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先天土木聖體(1 / 1)

建築學——一個需要上五年大學,成為大五老祖的專業,不僅上的長,學的還多。   在被調劑到建築學這個專業之後,我就感覺自己的人生一片灰暗,因為,建築這個行業實在是一眼就看得到頭。我曾經在求職大賽上看到掌握十幾種軟件的學長不如帶貨女主播,即使他設計的作品有不少已經投入使用。我也曾在網上刷到過設計院月薪三千還不能請假。   無疑,建築學這個專業的學習成本和收入完全不成比例,更何況,這個作為理工科的專業確實理工科的設計專業,就是理科裡的文科。   如果說前兩者讓我對建築學望而生畏,那後續的一些事情則是讓我恐懼的原因(不方便說,怕無法上傳)。   不要說什麼去非洲發展,非洲那地方又有多少人敢去,最終到頭來,讀了五年大學,卻隻能去設計院月薪三千?還是家裡蹲?亦或者考研?是了!與其他專業相比,建築學考研無疑簡單許多。   年齡。但建築學大學已經讀了五年了,五年!研究生再度3年?那是多大歲數了?土木行業考證十分重要,我們學業導師就曾多次拿什麼巖土工程師,一級建造師忽悠我們,但能考這證不需要時間成本嗎?考證需要好幾年時間才能考到,這玩意最低也得三四十才能裝備成型,獲得一份得體的收入。   專業本無好壞之分,但三四十歲的年齡,隔壁程序員都已經被公司優化完畢,賺完後半輩子的錢,回老家躺平了,你才剛剛上路,應付酒局,這一對比,建築學更是一個天坑專業。   更何況,如今ai技術真在發展,畫圖這個工作很可能會被優化,最後建築師隻提供設計靈感,圖紙由ai生成,安全問題由建築師審核,出了問題由建築師負責,建築師淪為一個坐牢吃撈飯的職業。   然後再是成果。假如你是先天土木聖體,建築學百年一遇的天才,設計了無數作品,硬盤被你裝滿。那麼請問,你如何將你的作品變成現實呢?你去建嗎?沒有錢你拿什麼實現,為什麼會使用你的設計呢?最終大概率隻能變成一個畫圖機器(如果ai沒有取代你的話)。   這些還隻是在我被調劑到建築學專業之後,這半年對未來的擔憂,對未來的恐慌,對未來的絕望。   豈不聞天無絕人之路,隻要我想轉走,沒人能攔得住我。還好轉走了。   從此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不再淪為畫圖機器,走上自學電信人。   昨天學了會電路,發現自己對這方麵很有興趣,並且發現了自己在學習物理,電學等方麵時,會產生一些靈感,後續章節應該是主要寫我在電信專業的學習。   本書就是為了我記錄我學習的一些知識和見解,分享一下我的靈感和腦洞。誒,就寫著玩,能發布就行,全當記錄用,相當於日記(之前看到過有人在起點寫日記,不知道有沒有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