知音,真是三生有幸。” 趙麗影和畢凡也端起酒杯,相互看了一眼,然後一飲而盡。月光灑在他們的身上,仿佛給他們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這一刻,他們仿佛不再是凡人,而是神仙眷侶,超脫了世俗的束縛。 趙麗影忽然想起了《論語》中的一句話,於是微笑著說道:“盤公子的名字,頗有古風之雅。‘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敢問君子,中庸之道,可也是你所追求的境界?” 盤中庸一愣,隨即撫掌大笑:“小娘子真乃妙人也,居然能從我的名字中引經據典。沒錯,中庸之道,即是追求平衡和諧之境。人生如江湖,起伏波折,唯有中庸,方能長久。” 趙麗影點了點頭:“盤公子見解獨到,令人佩服。吾有一問,不知當講不當講?” 盤中庸道:“小娘子請講。” 趙麗影緩緩說道:“敢問君子,你所追求的中庸之道,是否也包括了飲食男女之間的事呢?” 盤中庸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小娘子真是直率可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中庸之道,自然也包括了對待男女之情的平衡和諧。不過,對待感情之事,亦需真心相待,不可強求。” 趙麗影聽後微笑不語。她覺得盤中庸雖然來歷不明,但卻是個有見識、有風度之人,心中對他多了幾分好感。 此時,畢凡插話道:“盤公子,聽你的口氣,似乎對合歡術頗有興趣。我師傅曾言,合歡之術源自降龍伏虎七十二絕招。不知你對這七十二絕招是否有所了解?” 盤中庸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降龍伏虎七十二絕招?這可是傳說中的絕世武學。吾雖未得其真傳,但也曾聽聞一二。據說這七十二絕招威力無匹,非同小可。” 畢凡點了點頭:“正是如此。我師傅曾言,修煉合歡術需以降龍伏虎七十二絕招為根基。不知盤公子對此有何高見?” 盤中庸沉吟片刻:“吾以為,降龍伏虎七十二絕招固然威力強大,但修煉合歡術更注重內功修為和心法領悟。若能將二者融會貫通,或許能更上一層樓。” 趙麗影聽後微微一笑:“盤公子所言極是。吾便以此為鑒,努力修煉。” 此時,遠處的山穀又傳來一陣悠揚的歌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盤中庸笑了笑:“吾乃一介浪子,四海為家。不過吾還有一技之長,那便是善解風情,通曉詩詞。” 趙麗影聽後,忍不住掩嘴輕笑:“公子真乃妙人,能文能武,實在令人佩服。” 畢凡插話道:“聽公子口音,不似本地人氏。敢問公子故鄉何處?” 盤中庸悠然道:“吾乃江南人士,家住煙雨朦朧之地。故園猶在,隻是故人已逝。如今漂泊江湖,尋覓知音。” 趙麗影感慨道:“江南好,能不憶江南?公子既有此等才華,為何不歸隱山林,享受愜意人生?” 盤中庸長嘆一聲:“江湖路漫漫,人生苦短。吾雖有此心,卻難覓佳人共度良辰。” 趙麗影心中一動,婉轉道:“公子若不嫌棄,今夜便與吾等共賞月華,暢談人生如何?” 盤中庸眼中一亮:“如此甚好。有佳人相伴,此生無憾。” 三人圍坐,月光如水,清風徐來。盤中庸取出腰間玉笛,吹奏起一曲悠揚的笛聲,宛如天籟之音。趙麗影和畢凡聽得如癡如醉。 一曲終了,盤中庸放下玉笛,微笑著說:“吾方才吹奏的是一曲《高山流水》,小娘子覺得如何?” 趙麗影贊嘆道:“公子真是文武雙全,笛聲令人心曠神怡。吾自愧不如。” 盤中庸謙虛道:“謬贊了。小娘子乃是合歡術傳人,武功高強,吾佩服不已。” 畢凡此時插話道:“聽聞公子通曉詩詞,吾有一首古詩想請教公子。” 盤中庸笑道:“詩詞乃吾之所長,請教不敢當。請小兄弟賜教。” 畢凡吟誦道:“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敢問公子如何續寫?” 盤中庸沉吟片刻,然後笑道:“吾便以此為題,獻醜了:花前酒相親,月下皆故人。交杯共盡興,換盞同歡顏。” 趙麗影拍手稱贊:“公子真是妙筆生花,令人佩服。” 畢凡也感嘆道:“公子的詩詞才華與師姐不相上下啊。” 