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朱厚照美利堅事務團隊構想!詢問寶鈔(1 / 1)

“朕也要有一個團隊啊。”   朱厚照揉了揉太陽穴,看著旁邊記錄的這些紙,感覺自己需要一些人來和自己分擔。   讓他感覺安慰得是,經過這一次聊天。   他對美利堅有了一個大概整體的印象。   立國九十年,因為先天不足的總統製度,導致黨爭、中樞權利和地方之爭,以及所謂的工業農業之爭。   並且這個問題,直到九十年了才有人敢通過一場戰爭解決他。   他們那邊的總統,普遍魄力不足。   甚至八十年了都沒有出現漢武帝那種對整個王朝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的偉大總統。   甚至連宋神宗都不如,人家還知道變法改革。   美利堅這些祖宗之法,他們後人幾乎不敢去戳破。   這樣也好,他可以戰略上輕視美利堅了。   但戰術上,他還需要更加了解美利堅更多的細節。   因此,他需要團隊。   麵對美利堅幾十年的發展,他不可能一個人來吸收消化。   現在群裡麵的人還少,朱厚照勉強能夠應付。   但他們說的一些事情,朱厚照理解起來都比較吃力了。   無異於盲人摸象,一些理解他可能出現偏差。   如果後麵人更多,涉及的時間尺度更大,他一個人注定無法處理這一切。   再說了,他還要當皇帝,主要任務依舊是讓大明再次偉大。   目前的群,能夠提供的現實幫助不大,甚至還沒有體現出來,以後……萬一真有用的話,更需要一些人去執行。   “劉瑾……”   “他們不行!”   “李東陽……”   朱厚照內心出現團隊人選的雛形,然而剛剛出現,他內心直接否定了。   劉瑾他們可是目前他用來和文官打擂臺,以及給他弄錢財的白手套,讓他插手美利堅事務。   朱厚照直接否定了,涉及一個國家的事務,需要有點視野,有點知識的,劉瑾他們顯然達不到標準。   李東陽他們文官也不行,他隻是稍稍透露一下美利堅,文官們都下意識的懷疑。   還想要他們幫著分擔美利堅的事情,也是有些異想天開了。   “最好是金陵這邊找一個團隊吧。”   “總不可能,來了之後,不做任何事吧?”   “目前金陵官場這邊,肯定還在觀望……”   “興王叔,成國公他們不知道行不行……”   朱厚照頭腦之中,隱約有了一個團隊雛形……   結合實際,他這次趕來金陵,明麵上為了祭祖,實際上卻是和內閣的一次較量和試探,另外就是逃離矛盾中心,給自己找一些可用之人。   放著這段真空期,不做點事情,朱厚照都不會原諒自己。   “陛下,外麵有大臣們求見……”   就在朱厚照思考的時候,劉瑾的聲音傳來。   “求見什麼?”   朱厚照暫時停止了思考,抬頭看到了劉瑾。   “陛下,就是金陵六部尚書,他們說有些政務需要您的過目,一些比較緊急的事情。”   政務?   這麼迫不及待就想要來試探自己了。   “不見,朕不是說了嗎?來應天隻是祭祖,涉及政務的事情,讓他們按照往日情況,直接送京城內閣!”   朱厚照直接門清,昨天剛剛放出疑似要落駕金陵的消息,今天這些官員們就迫不及待來試探。   心思不要太明顯。   他自然不可能上當,也不會明麵上表露出金陵處理政務的心思。   這樣和內閣才有斡旋的地步。   “是,陛下,小的這就讓他們離開。”   劉瑾說著就要離開。   “慢著……這邊的戶部尚書來了嗎?”   “叫他進來,朕有問題要問他。”   朱厚照叫住了劉瑾,瞥見自己記錄的東西,忽然想要找戶部尚書來問一下。   “是。”   劉瑾下去。   “經濟方麵的問題,戶部尚書應該能理解吧,還有,到底漢武帝是怎麼搞錢的?他們應該清楚吧?”   朱厚照是想到了傑克遜之前剛剛提到的經濟,紙幣的問題。   