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換銀子?” 金陵,寧王府,寧王朱宸濠和一個穿著道袍的中年人,拿著陳舊的寶鈔,麵麵麵相覷。 “是的,王爺,太祖寶鈔,真的能換銀子!尤其是大量的同一年的寶鈔,一萬貫寶鈔,竟然能兌現十兩白銀。” “現在,整個金陵都在瘋狂搜集洪武寶鈔,永樂寶鈔。但是時間太久遠了,這東西不易保留,量很少。” “這就導致,黑市裡麵一萬貫寶鈔,甚至能兌換十五兩銀子了。” “再加上,陛下傳出旨意,誰能一次性提供百萬貫洪武寶鈔,可以得見天顏一麵……” “現在不止是金陵,旁邊的鳳陽、徐州等地,都有很多人瘋狂加價收寶鈔……寶鈔幾乎一天一個價。” 這個手下說著他的見聞,寧王朱宸濠卻越發迷糊。 他今年三十一歲,隻大朱厚照十五歲,但卻和朱見深同輩,朱厚照的爺爺輩。 昨天剛剛抵達金陵,也是受到朱厚照邀請之列的藩王。 “木齋先生,你說,我這個侄孫皇帝,到底想要乾什麼?” “真祭拜太祖嗎?” “還讓我們居住寧王府……” “以及,收太祖寶鈔……” “再加上疑似回駕金陵……” 手下退去,寧王便是忍不住轉頭看道士,這個道士當初一見他,就說有頂白帽子送給他。 熟悉朱棣造反的他,當即秒懂,引為幕僚。 說實話,他真的看不懂朱厚照一係列操作。 不僅他看不懂,木齋先生也看不懂,整個金陵以及所有等待朱厚照出招的人,都被他最近關於祭拜的一係列政策給弄得不敢輕舉妄動。 “王爺,說實話,陛下的舉動,怕是黑衣宰相姚廣孝來了,也不一定看得懂。” “貧道雖然以姚廣孝為目標,但是……這真的是頭一次見到……” 這個木齋先生故作深沉的撫摸胡須,大半天也搖著頭。 “不過,殿下,貧道卻認為,這是一個機會!” “王爺不是一直想要恢復護衛隊嗎?” “現在假如王爺替陛下收集百萬寶鈔,不是可以麵見陛下一麵嗎?屆時……王爺麵對麵向陛下提出這個要求,恐怕比我們通過劉瑾傳話,要方便一點。” “現在陛下也遠離了內閣,也搞出藩王聚集的行動……” “正是良好機會……” 木齋先生還是有一把刷子的,時刻牢記他們的造反目標,從這重重迷霧之中,替寧王找到了一條路。 “這……” “是啊!” “對!管我這個侄孫皇帝想要乾什麼?” “他越荒唐越好啊,這樣我們才能圖謀大事!” “木齋先生不愧是本王的臥龍!事成之後,本王一定重重酬謝木齋先生!” 寧王當即一喜,隨即重重拍在了道士身上。 “陛下,這是貧道分內之事。” 木齋先生沒有得意,反而慎重道:“王爺,要加快了,隨著藩王來得越多,而且金陵各種勢力交錯,甚至……內閣的人也在路上,此事要盡快!我們隻需要得到陛下的同意,就可以組建衛隊了!” “對!這事要快!” 寧王當即精神一振,隨即再次招來人:“來人,收寶鈔!黑市裡麵的寶鈔,不是二十兩一萬貫嗎?那傳本王消息,直接三十兩!本王要為陛下先搜集洪武寶鈔!不,各種寶鈔!” 一萬貫寶鈔的麵值可是值一萬兩銀子,現在隻需要灑出幾千兩上萬兩白銀買一堆廢紙回來,就能見到朱厚照,達成自己的目的,寧王自然不會心疼這點小錢,為洪武寶鈔的再度升值,添磚加瓦。 …… “不對勁……” “不對勁……” “陛下這種行為,不是漢武帝搞出白鹿幣的翻版嗎?” “各路藩王竟然也在收洪武寶鈔?寶鈔現在一萬貫竟然價值二十兩了……” “他們此舉,不是和當年漢武帝搞的強迫藩王賣白鹿幣一模一樣嗎?” “這也可以?” 與此同時,戶部尚書鄭紀,此時完全懵了,他可是活生生的看著原先不值錢的洪武寶鈔,在這短短幾天,一天一個價的漲上去,這種行為,直接讓他嚇了一跳。 因為,他從這個舉動,尤其是寧王這些藩王們都在開收寶鈔的舉動傳出。 直接就讓他想到了漢武帝的舉動。 這個時候,他也才明白朱厚照為什麼會打聽漢武帝的事情。 完全就在行漢武帝的斂財之舉啊。 “嗯……也不對勁!這些洪武寶鈔也不是陛下手中出來的……寶鈔的錢,好像也輪不到陛下手中,這也不算斂財啊。” 隻是很快,鄭紀就注意到,寶鈔價值雖然上去,但最終的錢,並沒有流到朱厚照手中。 這一點,就讓他疑惑了。 “內閣的人快點來吧,陛下這些舉動,還真是讓人看不懂。” 想不通,鄭紀就不想了,時代變得太快,他跟不上朱厚照節奏,隻是期待內閣的人趕緊到,這些天忙得飛起,讓他都有些身心疲憊。 “不過,到底是什麼原因……” “現在洪武寶鈔為何又值錢了呢……都能趕得上宣德朝的寶鈔價值了。” 再次回到這些天弄的寶鈔價值起伏報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鄭紀看著記錄,結合當前寶鈔升值的舉動,又有了一絲疑惑。 …… “皇帝陛下想要乾什麼?” “讓我們市舶司的人述職,說一下這些年禁海的成果?” “他是不是覺察到了海貿?” 與此同時,另外一處,沿海各地市舶司的官員們,接到朱厚照聖旨,也是一陣心虛。 “不知道,不清楚啊……” “比起這個,皇帝到了金陵,這不更可怕嗎?” “內閣那些人怎麼做事的?我們每年上百萬銀子白孝敬了?一個區區十五歲的皇帝都看不住,還能讓他從京城到金陵?” “這樣一個不受控製的皇帝,再讓劉文泰動下手,殺了唄!” “換一個更小的,聽話的皇帝!” 一群利益團體圍坐在一起,因為信息差的緣故,他們知道聖旨從金陵到來,比讓他們去金陵述職,還要驚恐。 金陵距離沿海太近了! 距離權利中心越近,他們賺到的利潤就要分潤更多,這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總之,要不要去金陵?” “這可是聖旨!外麵還有太監在等著……” “去什麼?去了萬一回不來,萬一是皇帝甕中捉鱉的戲碼呢?” “我覺得,倭寇應該來了!” “倭寇一來,不小心殺了太監,這理由合理吧?” “倭寇一來,我們去不了金陵,也合理吧?” 一群人心思浮動,對於朱厚照的聖旨命令,他們想著的不是遵從,而是想方設法的陽奉陰違。
第三十八章、暗流浮動!寶鈔升值!(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