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這錢咋花?(1 / 1)

盧昌華第二天和水產公司的人一起吃了早餐,靜等車子來接。   上午十點左右,一輛汽車來到了水庫值班室。   眾人在這兒待了三天了,吃住都是對付,誰不想回家啊。   七手八腳的把地秤、網具都裝上車。   鐵通裡裝著幾十條大鯉子,被大夥搬上了車,這是給水產公司張科長和在座各位的。   看著活蹦亂跳的大鯉魚,所有人都喜笑顏開,都說小盧夠意思。   劉姐擠進了駕駛室,其他爺們就上了後車廂。   這要是在前世,這就是明顯的客貨混運,抓到罰款吊銷駕照。可現在,這是東北最基本的出行模式。   胡大貴還在炕上躺著,沒有醒酒。   盧昌華把喂魚的事交代給老媽,自己爬上了後車廂。   大家都找了個破麻袋,裡麵裝上麥秸,權當臨時坐墊。   此時秋風送爽,麥田裡起伏著金色的麥浪。   紅彤彤的拖拉機轟鳴著在麥浪裡穿行。   眾多的收麥人在田裡歡快的乾著活。   盧昌華坐在汽車的後箱裡,上下顛簸著。   大家都麵向前方,欣賞著路邊的風景,說著各種笑話,歡笑聲灑了一路。   眼前都是往後飛馳遠去的防護林,林外則是金黃的麥田。   砂石路筆直悠長,偶爾出現劇烈的顛簸。   說笑累了,一個個都坐在墊子上,低著頭,靠著箱板假寐。   盧昌華也瞇著眼睛,可他卻無法進入這種狀態。   懷裡的小票猶如一張燙手的符紙,讓他既興奮又躊躇。   興奮的原因不用說。   誰發了財不高興?   有了錢就能乾更多自己喜歡的事。   躊躇的原因卻是盧昌華對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   雖然現在看來十一萬是筆巨款,可他知道,這錢要是投在再生產上也就是分分鐘的事。   明年自己怎麼辦?   水庫裡還有兩萬尾鯉魚,鰱魚、鯽魚、草魚也長大了。   六月份,這兩萬尾大鯉子中有一半要甩籽,那鯉魚魚苗的量可就不少,至少上百萬尾。   自己怎麼養的完?   如果賣魚苗,這又涉及到如何聯係養殖戶的問題。   難道要大家一起養?   還有就是飼料問題。   飼料地裡產了糧食,可遠遠不夠。   這樣一想,盧昌華瞬間就冷靜下來。   光是再生產就需要一大筆費用,這些錢還真得精打細算才行。   這十一萬至少要留下十萬來做再生產資金。   至於說買獎勵欄裡的魚餌配方?還是先緩緩吧。   剩下的一萬,可以考慮改善一下家裡的條件。   他首先想到給爸媽買臺電視機。   這都八五年了,自己家還沒有電視呢,這多遺憾哪!   再給爸爸媽媽和大哥買幾套衣服。   老爸常年在食堂工作,就是一身廚師服,正裝沒有幾件。   老媽更是好幾年沒買新衣服了。   大哥剛轉正,工資勉強夠花,再說他剛交了女朋友,花錢的地方多著呢。   至於自己,隻比叫花子強點。   以前是經濟條件不允許,現在賺了點錢,怎麼也得先把自己武裝起來吧?!   考慮完這些,他又想到了交通問題。   盧昌華在前世雖然混的不好,可也有輛幾萬塊的小汽車代步。如今回到了八十年代,他感覺自己太費腿了。   通訊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   通訊現在先別想,隻能考慮下交通問題了。   說到買車,不得不說一下購車政策。   以前是不允許私人購買車船的,也不許從事運輸業和長途貨物販運。   很多私人就開始鉆空子,買車船掛靠在一些單位上,實際還是私人的。   去年二月份,國家出臺了新政策,正式允許農民個人和聯戶購買車船,從事運輸業,允許從事客運和貨運業務。   這下就為那些先富起來的人打開了一條購車通道。   隻是這會買車基本都是運輸用的卡車或者拖拉機。   至於轎車?   這會兒市麵上的轎車都是進口車型,價格昂貴,私人購買小轎車的不多,轎車進入家庭要到九十年代。   那這會兒就沒人能買代步車了?   能。   依然是掛靠在某單位,用單位的購車名額。   盧昌華知道,什麼轎車,這都不現實。   一是買不起,也買不著。二是道路條件不允許,有車都沒地方跑。   所以轎車暫時pass。   要買隻能買單位淘汰的吉普車。   這車在農場的道路條件下,還是可以的。   無論是走機耕路還是砂石路都沒問題。   可自己有多大的需求?   想想好像也不多。   最多去去場部,再去去北寧城裡。   三分場到場部的距離是十五公裡,還需要專門買個吉普車?   去北寧縣城,一年能去幾次?   十次到頭了?   需要專門買個吉普車嗎?   怕是沒有這個必要吧?   交通工具確實需要,隻是不是吉普車,而是摩托車。   摩托無論是砂石路還是土路,哪怕沒有路都能跑,隻要速度別太快,做好防護,還是安全的。   盧昌華這樣一捋,發現自己的需求明確了,他需要一臺摩托。   正在瞎琢磨呢,汽車已經開進了北寧市區。   