這方麵他本來想要自己翻書的,但既然有組建美利堅事務團隊想法,那就先走出半步再說,通過這邊的官員,釋放一些消息先。   朱厚照敲了敲桌子,隨後把記錄的東西,好生收好。   “臣鄭紀,拜見陛下。”   東西剛剛收好,一個老邁的老頭就走了進來,正是當前應天的戶部尚書,一個快要退休的老家夥。   這個老頭,是天順四年二甲進士,歷任英宗、憲宗、孝宗三朝,人稱“三朝元老”,現在到這個年紀了,是扔到這邊養老退休。   最出名的是憲宗朝冒死上《太平十策》奏章,希望皇帝“遠奸邪,任忠良,恤民命,興禮教”,不被采納,憤而辭官,但在孝宗朝被重用。   朱厚照回憶著鄭紀的履歷,尤其是想到這個老家夥,好像之前也上書讓自己勤政過。   人物和實際聯係起來了,朱厚照就有些頭疼。   來應天第一件事,朱厚照自然是抽空了解了這邊六部一把手的履歷。   他爺爺憲宗之所以啟用那麼多傳奉官,還開設西廠,典型的就是和文官打擂臺,這些官員不知道苦衷,一看重用太監了,就瘋狂上奏。   他父皇聽了,廢除西廠錦衣衛,簡直是極大的削弱皇權。   鄭紀,還三朝元老,懟憲宗,顯然也沒有什麼眼光。   但,活得久就夠了。   “鄭紀,先起來吧,朕記得你是天順四年的進士?”   剛剛好有活化石,可以一用。   “是的,陛下,臣歷經英宗、憲宗和孝宗三朝。”鄭紀不知道朱厚照目的,隻能問一句說一句。   “那好,朕剛剛好有點英宗一朝的事情,想要問你。”   “英宗一朝的事情?”   鄭紀麵色微微一變,英宗以及景泰帝……不會陛下真想要南遷回來吧?   沒辦法,不由得他不多想,朱厚照一上來就問英宗朝的事情。   英宗朝出名的就是土木堡和南遷之爭,再加上朱厚照此時身在金陵,一上來就這麼勁爆的嗎?   鄭紀有些忐忑,更是小心翼翼的掃了朱厚照一眼。   說實話,他算是第一次見朱厚照,見了三朝皇帝,也拿不準朱厚照這個年輕皇帝想要乾什麼?   “是的,朕想要問一下,寶鈔的事情!朕記得,寶鈔這個東西,在我大明立國之後,就開始使用,為何到英宗朝之後,大家不用了?甚至……現在又回到了金銀?”   既然是一個老頑固,那就先慢慢來,試探試探。   “這……陛下,寶鈔……這個,陛下,難道您要想重啟寶鈔?”   鄭紀臉色一變,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顯然寶鈔給他帶來的心理陰影又浮現了上來。   “朕什麼時候說要啟用寶鈔了,朕隻是簡單問你,寶鈔為何不用了……到底在英宗朝,寶鈔為何就不頂用了?”   “你也不必想太多,就把你知道的告訴我吧。”   “譬如你,為什麼不用寶鈔?”   朱厚照一聽就知道鄭紀想多了,有點不耐煩的解釋一遍。   “臣……這個,寶鈔不值錢啊了。”鄭紀還是懵,讓他總結寶鈔貶值規律,自然是為難他。   “怎麼不值錢?”朱厚照繼續問:“舉個例子吧。”   鄭紀深深的看著朱厚照,想要分清朱厚照是真好奇,還是有其他目的。   但他看不出,隻能稍稍斟酌一下。   “舉個例子……這,陛下,那臣說一個吧。”   “反正是英宗朝的事情,當年我進京趕考的時候,是用的寶鈔。寶鈔在我家鄉的時候,當時一百貫還能買三五斤米,可是……到了京城,一百貫寶鈔,竟然隻能買一個饅頭,甚至有些商家,直接不收……”   “對,尤其是京城保衛戰之後……”   “聽說一下子京師就不用寶鈔了,需要什麼東西,直接金銀來買了。”   鄭紀在朱厚照的注視之下,硬著頭皮,說了一下自己的經歷,這是真實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   可以說,一場土木堡之變,還有京師保衛戰,改變了大明很多。   寶鈔隻是一個不起眼的東西,但卻是大明金融發展的一個分水嶺。   那場戰鬥後,大明回到了銀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