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皇宮政變(1 / 1)

正如陳元禮所想,沒有李資的影響,當他進入上京城中的軍營,對禁軍毫無威信的博洋侯一點也阻止不了他對上京城駐軍的控製。   唯唯諾諾的博洋侯被關進地牢,陳元禮則召集領軍諸將,讓各校尉約束自己手下的部隊不得踏出軍營一步,   陳元禮進展順利,劉知進這邊更為順利,劉知進甚至沒有受到什麼像樣的抵抗便帶領著自己的軍隊順利進入了皇宮。   劉知進的軍隊剛來到,內城守城的士兵便將皇宮的門打開,迎接劉知進,有整個楚國最為精銳部隊駐守的皇宮居然讓劉知進不費一槍一彈攻了進來。   負責駐守皇宮的禦營校尉夏漢臣知道皇宮裡出了奸細,正當他要召集人手阻擋劉太尉進入皇帝寢宮時,卻發現自己的幾位副將正拿著刀盯著自己,夏漢臣立刻明白了,哪是皇宮出了奸細,而是對楚國忠心之人已變成了異類。   夏漢臣心知皇宮不能守,但他也不想做亂臣賊子的臣子,便準備逃離了皇宮,   “兄弟們,人各有誌,今後你走你們的道,我走我的路,咱們兄弟一場,如今我不阻攔你們的榮華路,你們也不要攔我。”   對於這位侍衛長,幾個副將心中也多少有些敬佩,也就沒有多加阻攔,夏漢臣便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逃了出去。   皇宮裡,掌管詔令的三位承旨大臣已經得知了劉知進帶兵入宮的事情,如今正聚在一起激烈的討論著。   因為他們在楚國政治體製運行中的特殊地位,劉知進稱帝要想具有合法性就不得不需要他們的背書。“太尉篡位已成事實,咱們就什麼也不做,不反對也不支持,看看劉太尉的態度再做決定。”看大家麵麵相覷,右承旨韓統坐在椅子上緩緩開口道。   聽到此言,左承旨王樸勃然大怒,直接從椅子上跳了出來:“我等三人深受皇帝信任,如今皇帝受到逼迫,爾等不想忠君報國卻在這弄什麼無為而治。”   兩人素來就不對付,要是擱在平常,作為三人中領頭的都承旨範治也懶得管,但如今這種情況之下,隻有他們三位齊心協力才能在這場逼宮中牢牢控製住皇宮中的主動權。   “王樸大人此言差矣,韓大人的話也有不妥之處。”看兩位同僚爭執不下,向來和稀泥的都承旨範治又出來打圓場。   他的立場很明確,他們三人必須統一行動,這樣才有在皇宮裡和劉知進討價還價的話語權。   範治是三位承旨中資歷最深的,歷經三朝依然穩穩居於朝廷核心之位,他一開口便讓兩位爭吵的同僚停下來一起看向範治。   “我的意見隻有一句話——事當務實。縱觀歷史,貪慕虛名者往往於國無利,於己也無利,隻有務實者才會利己利國。如今可以說太尉做皇帝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我等在此爭吵也是毫無意義的,既然新皇已定那咱們隻有做好臣子的本分,為皇帝治理好國家百姓,我觀太尉為人政務嫻熟應該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明君。”   王樸聽後冷哼一聲:“範大人,你歷經三朝,飽受信任,如今皇上有難,你竟說出這樣的話來。”   “王樸大人,皇恩深重,我一直不敢忘,因此這幾十年來一直兢兢業業為大楚治理百姓,而楊大人隻為自己名聲卻要讓國家、黎民百姓處於動蕩之中。這樣隻不過是徒增一個冤魂,添了幾分動蕩而已。”   範治偷偷瞄了一眼楊浦,頓了頓又說到:“謀國先要謀身,若主上賢明咱們便盡心輔佐;若主上不賢咱們便盡力保民,楊大人深諳歷史典故,應該知道,王陵觸罵呂後,史書雖然稱其為忠臣,可匡扶漢室,復興劉氏的卻是陳平、周勃,楊大人是想做王陵呢還是想做陳平、周勃呢?事到臨頭,最忌猶豫不決,首鼠兩端,咱們是中樞之臣不能態度曖昧,需得在太尉到之前拿出個主意。如今之計,隻有迎立太尉當皇帝,才可以上保社稷,中保黎民百姓,下保自身。”   王樸看著自己的二位同僚,沉默不語,心想:有幾個人做了陳平、周勃,劉太尉登基執掌天下大權,你們一個個高官厚祿,那時恐怕又是要事當務實,安心做他劉氏天下的臣子了,要做陳平、周勃談何容易。但範治說的確實有道理,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反抗劉太尉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看來如今之計也就隻能等待能有一個當陳平、周勃的機會了。   想到這裡,王樸不由得重新打量著自己的這位上司。   他一直看不懂自己的這位上司。   範治是奸臣嗎?可以說是。為人臣子不知為君征討叛逆,卻絞盡腦汁迎立新君以求高官厚祿,這不是奸臣是什麼。但範治又好像不是奸臣,他通曉政務,馭民有術,不貪腐,素有清廉之名,這又是一個忠臣的樣子。   但不管是忠臣也好奸臣也罷,範治確實是官場中的不倒翁,為得勢者盡心盡力,對失勢棄之如敝履,而失勢者來不及怨恨,得勢者卻正是需要,因此不論怎麼城頭變幻大王旗,範治依然是穩坐釣魚臺,始終身處中樞之位。   範治不能簡單的隻用忠臣、奸臣來評價,但肯定是一個能臣。事當務實也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有多少人本著事當務實的哲學卻被人當成了隨風倒的小人和毫無忠誠可言的二臣而不受重用,而範治卻將事當務實的哲學和自身治國理政的能力結合的恰到好處,受到歷朝歷代統治者的重用。   事當務實確是處世之良策,但無論再怎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民族大義和舍生取義的精神麵前都是那麼的蒼白無力,若爭奪皇位的不是愛民如子的劉太尉,而是侵略而來的外族,歷史又將怎麼評價範治的事當務實呢。事當務實的處世哲學確實能夠造就屹立於官場的官場不倒翁,但也就像一艘沒有船槳的船漂在水上,風吹向哪裡便漂向哪裡,到底缺少了一種力挽狂瀾的勇氣,始終不能成為創造時勢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