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眾人走後僅不到一年時間,元帥張所即被無故罷官。 之前因為嶽飛和張憲眾人率部渡河和金人作戰,所向披糜,曾一度收復了新鄉,名聲大噪,盡管最終還是失敗了,退了回來,但是張所管轄的軍營士氣高漲,摩拳擦掌,秣馬厲兵,枕戈待旦,繼續做著渡河北伐的準備。 朝廷中有一些屍位素餐的主和派,這些人的利益受到了影響,於是搞了一些小動作,向皇帝趙構進了讒言。 丞相李綱被罷免後,接任丞相之職的是黃潛善,因為換相的問題,朝中等同於變天。 李綱的風格是剛正不阿,以收復國土,武力抗爭為目的的主戰派;這個黃潛善是見風使舵,善於搬弄是非,以偏安一隅,委曲求全為導向的主和派。 正所謂君子不黨,李綱為人光明磊落,從不結黨營私,也不拉幫結派,所以在朝中人微言輕,因為和張所誌同道合,所以兩人走的比較近,就連嶽飛恢復官職都是張所托李綱從中幫助斡旋的,因為李綱認為嶽飛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因為愛才,才向皇上推薦了嶽飛,嶽飛因此得到重新錄用並升了官職; 但是這個黃潛善可大不一樣,利欲熏心,搬弄是非,結黨營私,拉幫結派,一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醜惡嘴臉,在朝中有著不俗的影響力,諸如康履、汪伯彥、王淵、杜充等,都是他的死黨,在朝中的勢力很大,沒少做黨同伐異,殘害忠良的事情。 苗傅和劉正彥就沒少被這幾個人排擠過,這也為後來二人囚禁皇上,逼宮造反埋下了伏筆。 這正如出師表裡說的那樣,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興頹也! 言歸正傳,當得知了張所一直在積極備戰金兵之事,黃潛善就向皇上進讒言,搬弄是非,說:“陛下,當今難得的太平,這張所一旦貿然和金兵開戰,後果不堪設想,要是放任不管,招惹到了金人,金人一路南下,該如何是好?” 皇上有著自己的擔心,因為自己的母親還被囚禁在金國,之前收到過母親的來信,知道她在金國的處境很是糟糕,他自己倒是錦衣玉食,可是母親每天還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對於黃潛善的話,猶豫不決,因為他真的不知道是不是該繼續北伐。 看到皇上有些猶豫,康履接過黃潛善的話,向皇上說:“陛下,臣認為,現在金人也在猶豫打不打我們,如果您想把母親接回,一定要早作打算,畢竟人質現在金人的手裡。” 皇上皺皺眉頭,心裡正無比的矛盾,聽說嶽飛前段時間又過河打了勝仗,確實挺開心的,但是現在聽眾人這樣一說,心裡也挺矛盾的。 汪伯彥趁熱打鐵,向皇上說:“陛下,如果您有意止戰,我們不如將張所罷官,這對金人也好有個交代。張所這老家夥和李綱那個老頑固一個鼻孔出氣,根本沒把皇上您放在眼裡,您說他老想著過河,要是激怒了金人,一下打將過來,我們怎麼守得住?還有皇太後現在還在金人手裡當人質,我們要設法先把皇太後給接回來,不如將張所革職查辦,以安撫金人,然後我們看金人的態度,找機會將皇太後接回來。” 皇上一聽,瞬間龍顏大悅,命黃潛善起草一份詔書,就按這個意思去辦,詔書交由汪伯彥,去找張所宣指。 不幾日,汪伯彥就帶著詔書來見張所,張所本以為汪伯彥前來宣指,是來表彰將士們的,可結果等來的卻是自己被革職查辦,嶽飛和張憲等人皆被降職,王彥接替了張所的位置。 張所含淚接過了詔書,安頓汪伯彥到驛館裡休息。 當晚,張所就把張憲叫來,告訴了他自己被革職罷官的事情,也告訴了他之所以被革職了,就因為之前渡河作戰,加上後麵備戰金兵的事情,後麵不會再有北伐了。 張憲被氣得臉色鐵青,向父親說:“這個昏聵的朝廷,我們打了勝仗,不僅不賞,反而還要責罰,真是欺人太甚。” 張所說:“兒啊,你的心情,為父的豈能不懂,但是我們張家不是尋常人家,我們可是桓侯的後人,嫡派子孫,以後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了,縱使我們受了委屈,也不應該向皇上抱怨。” 張憲嘆了口氣,問父親,那接下來怎麼辦? 張所說:“現在他已經被革職查辦了,復職是無望了。” 正說到這裡,突然一口鮮血吐了出來。 張憲忙過來扶住父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幫他擦拭血漬,張所擺擺手。 這一病,就是好幾天,張所一直臥床不起,病情越來越嚴重,張憲從奶媽那裡接來了兒子張敵萬,喊他每天多陪陪爺爺。 張所很喜歡他的這個孫子,因為這個孩子不僅聰明,而且懂事,勤奮好學,人也正直。 沒過幾天,張所故去,臨死前把張憲叫到身前,告訴他,男兒誌在四方,家國為大,不要因為為父的事情而記恨皇上,皇上也是被利祿小人所蒙蔽。 嶽飛是個人物,未來必成大器,爹不在了以後,你就去投奔他吧,現嶽飛在宗澤帳下效力,剛好他和宗澤是世交,你過去投奔,宗帥定會重用你。 王彥接替了為父的職位,軍中自然人心難服,加之你在軍中有一定影響力,如果你走,應該會有很多忠義的將士願意跟著你,你能帶上的就帶上吧,人多力量大,以後收復國土的重擔就交給你們這幫年輕人了。 說完,張帥嘆了口氣,就與世長辭了,一代名將就此隕落,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張帥故去後,作為兒子的張憲為父親操辦了後事,一切都尊從父親的要求從簡,並把父親安葬在了麵朝北方的高山上,因為父親沒能親眼看到收復失地,迎回二聖的那一天,未嘗心願。 張憲拉著兒子張敵萬,站在了父親的墳前,對著父親的墓碑,含淚說到:“爹,您放心,兒一定接過您抗金的大旗,如果兒未能完成您的心願,您的孫子張敵萬也會替代您的兒去完成,一代一代直到完成,這個是使命,一定要迎回二聖,收復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