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醉鴛樓(1 / 1)

女官看著她,目色與臉色都溫和了許多,“此次回江南,娘娘還希望你能辦妥其他兩件事情。”   沈霜序微微抬首,有些困惑和不解,太後沒有在殿內說清楚的事情,實屬少見。   “什麼事?”   “一是作為正妻,主持許清與丹陽郡主成親一事,二是為許家延續子嗣。”   沈霜序嬌軀倏然一凝,但神情上仍掛著些許淡然。   “第一件事好說,身為正妻的我本就應該幫自家夫君納妾,可這第二點要講究陰陽相濟,遵循萬物規律……”   蓮華君笑了笑,“沈小姐,有些話我在殿內不好明說,在外麵給你提個醒……娘娘可是從秀女一步步被先皇提拔到皇後之位的,你說的這些事,沒人比娘娘更清楚。”   沈霜序的麵色不為所動。   “而且你覺得,娘娘會對你身體的情況一無所知嗎?”   女官的這句話,使沈霜序放棄了掙紮。   往年宮中太醫查驗身體,她若是有什麼隱疾,恐怕早就會被呈送到太後麵前了。   “以前的事情略過不提,明年許家公子行及冠之禮,希望你好自為之,不要辜負娘娘對你的一片厚望。”   女官說完這句話後,便意味深長的看了麵前這位清麗無雙的女子一眼,轉身回到殿內去了。   ……   清晨,旭日東升。   許清又換上了那身活動便捷的衣褲,在許府後院操練起來。   除去最基礎的拉伸跳躍,他還給自己定下了跑步的目標。   隻可惜古代沒有手機這類工具作為輔助,隻能用步數來確定大致的裡數。   途徑四房院子時,許清突然發現這間院子裡靜悄悄的,門窗緊閉,並沒有下仆活動的身影。   “你過來。”   雖然許府的下人們在看到許清時,恨不得繞著道走,可總有不小心的時候。   遠處的小廝小跑過來,神色之間滿是慌張,生怕在哪惹到了這位主子。   “少……少爺,您吩咐。”   許清問道:“現在的時辰是卯時過半,按照許府的規矩,三院四院的少奶奶們是不是得早起去給老夫人敬茶?”   門閥貴族的規矩極多,即便是許氏這種後起之秀,也有著很多的麻煩事。   例如嫁入府內的夫人需要遵循三綱五常,平日裡若無他事,從早到晚要給老夫人敬茶三次。   “是的。”   “那四院裡的人呢?”   許清說完這句話,又抬頭看了眼院子裡,耳房連燒水的動靜沒有。   “回少爺,四少奶奶好像在早些時間出門了。”   現在的時間是卯時過半,天微微亮。   許清實在是想不到,有什麼急事需要一個婦道人家天黑時跑出門,難道說……這四夫人喜歡結交各路名門豪紳,是有些見不得人的秘密?   ……   等許清跑完步,回到院子裡,遠遠就瞧見朱胖子那圓潤的身影候在門口。   “老大!老大!”   朱元德的視線剛瞄到許清,就眉開眼笑的笑出聲來,“平常你不是都在屋裡睡大覺嗎?怎麼突然來了興致,在府苑裡鍛煉起身體了?”   許清對朱元德出現也有些驚訝,沒想到這昨日才在詩會上闊別,今日就能找上自家家門了。   府院裡的人也沒攔他,說明這家夥與自己的關係確實不錯。   “你怎麼來了?”   “這不是對老大的思念之情甚是濃厚嗎?就是您這院子裡的丫鬟有點兇,我剛剛本想進屋裡等你,她卻死活不讓我進這院子。”   許清推開院門,看見小環正俏生生的立在旁邊,臉上一副乖巧無辜的模樣。   “公子,你切莫聽門外那頭肥豬胡說,明明是他心裡不想好,要拉著公子去那些不正經的地方……而且少爺您不是囑咐過嗎?說這家夥再來就……”   “咳。”   許清輕咳一聲,麵容微變。   “什麼不正經的地方,有多不正經?伱也不讓人家朱公子把話說完。”   朱元德顯然是聽到了小環的後半句話,但他並沒有把這些事放在心上,嘿嘿笑了兩聲跨進院門。   “老大,我就知道你還是你……我和張公子準備帶您去醉鴛閣喝些好酒,聽些妙曲聯絡感情。”   