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心的爸爸死後,村裡的小孩開始明顯地疏遠甄心。村裡人都在說甄遠因承受不住精神分裂的壓力,而上吊自殺。年幼的甄心看到上吊自殺的甄遠,受到驚嚇,癔癥了許久。嘴裡一直胡言亂語,像是中魔了一般。爺爺奶奶十分擔心甄心,奶奶更是找來村裡的巫醫幫甄心看病。巫醫讓甄心跪在一柱香前,自己圍著甄心不斷地念著咒語,旁人也不知道在念叨些什麼。村裡有些大膽的人都圍著觀看,指指點點。 “聽說是中邪了。這甄遠莫非是枉死的?”一個村民道。 “誰知道呢?吊死鬼是不能投胎的,興許是附在自己兒子身上了。”有人附和。 “聽說甄遠死前的一段時間,看起來不對勁。瘋瘋癲癲的。” “別說死之前了,他這人一直也不太正常。和別人不一樣。我看,這瘋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過了十來分鐘的功夫,甄心神誌漸漸恢復:“這是乾什麼?爸爸,爸爸死了。”甄心痛哭不已。 奶奶也在身後不停地抹眼淚。 甄心恢復後,給甄遠送了葬。之後的許久甄心都沒有表現出異常,他的內心一直有一種聲音,“你要表現得和其他人一樣,不要被看做另類。”每當甄心有一些奇怪的想法,甄心都會及時製止:“像個正常人。”甄心是一個孤單的正常人。 在爸爸死後的兩年,甄心的奶奶也生了重病。劉瑯讓甄心去照顧奶奶,於是甄心搬到奶奶這邊居住。奶奶生病十分痛苦,她整日整日地說些胡話。類似於:“心啊!你身後站著誰?”“別來。” 甄心照顧奶奶十分疲勞,白天還要去學校上學。於是精神上也開始恍惚,他也不再提醒自己要做個正常人了。他的精神在一點點地被摧毀。 一個月後,甄心的奶奶也去世了。甄心隻發過一次癔病,但是這次癔病自己好了。甄心變得更加孤單與怪異,有時候完全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家裡的一些親戚都說甄心變得不像小時候了。 上高中期間,甄心每天半夜起來寫東西,並在網上投稿。到大學期間,他的小說已經小有成就。大學畢業時,他的小說已經出名了,他本人卻像是不知道似的。 他的主人格什麼都做不成,生活貧苦。一日,一個旋渦把甄心吸了進去。一掉進旋渦,甄心的屁股就硌到一個東西。拿起來一看是一個頭盔,上麵寫著夢幻頭盔。他對頭盔不感興趣,剛想扔掉頭盔時。天空陰沉沉地下起了小雨。甄心一麵把頭盔戴在頭上擋雨,一麵找個避雨的地方。周圍漸漸地刮起風來,風雨交加打在甄心的身上,冷極了。甄心遠遠地看見一個座山,有個山洞。甄心走進山洞,這裡別有洞天,山洞頂上長滿了鐘乳石。這時,眼前出現係統與語音提示:你好!歡迎來到遊戲人生,請選擇遊戲模式:沉浸式與半沉浸式。甄心選擇了沉浸式,請選擇主玩家還是非主玩家。甄心選擇了非主玩家。 淒慘的甄心就這樣把自己的人生似乎是又經歷了一遍,實際上這些經歷隻是頭盔給他的一些表象罷了。這個頭盔能夠發出一種麻痹人的神經的物質,使人在戴上後受到影響。尤其是選擇沉浸式的玩家,神經係統會分不清時間與空間,身體感官知覺也會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 在極光旋渦中的甄心名氣變得更加大,儼然是一個成功的作家。他在這個空間裡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但是似乎並不開心。他的分裂出來的人格還在不停地耕耘寫作,他對此依舊迷迷糊糊。有時候似乎發現了,但是很快又轉換成另一個人格。他完全控製不了自己,即使他偶爾會想著,“正常一點。”精神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拯救精神上的痛苦,但是卻並不能完全治療疾病。何況甄心的疾病正是精神力量試圖拯救甄心而來的,甄心對這件事無能為力。但是另一個人格卻似乎掌握著許多東西,他明白法律的界限,並不像其他的精神病人那樣大肆踐踏法律,犯法後又靠著精神上的疾病逃脫法律的製裁。 甄心與歐陽夏、仲飛、龐錄一起進入旋渦後。甄心總是在夢境中夢到一些死去的人,例如死去的堂弟。但正是這種夢境下獲得的靈感,使他在法庭上的處於不利的地位。甄心與仲飛去爛尾樓找與龐錄失蹤有關的證據時,腦中也有一個不知名的聲音告訴他,“去河邊看看。”當甄心對仲飛說出去河邊看看時,他卻對腦中的聲音完全沒有印象。甚至是後來的事也都是模糊不清的了。此時,仲飛的視角中甄心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目光炯炯有神,風采奕奕,他變得非常有主見且自信十足。當把龐錄拉上來後,甄心似乎一點也不驚訝,仲飛在事後回想起來也曾經懷疑甄心與這件事有關係。 抱著這種疑慮的仲飛還是做了甄心的辯護律師。開庭的日子到了。在辯護的時候,仲飛心中的這種惡魔總是時不時地跑出來。對方律師拿出警察的監控和推斷結果作為證據。攻擊甄心小說中的情節不合理之處。比如,對方的律師提出甄心的小說的內容之所以能夠在警察破案之前出來,並不是因為甄心有什麼未卜先知的能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而是因為甄心是一個借助製造殺人案件來沽名釣譽之人。對方律師道:“我方在小說網站上看到被告在9月18號上傳了小說章節“堂弟之死”,這裡的堂弟就是被告失蹤的堂弟甄辰。被告小說中的描述情節和現實幾乎一模一樣。實際上,警察是在9月20號才發現死者甄辰的。請問,為什麼被告能夠在9月18號,也就是死者死亡的第二天就寫出一模一樣的情節呢?這樣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了吧。這次的案件也是如此,發現死者龐錄的又是被告。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這種事情,請問對方律師你怎麼解釋這種現象。” 仲飛道:“對方律師,你是分不清小說世界和現實世界嗎?一個作家在小說中寫的堂弟就是現實中的堂弟嗎?而且哪有人會傻到這種程度,把自己做的案件寫在小說裡,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法官大人,我申請原告律師的辯護無效。請求駁回。” 雖然法官駁回了原告律師的說法,但很明顯陪審團偏向原告律師這一麵。人人都隻願相信是甄心亂了套,而不願相信是自己亂了套。陪審團也認為甄心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沾著人血的,是在吃著人血饅頭。 仲飛本人也曾經這樣懷疑過甄心,但是他自己表達出來是用迷信的方式表達的。即所謂的甄心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而未卜先知這種說法在法庭上是根本沒有說服力的。如此一來,甄心的名望反倒有害。真是應了那句“人怕出名豬怕壯”的俗語。 仲飛雖然盡力幫助甄心辯護,但是結果不如意。一審甄心被判處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