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寧的繼父上官侯爺子嗣不算少,但是現在還活著的,把衛寧這個繼子給去了,也就隻有與衛寧同母的一個女兒,還有一個就是衛寧現在要去見的上官遠山了。 衛寧出海之前,上官侯爺親自來新陵交給他一封長信,還告訴他如果不能把那封信帶到,就把一句話帶給上官遠山就行了。 上官侯爺想事向來是那樣的周道。 上官遠山會不會也那麼周道? 衛寧在見到上官遠山前一直在思考著這個問題。 他一進入上官遠山的大莊園,就想起了他與這位沒親自見過的兄長的有限的交往。 他母親嫁給上官侯爺時,十五歲的上官遠山剛剛出洋不久。 現在衛寧虛歲都二十了。 這多年前以來,上官遠山一趟都沒回過大明。 上官侯爺嘴上不說,心裡對這個事還是很不滿的。畢竟那是親生兒子,他那現在唯一還活著的親生兒子。 衛寧與這位兄長的交往,主要是電報把世界連通後的事情。 衛寧那時是同行碰同行,跟這位兄長通過電報線互相切磋過幾次電報的收發,那時,他還不知道他就是上官侯爺那個親生兒子。 “衛寧?” 上官遠山一見到衛寧就笑了。 “賢弟裡邊請吧!” 他笑著把衛寧領進了客廳裡邊。 衛寧觀察了一下客廳的裝飾。 客廳的裝飾談不上奢華,卻也不算簡樸,應該是在新大陸現有的條件之下,盡量做得華麗一點的結果了。 “你來找我,不僅是想以電報員身份來見我吧?” “當然不是。父親讓我給你帶一封信過來給你。隻是。” “信沒帶來。” “是。” “那你就直接把他托你帶來的話說給我聽吧!” “你知道父親會考慮到把那封信遺失的可能性嗎?” “當然。我爸那人,我還是清楚的。” 衛寧微微頷首。 “你不願意回來,至少讓你兒子回來一個兩個。” 大明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太深了,也有很多避免家族利益吃虧的功利性考量。 上官侯爺要求上官遠山送一個兩個兒子回國,是完全恰當合理的。 拋開親情不論,這也是上官遠山為人子的義務。 如果上官遠山死活不乾這件事情,上官侯爺到去世也沒有生下其他兒子。 那時隻能讓女兒招贅一個女婿,或者讓女兒與人成婚時,談好雙方再生孩子解決上官侯爺一家宗嗣的事。 上官侯爺明顯不想這樣。 衛寧說完了那句話,想起了上官侯爺那時的無奈。 他沒有說話。 上官遠山也沒有說話。 兩個人沉默了好一會,上官遠山說:“可惜我也沒孩子啊!” “啊!” 衛寧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上官遠山會沒孩子,他還以為上官侯爺之所以會托他帶話,就是知道上官遠山已經有兒子了。 “算了,這個事就別提了啊!我先給你看些東西,再給我爸寫一封信,你幫我帶回去。” “行吧!” 衛寧本想拒絕,可是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幫忙帶上這封信。 畢竟這對父親通過信件溝通的消息,傳了出去對於上官侯爺一家百害無一利。 衛寧個人倒是無所謂,可是這與他同母妹妹關係甚大。 一旦上官侯爺孫子也指望不上了,上官家幾房的關注點全都會落到他的妹妹身上。 她妹妹未必能躲得過所有的刀劍正常長大。 …… “你看這根伸縮魚竿如何?” 上官遠山把衛寧領進了書房,從櫃子裡取出了一根魚竿交到了衛寧手中。 這根魚竿同樣是可以伸縮的魚竿,與衛寧現在係在腰上的完全一樣。 衛寧往魚竿裡注入了一部分氣勁,魚竿的構造非常有意思。 雖然在重量上,這根魚竿與他係在腰間的那根比要重上很多,尺寸也長了不少,但是裡邊的機關與穩定性也強了不少。 加上這根魚竿還是由鐵來製成的,比衛寧那個適合實戰太多了。 “大哥你做這個魚竿是為了釣什麼東西啊?” “大陸北邊一個碼頭那一片魚特大,味道鮮美非常,是釣魚者挑戰的絕佳的魚類。” 衛寧對於這種愛好釣魚的人,在過往的人生裡接觸過不少。 上官遠山苦澀地笑了一下,繼續說:“可惜那個魚類,在我造好這根魚竿的時候已經滅絕了。我看到你的小說裡邊提到,你找人定做了一個可以伸縮的魚竿來輔助戰鬥,便把這根魚竿簡單調整了一下做成了這樣。送給你了!” “那我就收下了。” 衛寧沒有必要在這樣的時候客氣。 “你幫我把那邊與你有關的書,都寫上你的名字吧!” 衛寧望向了上官遠山手指的方向,那是書架的第三層,在書架的中上部,一大排都是他與蘇清她們一起撰寫的書。 “好!” 衛寧走了過去,拿起紙筆,從最邊上的書寫了起來。 上官遠山收集的這些書全都是精裝版。 如果他不急著收集,等書商慢慢運過來,需要花的錢還不比在大明買貴上多少。 可是,隻要上官遠山想快一點閱讀,那這個錢就隻能走走私渠道了,花銷會特別大,大到衛寧絕對不會為了一本書花這麼多的錢。 衛寧一邊簽書,一邊與上官遠山開始了閑聊。 “你這書賣的倒是挺全啊!” “沒辦法啊!你這些書寫得就是好啊!那些書裡誰不清楚,你即便沒有執筆太多,也對作品質量有著巨大的影響。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你那些書,據我所知已經有希恩聯合王國那邊的人翻譯了。” “是嗎?” “你對這一點不高興?” “又賺不到錢啊!” 這是實話,這個時代還沒有跨國版權公約一類的東西存在,衛寧他們寫的書,隻能在大明印書賺錢,其他國家的人無論是買書翻印,還是自行翻譯他們都沒有任何辦法。 “那麼市儈!” “我寫小說寫劇本基本都是為了錢。” 衛寧取出了他的劇本集,這本書在一眾書籍中被翻得最舊,明顯讓這本書的擁有者最為著迷。 “不是為了錢,也是為了幫朋友的忙更多一點。” “你直接說徐慧就得了唄!反正這邊的人聽到這樣的話,都會覺得理所應當。” 衛寧翻了一個白眼沒有接這個話。 …… 衛寧取完了信,簡單吃了個午飯,立刻踏上了回程的道路。 他離開前,上官遠山有些遺憾地說:“如果不是我妻子回了娘家了,且回不來,我怎麼也得留你在這裡與他見一見麵。我爸沒看見她,你也應該替我爸看一看。” 可惜,沒有辦法就是沒辦。 衛寧其實也可以再留上一天,不過畢竟還有海怪那個事情,衛寧還想為那件事解決出力,也就在午後徑直踏上了歸程。 他在晚上日落時分,踏上了回總督府所在城市的火車。 火車很快開始前進,衛寧突然有了一種很不好的預感。 一個少年人坐到了衛寧對麵。 “兄臺是大明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