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藩王粉墨登場!安化王:本王還怕陛下沒雄心…(1 / 1)

內閣抵達金陵的消息。   宛如一顆石頭扔到了湖水,迅速在金陵擴散,引起很多波瀾。   慶王府。   今年四十五歲的安化王朱寘鐇也因為內閣到來而聚集,他的輩分也比朱厚照高,是和朱祁鎮同一輩的,按輩分,朱厚照也得叫他曾祖父。   因為,他的曾祖父,大明初代慶王朱栴,是朱元璋第十六個兒子。   初代慶王很長壽。歷經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6朝,享藩47年。   初代慶王第三子被朱棣封為安化王。朱寘鐇現在是安化王二代目。   他們這一脈,長期在陜西封地,雖然也遭到了朱棣打壓,但基本上還算安穩,安穩當個富家翁,隻是好日子過久了,難免還是會生出一些理想。   安化王朱寘鐇從小便是不太安分,弘治五年,等到他襲封後,加上封地也算距離京城天高皇帝遠,弘治帝在位期間,也沒有搞什麼打壓,就沒什麼威信。   日久承平,他就生出了一些心思。   開始招募了一批忠誠支持者,慢慢布局等待時機。   按照原來的歷史,他正德五年正式叛亂,聯合寧夏本地武官,打著誅殺劉瑾的民意,試圖來個清君側,然而僅僅十幾天,就被平了。   不過現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到時間點。   正是他造反事業如火如荼發展的上升期,試探期,然後迎來了蛻變期——因為朱厚照得操作,他終於能以藩王的方式進京了,而且,現在距離皇帝如此之近。   (PS:請不要糾結在意各地藩王為什麼來得這麼快了,問就是加快劇情需要。)   “王爺,老夫怎麼感覺有些情況不對……”   “陛下他把您們這些藩王,全都召集到金陵,怎麼感覺是陛下在利用藩王和內閣奪權鬥法?”   幕僚孫景文率先發言。   “是的,王爺,我也感覺不對。陛下搞這個祭祖,表麵上是祭祖,實則是要跟內閣拚個高下吧?”   史連也連忙發表意見:“我們可別一不小心,遭到波及了,陛下這次,可是沒有得到內閣的同意,私自來的金陵。聽說內閣首輔劉健都因此氣病倒了。”   孫景文和史連,是安化王的臥龍鳳雛,狗頭軍師。   雖然是狗頭軍師,但隨著內閣到來,他們也是發現局勢從撲朔迷離到逐漸明了。   伴隨著時間流逝,朱厚照被內閣逼得逃到金陵這邊的事情,已經差不多向全國蔓延了。   而身處風暴中心的金陵,甚至還比外麵知道的更多。   在座的雖然不如混官場的那些老油條,但是這種趨利避害的生物本領和政治嗅覺,自然也讓他們看出了朱厚照明麵上的打算。   “確實,王爺,我們藩王看似位高,但身板不硬。一旦不小心摻和進裡麵,可能就危險了,到時候可能什麼都得不到,還惹一身騷。王爺,要不,我們找個機會,走吧?”   王府長史朱霞也露出一抹擔憂,畢竟大明藩王權力連一個縣令都不如,別提摻和這種事情了,稍有不慎,灰飛煙滅就是結局。   “嗬!我們還能走嗎?”   麵對團隊的一些消極情緒,安化王直接一聲冷哼,很是不滿道:“本王拿什麼理由走?身體不適,不祭拜太祖?況且,想要把我們當棋子和內閣鬥法,就怕我那重孫子小孩耍大刀,一不小心傷了自己吧!”   “本王倒是怕他沒有雄心壯誌!有雄心壯誌更好!他也知道我們藩王的體量不行!那行,想要讓我們和文官鬥,給兵,給權!否則,真當大家是傻子嗎?”   “本王覺得,現在反而是一個機會!原先本王還看不出他想要乾什麼,現在,既然看出來了,那本王也可以謀求我們的利益了!”   “隻是你們,讓本王很失望啊!這才什麼局麵,都還沒有發生什麼,你們竟然就打退堂鼓了?”   安化王臉上出現了毫不留情的鄙夷和懷疑,直接讓這群人受傷了。   “王爺,不是……我們不是未雨綢繆……”   “王爺,我們沒有……”   孫景文和史連連忙試圖解釋。   “不必說了!沒什麼可解釋的!想要追隨本王成就一番事業,光有頭腦可不行,還得要有膽氣!多的話,本王不想再說了,沒膽子的滾回老家去,不走的,接下來本王不想看到任何人退縮!”安化王蠻橫的打斷兩人的解釋。   書房安靜了下來,三個人都羞愧,但很快都堅定眼神。   “王爺,我們知道該怎麼做了!”   無須豪情壯語,他們表露了決心。   “那就好!本王要的就是你們這樣!”   “內閣來了又怎樣……這反而是一個機會!他們鬥得厲害,我們可能獲取利益就越多。”   安化王道:“所以,接下來本王要怎麼做,全聽你們的!”   “王爺,既然已經清楚了陛下想要利用我們……現在內閣一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有壓力的反而是陛下!王爺明日就去求見陛下,直接開口……”孫景文一下子思路暢通,給出意見。   “不,這樣不妥!我們不必當出頭鳥……”   史連也道:“王爺,我們可以讓其他藩王先試探,譬如寧王,不,或者王爺你以你名義召集此刻在金陵的藩王過來,商議一下……”   “不可,現在金陵本身就敏感了,王爺要召集藩王過來,其他人也不一定敢過來,隻有興王能以籌備禮儀事情召集……其他的給文官或者陛下知道了,我們反而被動……”   顧慮消失,他們的思維就活躍了起來。   既然是互惠互利的事情,他們就要從這種對抗之中,達成他們的目的。   “王爺……寧王求見……”   而就在他們商議得起勁的時候,另外一個人帶來了消息,在他耳邊耳語了一番。   “你們先商議,本王去看看這家夥,來乾什麼……”   安化王很快出去,但也不到一會兒,就很快回來,回來時候還帶著一絲勝券在握的微笑。   “不用商議了!本王已經決定,就先讓寧王這個冤大頭,給我們去試探!”   “看一看,陛下這小葫蘆裡麵,賣的是什麼藥!”   “朱霞,取本王收集到的三十萬貫寶鈔來,沒有一萬兩,那家夥別想拿走!”   “不!一萬五!他還得感謝咱呢!”   “沒想到這不到三千兩收集到的廢紙,現在,竟然有人花大價錢購買……”   “錢這麼好賺?金陵果然比老家好,傻子都比老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