小環站在朱元德的側後方,一雙美目就差沒噴出火來。   雖然奴婢不該管自家主子的事情,可當她聽到醉鴛閣的名牌,還是忍不住心裡不舒服。   “這不太好吧。”   朱元德靠上來,指著自己的肚臍部位,朝許清使著眼色。   “聽說今日可是些西域舞蹈的專場,那羅曼輕紗可是連這裡都蓋不住。”   許清的眉毛微微跳動,故作深沉的說道:“既然是革命友誼的根據地,確實有必要實地考察一番……小環,快拿我的外披過來。”   “……”   素州城裡的街道綠樹成蔭,兩旁遍布著數量繁多的商鋪茶攤。   一些通往東西兩市的主乾道,往往會像前世一樣擁堵,馬車在長時間內都不能挪動一下。   但許清卻不需要擔心這些,因為城裡人都知道許大少的惡名,往往看到許府的馬車都會退避三舍。   “老大,今天你就放心好了,作為您重出江湖的第一戰,我保證給您安排的舒舒服服,明明白白。”   即便穿著厚厚的裘襖,朱元德仍能感受到秋日的嚴寒冰冷凍人。   他搓著手,朝坐在對麵的許清笑道:“張兄已經在樓上備好酒席了,選的還是咱們那個雅間,挑的也是老大之前欽定的那個廚子。”   “這麼完善呀……咳,就是不知道這醉鴛樓裡麵是什麼樣的風光?”   許清問完這句話,便與坐在對麵的朱元德相視一笑,哈哈哈的笑出聲來。   “醉鴛樓可是在東街開了二十餘年,經久不衰……現如今,裡麵的紅牌是春十三娘,唱的一首江南小調。你知道那名震文壇,被譽為春楠居士的聶老先生嗎?”   春楠居士?這名號怎麼聽得怪怪的?   “不知道。”   “哦哦,忘了老大你失憶了……聶老先生就是寫出山水共清明,大地分一線的那位文壇巨擎。他不僅來過這醉鴛樓,還給了這春十三娘一個靈瓏悅耳,繞梁三日的外號。”   許清一開始還覺得這春楠居士的外號有些熟悉,經過朱元德的提醒才想起來,自己在陸晚禾的房間裡看過這首詩。   如果他所記不錯的話,那張字畫上的名印就是這幾個字。   沒想到身居室內的三房陸氏,竟能得到這種文壇大佬的題詩,看來陸晚禾要比自己所想的更加不簡單。   馬車在醉鴛樓的樓閣麵前停下,一名打扮著花枝招展的中年婦女迎了上來。   聽朱元德先前的介紹,許清知道這人是醉鴛樓的老鴇,姓陳。   “哎呦喂,前兩日我在坊間聽到有關於許大公子的傳言,可把我擔心壞了……您說您這麼金貴的身子,怎麼能磕著碰著呢?”   陳嬤嬤顯得極為熟絡,幾句話便拉近了自己與許清的關係。   “快跟陳媽媽上去瞧瞧,一定給幾位公子選一套最好的房間。”   “這還用選嗎?”朱元德挑了挑眉,說道:“陳嬤嬤你也知道,我老大就喜歡你家這天字一號房,還不快把那地界收拾好?”   “這……”   陳嬤嬤的臉上雖然笑的燦爛,但她卻說不出來後半句話。   如今的天子一號房,已經被一位京城的公子哥包圓了,聽說那位公子爺的身份尊貴,她可不敢把人家給攆出來。   可這許大少也不是什麼好相與的主,許氏在素州崛起,自己這醉鴛樓多虧了許大公子頻繁光顧,才能在官家人麵前硬起腰板。   她誰都得罪不起。   “二位公子有所不知,這樓上今天得挪作他用,要不然咱們就在南邊的地字一號將就一下?反正這春十三娘在哪唱都能聽得到。”   “能一樣嗎?小心我把你這店……”   朱元德怒氣上湧,話還沒說完,就聽見一聲慘叫從門內傳來。   過不了一會兒,一名身穿貂絨大衣的年輕男子被兩名身材魁梧的男子丟了出來。   “張兄?”   朱元德探出頭看了一會兒,發現這人確實是他們的好友,張家的公子張瑞海。   張公子此刻已經被揍得不成人樣了,身上青一塊紫一塊,頭臉上還鼓起了幾個大包。   陳嬤嬤看到這一幕,眼睛都快瞪直了。   “張……張公子,您這是……趕緊叫隔壁醫堂的大夫過來,可不敢把我們的張公子給傷了。”   