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老僧的話語,一時間,也是讓蘇遠大受震撼。 本以為到了這裡就能夠寫的控製和容納鬼的辦法,可自打藏書閣中出來後的所見所聞,卻是完全顛覆了他的認知。 人都死了,可屍體卻依然能夠被鬼所操控,隨時有可能危害路過的人,既然如此,那為何不一開始就直接把屍體給燒了呢? 這是蘇遠所想不明白的事情。 看著空性老僧前行的身影,蘇遠一邊跟上,一邊說出了自己心中的困惑。 “師傅,既然剛才的那個……您的師弟已經死了,那我們為何不把他給燒了呢?這樣一來,不就能夠避免很多的危險了嗎?” 空性扭過頭,看了蘇遠一眼,不急不緩的說道。 “燒了也沒用,而且燒了,也隻會讓鬼脫離了軀體的束縛,我那師弟雖然學藝不精,但終歸學了明王正法,又得阿恃多尊者加護,故而能將鬼牢牢困在體內。” “將之留存,一是為了福澤後輩,或許後麵有人能繼承其遺留,二來也是假以時日,其或許有一絲成就明王護法,或是羅漢菩薩的機會。” 開什麼玩笑! 死了還能有機會修成正果? 蘇遠不懂,但一時間也是大為震撼。 從空性老僧的話語中其實不難看出,大佛寺的傳承並不簡單,不但有捉鬼降魔之法,甚至就連羅漢菩薩都真正的具備神威。 可讓蘇遠想不明白的是,既然這個世界上有鬼,也有羅漢菩薩這類高高在上,受眾生香火的神袛。 那為何卻不見神靈廣發慈悲,拯救世人呢? 神和鬼之間,難道就不是對立的存在嗎? “師傅,我已經拜您為師,既然如此,您能不能告訴我,像是弟子這種尋常的普通人,究竟又該如何才能獲得菩薩尊者的加護,如何修行,與鬼對抗呢?” “自當是得回寺內,登名造冊,測量己身靈慧,洗身受戒,而後持戒修行。” “等修行到一定的程度,便能引動尊者菩薩偉力,以此受得加護,外出遊歷,尋找適合己身靈慧之鬼,容納此身,以此踏入修行的第一階段。” “至於再下麵的,養鬼歸正,或是采藥養身等種種階段,就不是現在的你需要考慮的問題了,很多人一輩子都找不到適合自身的鬼,從而踏入真修之門,隻能蹉跎此生……” 空性老僧的話語,無疑是給蘇遠推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大佛寺的傳承的確是有容納厲鬼的辦法,甚至都還有配套的修行體係。 但毫無疑問,所有的力量都是圍繞著鬼來展開。 可是按照鐘明的說法,鬼的力量並不是人所能夠隨意動用的,哪怕是他們那些容納了厲鬼的人,每次動用鬼的力量,往往都會大幅度消耗自身的壽命,甚至是慘遭靈異的侵蝕,變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難道在大佛寺傳承的修行體係中,就不會有這種情況嗎? 而且蘇遠也還有一個疑問,所謂尊者菩薩的偉力,能夠與鬼對抗,那這類神佛的存在又是什麼? 借菩薩的力量修行,不比借鬼修行來的要更好麼? 想到這裡,蘇遠忍不住開口道:“師傅,鬼物之兇殘,弟子方才也算是親眼目睹,難道以此修行,就不會出現隱患嗎?” “隱患自然是有的。” 空性老僧平靜的說道:“方才在藏書閣中,你也算瞧見了,那便是鬼物失控所帶來的後果,若是無法重新找回平衡,便會一直這般,直到死去。” “所謂采藥養身,便是為了應對此種情況,隻是在此之前,為師卻還得再回廟裡一趟,借用尊者之力,暫且壓製體內的鬼。” 談話的過程中,三人已經是走進了一片樹林裡,四周是筆直朝天的樹木,而林子裡,卻隱約彌漫著白色的霧氣,使得周遭的一切看上去都影影綽綽,毫不真切。 更詭異的是,自從進入了樹林中後,空性老僧手中把持的長明燈火光便不斷的縮小,就連火焰也都像是受到了某種無形的壓製,縮成了米粒般的大小。 見此情景,空性老僧卻是皺了皺眉,而後伸手從懷裡掏出了一個瓷碗,遞給了蘇遠。 蘇遠接過瓷碗一看,卻見碗裡盛著一些發黴且灰綠色的米粒,像是被陳放了許久,並且還散發著濃重的腐臭味。 這濃烈的惡臭,以至於讓蘇遠都屏住了呼吸,皺起眉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師傅,這是什麼?好臭!” “屍殃米,人若枉死,心中必有一口怨氣,這口怨氣會卡在喉嚨裡,吐不出來,又咽不下去,這口氣便被稱之為殃氣,取一碗大米塞入具備這種條件的屍體口中,葬於極陰之地七七四十九天,待到大米被殃氣浸透,取之後以秘法炮製,便能做出這屍殃米。” “此米對鬼物有極強的吸引力,等會你覺得哪裡不對,就抓一把米粒拋灑出去,以此便可避開鬼的襲擊。” 老僧漫不經心的解說道,可蘇遠此刻卻感到大為震撼。 雖然這米粒看上去毫不起眼,甚至會令人心生嫌棄,可卻是實打實的對付厲鬼之物,如果自己能夠學會這所謂的屍殃米的製作方法,那不就能夠將其帶入現實之中了嗎? 想到這裡,蘇遠的心中倒是有了躍躍欲試的想法,可眼下顯然不是一個好的時機,也隻能暫且擱置下了這種心思,開始按照老僧所說的,感覺哪裡不對,就往哪裡撒上一點。 然而當米粒撒出去的那一刻,卻總能看見到,那雜亂的草叢中,有一隻又一隻慘白的手掌伸出,從地上撿起了米粒,隨後又縮回了草叢之中。 看到這一幕,蘇遠也不禁嘖嘖稱奇。 對比起現實中的官方工作人員隻能依靠自身容納的鬼去對抗鬼,眼下老僧的手段卻是要比鐘明高上無數倍,能以最小的代價去解決問題,這大概就是野路子和有傳承的區別所在。 另一邊,看著蘇遠有條不紊,沒有絲毫驚慌的模樣,空性老僧也是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抹贊許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