盤中庸謙虛道:“過獎了。詩詞隻是遣興之作,不值一提。” 說罷,他又取出腰間葫蘆,倒出三杯美酒,遞給趙麗影、畢凡和自己:“今宵有幸得遇兩位佳人,真是人生一大快事。來,乾了這杯合歡酒。” 趙麗影接過美酒,微笑著說:“公子言重了。吾等隻是江湖過客,幸得公子賞識。” 三人舉杯共飲,月光如水映照著他們歡聲笑語的身影。這一夜,花間月下,情意濃濃。合歡之術與詩詞之雅,在這片山穀之中交織成一段美麗的傳說。 盤中庸笑道:“小娘子可知,古人雲‘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吾與小娘子可謂是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今夜月色如此美好,我們何不借此良辰美景,暢談天下大事,共飲一杯?” 趙麗影聽後,心中暗自感嘆此人的學識與胸懷,於是她走上前去,與盤中庸並肩而坐:“公子所言極是。吾也有同感,天下風雲聚會,正需吾輩共謀大事。” 二人便舉杯痛飲,暢談天下局勢。趙麗影對盤中庸的見識與見解佩服得五體投地,連連稱贊:“公子真乃人中龍鳳,學富五車。吾自愧不如。” 盤中庸擺擺手:“小娘子過譽了。吾隻是略知一二,不值一提。倒是小娘子的合歡術,實乃天下奇術,令人嘆為觀止。” 趙麗影聽後,不禁臉上一紅:“公子謬贊了。合歡術乃是家師所傳,並非吾之功勞。” 二人談笑風生,氣氛愈發熱烈。月光下,花叢中,兩顆心漸漸走近。畢凡在一旁默默觀察著這一切,心中暗自歡喜。 夜色漸深,月華如水。趙麗影與盤中庸越談越投機,彼此心生敬意。終於,在一片花海之中,二人決定再次修煉合歡術,以增進彼此的感情與修為。 盤膝而坐,手心相抵,二人的內力在相互交融。月光映照在他們身上,仿佛鍍上了一層銀輝。此刻的他們仿佛融入了天地之間,與自然和諧統一。 修煉完畢,趙麗影與盤中庸相視一笑,彼此心領神會。從此以後,他們便成為了一對默契無間的知己,共同追求武學與人生的巔峰。 而畢凡則在一旁默默祝福著他們,心中暗自感慨著人生的奇妙與緣分。他深知這一切都是師傅所說的“心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體現,也是他修煉合歡術所要追求的境界。 切磋完合歡術,趙麗影受益匪淺:“盤兄真是高人,趙麗影在此先謝過了!” 盤中庸微微一笑:“小娘子莫要客氣。吾雖是粗人,但對詩詞歌賦也略知一二,不知小娘子對唐詩宋詞可有研究?” 趙麗影謙虛地回答:“小妹在詩詞方麵尚無造詣,還望盤兄不吝賜教。” 盤中庸點頭笑道:“吾最愛柳永之詞,尤其是那首《雨霖鈴》。”說罷,他輕聲吟唱了起來:“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趙麗影聽後拍手稱贊:“好詞!此乃柳永名篇,小妹佩服。” 盤中庸哈哈大笑:“小娘子真會開玩笑。吾隻是略知一二,豈敢與柳永相提並論。” 趙麗影正色道:“盤兄過謙了。詩詞之道,貴在情真意切。柳永之詞固然妙筆生花,但兄長所吟之詞也別有一番風味。” 盤中庸聽後甚是高興:“小娘子真是慧眼獨具。吾便獻醜了,再吟一首柳永的《望海潮》。”說罷,他又低聲吟唱起來:“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趙麗影聽得如癡如醉,不禁感嘆:“此等美妙的詩詞,小妹真是聞所未聞。” 盤中庸打趣道:“小娘子莫要打岔了。吾所吟之詞,豈敢與柳永相提並論。” 趙麗影調皮地回應:“小妹隻是實話實說。盤中庸的詩詞造詣,小妹佩服得五體投地。” 二人相視而笑,月光灑在二人身上,映出一幅美麗的畫麵。此時此刻,二人仿佛忘卻了世間的紛擾,隻沉浸在這美妙的詩詞之中。 盤中庸放下酒壺,感慨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趙麗影深有同感地點頭:“是啊,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盤中庸大笑:“小娘子真是個妙人。吾便獻醜了,再吟一首杜甫的《春望》。”