這被扔出門外的張公子看著許清,斷斷續續的說道:“老大,你可得替我做主,裡麵那搶我們房間的人,不講道理……”   許清目送著被人抬遠的張公子,心裡打起了退堂鼓。   他可沒想到做紈絝子弟逛青樓還有挨揍的風險,看那兩名大漢健碩的模樣,他也不像是對方的對手,不如找個借口開溜吧?   “老大。”   許清聽到朱元德叫聲,改變了主意,準備先去這樓裡看看情況。   跟在他們身邊的陳嬤嬤也不敢說話了,因為剛剛那揍人的武夫明顯不是她醉鴛樓的護院,是那名京城貴公子帶在身邊的護衛。   那張公子本來都勸好去地字一號房了,可不知為何,還是被那京城公子給打了一頓。   醉鴛樓內部,和許清想的有些差異。   這座建築之外平平無奇,但內裡卻裝飾著金頂紅木壁,繪製著各種各樣的鳥類圖案,色彩斑斕。   地板上鋪著色調柔和的錦織地毯,兩側掛著不少照明用的燈盞。   不得不說,這座建築是好好被人設計過的。   放眼望去,整座樓閣內部開闊精致,不僅凸顯出了中心處的半圓舞臺,還使得幾層樓裡的日光能透過特殊的鏡子照耀在臺中央,讓起舞之人變得更加顯眼。   “真是獨具匠心的設計,隻可惜……”   許清沒看兩眼,便有兩名如小山一樣高壯的男子堵在自己麵前,攔住了他的去路。   這二人穿的都是半截衫,線條分明的大塊肌肉如鋼鐵般堅硬,還不時地在上下起伏。   許清麵色有些尷尬。   他是來喝酒聽曲的,不是來欣賞虯髯大漢的。   “我家公子說了,許公子一行人不得入內。”   “哎喲,你知道你們麵前站著的是誰嗎?這可是蘇州許氏的公子……”   朱元德話還沒說完,就被一人如老鷹捉小雞般揪了起來,他那肥胖的體重,在對方麵前好像根本就如同無物。   被提溜起來的朱元德想起了剛才張公子的模樣,也變得老實了許多,不再多嘴。   “但我家公子也說了,許公子要是想進這醉鴛樓也可以,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過你得再說首你家陸氏的詩詞,規格和水準都要達到昨日那篇《十五圓月夜送郎君》。”   “什麼?”   許清本已做好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準備,卻沒想到這裝逼打臉的劇情還能被這護衛送到臉上的。   “就要一首?”   那虯髯護衛麵無表情,冷聲說道:“說出兩首的話,我家公子就把這天子一號房拱手讓給你。”   “有意思。”   許清伸頭望了眼醉鴛閣內,發現這樓裡麵的人還挺多,不僅有鶯鶯燕燕的歌女舞女,還有不少已經入席的賓客。   能白日就來此處晃蕩的人,無不都是素州城裡有些家世的官宦子弟。   “行吧,陳嬤嬤去安排兩個寫書的人,我這就把詩詞念給你們聽。”   陳嬤嬤本來還為兩家公子相爭犯愁,可誰曾想,這二人爭論到最後竟衍變成了一場鬥詩大會。   昨日詩會裡的情況她也有所耳聞,聽說許府陸氏憑借這一首詩幾乎成了整個江南文壇的名人。   已經有人把濮園詩會上發生的事情,原封不動的傳到了京城裡,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陸氏的名號就會傳遍大齊的大江南北。   如今能在醉鴛樓裡再得到陸氏的兩首詩,她這青樓是不是也可以流芳百世,屹立不倒了?   一想到此,陳嬤嬤的嘴都笑歪了,忙招呼著樓裡的夥計給舞臺上騰位,把樓上的紙墨硯臺給搬出來。   見許清竟真打算上臺去念詩,青樓的看客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這家夥不會是來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