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被抬下去了。 奉天殿的情況,反而變得詭異起來。 尤其是多了張鶴齡和張延齡這兩個外戚舅舅的神助攻。 經過他們這麼一說,內閣和文官集團將朱厚照逼得南逃金陵這個大汙點算是洗不掉了。 劉健要負首要責任。 但,生活還是要繼續向前。 劉健主持不了,還有李東陽,還有楊廷和。 “楊大人,現在該怎麼辦?” 王嶽就非常擔心自己的前途了,畢竟朱厚照把玉璽都帶走了,他作為司禮監太監雖然有披紅權,可聖旨沒有蓋章,那就不具備法律效應,朱厚照隨時可以用假傳聖旨的理由扣在他們頭上。 同樣,內閣起草的各種政令,也需要玉璽蓋章。 “現在當務之急,就是把陛下追回來吧。” 一時間頂替了劉健成為話事人,楊廷和沒感覺到榮耀,反而頭疼。 “隻怕是不好追啊,陛下畢竟是去祭拜太祖……” 李東陽感覺到朱厚照有手段有變化了,這種大義手段一出,他們都沒有正當理由了。 雖然,他們暫時不要朱厚照的玉璽也可以行事,用太後的懿旨也能暫代一下。 但畢竟朱厚照才是大明的皇帝,皇帝還健在,太後的懿旨算什麼,後宮乾政嗎? “還是要追回來的,陛下不是去祭拜太祖嗎?” 楊廷和堅定道:“我們需要派一個人去和陛下一同祭拜,等陛下祭拜完,就請陛下回來。” 阻止肯定不能阻止了,但是他們卻要確保朱厚照用完這個理由後,就立馬回京。 否則,皇帝在南,文武百官在北。 這算什麼? “我去吧!” 李東陽自動請纓,畢竟他身為皇帝老師,又是內閣三號人物,謝遷又不在,他主動環顧朝臣:“我帶上一部分同僚,一起去金陵。” 楊廷和麵色微微一沉,感覺到了李東陽一些小心思。 他不敢細想萬一李東陽也不回來了,真投入朱厚照的那邊,北方的官場就真的成空殼了。 他的政治前途也完了。 但北方必須有個人坐陣。 楊廷和自然也意識到,經過朱厚照這麼荒唐一鬧,基本上劉健的首輔生涯要提前結束了,他有了上位的可能。 能順利把朱厚照請回來,也算是樹立起內閣權威的權威,屆時他繼李東陽之後轉正成為首輔,也更加順理成章了。 怕就怕在,朱厚照真敢開創先河,冒天下之大不韙另立朝堂。 可這種事情,古往今來沒見過啊。 有倒是有一個例子……元世祖忽必烈放著蒙古帝國的首都不要,跑到大都自己另立國號大元,算得上另外一種另立朝廷。 可,朱厚照敢嗎? 楊廷和不敢深想細想,朱厚照忽然離家出走都做得出來,另立一個朝廷,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吧。 “李大人,你可一定要把陛下請回來。” 他隻能如此的期待的望著李東陽,皇帝老師都請不回,不知道誰還能請了。 “我會的。” “還需要太後下旨。” 李東陽重重點頭,他也不想鬧到這種撕破臉的地步,更不想作出最壞的選擇,否則他也將被滿朝文武唾棄,自絕於士林。 “請太後下旨……” 滿朝文武,基本達成了共識。 而退朝之後,朱厚照被大臣們,尤其是被首輔劉健逼得出逃金陵的事情,當即猶如龍卷風一樣席卷了整個京城。 上到皇親國戚,下到販夫走卒,一時間都大為震驚,津津樂道。 隨後朱厚照出走金陵的事情,以京城為核心向全國蔓延,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朱厚照離經叛道的舉動,同時這場出逃風波,也算是朱厚照趁此機會,狠狠的在大明百姓中間刷了一波存在感。 劉健好不容易醒來,得知果然是這種情況,更是被吐了好幾口大血,病情更加嚴重。 當然,朱厚照出走金陵的消息,在這個時代,還是沒有朱厚照快馬加鞭走得快。 不過,伴隨著時間流逝,一些地方的藩王,提前接到了朱厚照的聖旨。 譬如湖廣安陸府的興王朱祐杬。 “陛下讓本王去替他祭拜太祖?” 興王朱祐杬今年三十歲,接到朱厚照聖旨的時候,還和王妃在寺廟還願,因為他的王妃又懷孕了。 長子朱厚熙已經早夭,目前他還沒有生出女兒,想要個兒子來繼承王位。 名字都想好了,叫朱厚熜。 接到這個聖旨的時候,朱祐杬還感覺到意外。 但是皇帝聖旨,哪怕皇帝是他侄兒,他也不敢怠慢。 趕緊回到家中接完聖旨,才知道朱厚照叫他去金陵。 “公公,什麼時候出發?” 他趕緊問趕來的公公,沒有絲毫懷疑。畢竟皇帝遠在京城,不容易脫開身,他身為皇帝的直係叔叔,也是最年長的王爺,祭拜朱元璋完全有資格。 “陛下說越快越好,興王殿下您安排一下家中的事情後,就可以出發。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好吧,本王收拾一下,就出發,可能需要三天的時間。” 替皇帝祭拜太祖,這事情自然不能馬虎,朱祐杬當即開始準備,接著準備好了之後,就隨同一行人一起出發。 …… “呼,這一路趕的,還真是累!” “總算到鳳陽了。” 從京城出發第八天,朱厚照抵達了鳳陽。 他沒有直奔金陵,畢竟身為皇子皇孫,路過鳳陽不拜說不過去。 做戲做全套,既然名義上是來參拜太祖的,自然也要在鳳陽祭拜一番。 於是,朱厚照當即讓劉瑾他們表明身份,直接趁著聊天群還沒有開啟,對鳳陽祖陵進行了參拜。 到這裡,朱厚照也清楚的知道,沒有必要隱藏身份和行蹤了。 他就要搞得興師動眾一點,好讓全國知道他來到了金陵。 否則,萬一內閣宣稱他死了,立另外一個皇帝呢。 對此他自然也要防一手。 還好,參拜的儀式一切順利,參拜完畢的時候,應天府的官員們已經親自上門迎接他了。 於是,他沒有扭捏什麼,直接在金陵六部官員的迎接下,在金陵百姓的圍觀之下,大搖大擺走進了金陵。 隻是,他不知道。 他這一來,宛如朝平靜的湖麵丟下了一顆石子,頓時激起了千層浪。 金陵的飛鴿傳書,猶如雨點般的散向各個方向。 南方各省,尤其是沿海的省份一些富商豪族,第一時間就知道了朱厚照親臨金陵的消息,頓時各個勢力的反應情況不一。
第一十五章、大明皇帝朱厚照抵達了金陵!(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