說罷,他深情地吟唱起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趙麗影聽得如癡如醉,不禁感嘆:“此等美妙的詩詞,小妹真是聞所未聞。” 盤中庸打趣道:“小娘子莫要打岔了。吾所吟之詞,豈敢與杜甫相提並論。” 趙麗影調皮地回應:“小妹隻是實話實說。盤兄的詩詞造詣,小妹佩服得五體投地。” 盤中庸笑了笑:“小娘子可知,古人雲‘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吾與小娘子一見如故,何不共飲一杯?” 趙麗影掩嘴輕笑:“公子真乃妙人,既然如此,吾便與公子痛飲一場。” 說罷,她從乾坤袋中取出美酒與玉杯,與盤中庸對飲起來。月光下,二人談笑風生,彼此吟詩作對,好不快活。 酒過三巡,盤中庸突然收起笑容:“小娘子,吾有一言相告。吾乃江湖中人,漂泊無定。但今日與小娘子相逢,實屬有緣。不知小娘子是否願與吾共度餘生,四海為家?” 趙麗影聽後一愣,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深情地看著盤中庸:“公子之言,令吾感動不已。隻是修煉合歡術需清心寡欲,不知公子是否介意?” 盤中庸爽朗笑道:“吾視小娘子如珍寶,豈會勉強。合歡術乃修身養性之法,吾自當全力支持。” 趙麗影聽後心悅誠服:“公子大義,吾便隨君天涯海角。” 說罷,她起身翩翩起舞,身姿曼妙。盤中庸亦隨之起舞,二人舞姿優美,如龍飛鳳舞。月光灑在二人身上,仿佛為他們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舞罷,趙麗影依偎在盤中庸懷中:“今宵花好月圓,願與君長相廝守。” 盤中庸撫摸著她的秀發:“吾心亦然。願此情此景,永駐心間。” 二人相視一笑,緊緊相擁。月光如水,花影搖曳,一切都顯得如此美好。月光灑在二人身上,映出一幅美麗的畫麵。此時此刻,二人仿佛忘卻了世間的紛擾,隻沉浸在這美妙的詩詞之中。 畢凡在一旁見此二人卿卿我我,他自然也不甘寂寞。 “盤兄,聽你剛才所唱之詞,乃是柳永的《雨霖鈴》,真是好詞。小弟不才,也作了一首詞,願與盤兄共賞。” 畢凡清了清嗓子,吟唱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趙麗影拍手稱贊:“好詞!這是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小師弟真是才子。” 盤中庸點頭笑道:“吾在江湖流浪多年,詩詞歌賦僅略知一二。不知小娘子和公子師承何門何派?” 趙麗影答道:“吾等乃鬼門派弟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承蒙師傅器重,傳授合歡術。” 盤中庸撫掌笑道:“原來是鬼門派高徒,難怪如此出色。吾曾聞鬼門派乃武林名門,人才輩出。今日得見高徒,實為幸事。” 畢凡插話道:“盤兄過獎了。敢問盤兄武藝如何?剛才觀摩了盤兄與師姐的對練,小弟深感佩服。” 盤中庸謙虛道:“吾乃江湖末流,武功平平。隻是行走江湖多年,積累了一些經驗。” 趙麗影提議道:“既然盤兄如此謙虛,不如我們再比試一番,共同切磋武藝如何?” 盤中庸欣然答應:“甚好。那吾便獻醜了。”說罷,他擺出招式,與趙麗影、畢凡一起比試起來。月光下,三人身影交錯,招式變化多端。盤中庸時而用掌,時而用劍,身法靈活多變。趙麗影和畢凡也不甘示弱,發揮出合歡術的精妙之處。一時間,山穀間充滿了刀光劍影和歡聲笑語。 經過一番激烈比試,盤中庸對趙麗影和畢凡的武功贊不絕口:“二位真是英雄出少年,吾自愧不如。” 趙麗影微笑著還禮:“盤兄過獎了。吾等還需不斷努力,方能更上一層樓。” 盤中庸點頭贊同:“正是。武學之道,永無止境。吾亦當加倍努力,以期有朝一日能與二位並駕齊驅。” 畢凡插話道:“盤兄若有興趣,不妨在此多留幾日。我們還有幾位師妹在此地修煉,可以一起交流武藝。” 盤中庸抱拳道:“如此甚好。吾正想多結交幾位知音好友,共同探討武學之道。”
第一十七章:盤中庸老板?(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