十幾分鐘後來到了水產公司的門口。   後箱上的眾人一個個都已經麻木了。   好半天才活動開手腳。   劉姐跳下駕駛室,招呼眾人把鐵桶抬下來,搬到二樓去。   眾人七手八腳的忙活。   劉姐帶著盧昌華去了財務室,辦了相關手續,又帶著他去了水產公司邊上的農業銀行,給他辦了一個存折。   又給盧昌華留下一疊現炒。   “謝謝劉姐。”   盧昌華把這疊錢揣進貼身口袋,存折放進了另一個口袋。   這是經驗。   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再返回水產公司,科長張胖子在辦公室裡拉著盧昌華的手哈哈大笑。   “小盧啊,沒想到你的魚質量這麼好。咱們簽訂一個長期供貨合同怎麼樣?”   “好啊,謝謝科長照顧我。”   “張帆,帶小盧去簽合同。”   “好。”   張帆笑嗬嗬的拉著盧昌華去了隔壁。   找出一份鮮活魚長期供銷合同來。   盧昌華看了看價格。   魚分等級,保底價是一等品1.2元/斤,二等品1元/斤,三等品0.8元/斤。   結算價格隨行就市,低於保底價按保底價結算,超出保底價按市場價結算。   公平合理。   盧昌華簽上大名,按上了手印。   張帆拿著合同去了辦公室,蓋了合同章。   盧昌華手裡也有了一份。   雙方算是辦完了正事,約了晚上再聚。   張胖子晃晃腦袋說道:“改天吧,咱們相處的時間還長著呢。”   “行,科長,我先走了。”   “好,小盧,魚不錯。”   張胖子揮揮手與盧昌華告別。   他出了水產公司,給王瑤打了個電話。   說自己的魚賣完了,想請漁業公司的王主任吃個飯,問王瑤能不能約一下。   王瑤當然滿口答應。   兩人約好中午見個麵。   盧昌華走到二道街也就十幾分鐘。   在大門口等了一會兒,王瑤出來了。   今天她依然是一身工裝,白襯衣,深藍色長褲,黑色高跟鞋。   窈窈窕窕的站在盧昌華麵前。   兩人也沒說什麼客套話,一起去了附近的小飯店。   要了兩個小炒,兩盤餃子就坐下吃了起來。   盧昌華說了賣魚的事,王瑤聽的很認真。   然後盧昌華就說起了交通問題。   “你要摩托車?”   王瑤眼睛一亮。   “是啊,沒有交通工具太不方便了。”   “摩托車可不便宜啊。”   “縣城哪家門市摩托車多?”   盧昌華問道。   “我們單位就有,品種也多。”   “你們還賣摩托啊?”   “嗬嗬,當然了。在我們這買直接就上牌了,方便啊。”   “王瑤,你真是我的貴人,隻要找到你,啥事都不是問題!”   “那是巧了,正好我能辦。”王瑤笑靨如花。   “有什麼車?”   男人一提起車來,就眼睛發亮。   “先吃飯吧,吃完了我帶你去。”   兩人匆匆吃完了飯,王瑤帶著他去了她們單位的門市部,就在辦公大樓的附近。   這是個一樓門臉,一道三米的大門進去就是一個賣場。   裡麵擺放了十幾輛各色摩托車。   “我跟你說,這幾天我正為這些摩托發愁呢。”   王瑤邊走邊說道。   “我們業務科都有任務,這個月我還差一個,你來買剛好。”   王瑤一臉調皮。   盧昌華在這些摩托裡轉了幾圈,指著一輛威武大氣的紅色摩托說道:“我要這臺了,幸福250。”   “啊?這臺啊,要兩千多呢,太貴了。”   王瑤都替盧昌華心疼。   這臺摩托渾圓的大燈,圓形的儀表,方形尾燈,雙排氣管子鋥明瓦亮,非常復古。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隻要需要,它就是個工具,賺錢的工具。”   售貨員大姐笑嗬嗬的開著票,對王瑤說道:“瑤瑤,這個月你的任務完成了。”   “嗬嗬,都是朋友幫忙。”   盧昌華轉身去旁邊的銀行取錢,十分鐘就回來了,把2400塊交給了收銀臺。   收銀臺開出一張發票。   王瑤對盧昌華說道:“走,我帶你去上牌。”   “等等。大姐,有沒有頭盔啥的?”   “頭盔?有啊。”   大姐拿出了幾個頭盔讓盧昌華挑選,王瑤也幫著參謀。   他選了一個全盔和一個半盔。   這會兒還沒有專業的騎行服,他也隻能這樣了。   交了錢,有門市裡的男售貨員協助他,把摩托車推了出來。還贈送了一瓶汽油,給摩托車加上,而後又在油箱裡加了些機油。   這會兒的摩托車潤滑機油是加在油箱裡,比例為20:1   他戴上頭盔,把半盔遞給王瑤。   “你也戴上。”   “我?”   她略一猶豫,捋捋頭發,戴上了頭盔。   盧昌華一腳踹著了摩托坐了上去,一股青煙從屁股後麵噴了出來。   王瑤也跨上摩托,她有點緊張,雙手扶住盧昌華的肩膀。   突突突突~~   捏離合,掛一檔,加油門,輕放離合,幸福250往前一躥。   “哎呀。”   王瑤一聲驚呼,死死的抱住盧昌華。   二人都心裡一慌。   突突~   摩托一股煙般的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