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文曲星狀元郎(1 / 1)

《西蜀日報》、《天府報》、天府電視臺、《西南日報》……等一堆電視臺、報紙在六月二十四號這一天開始密集報道著今年天府省、大漢西南地區的高考分數情況。   蜀德中學17歲的女生周恬亦,以701分的?分,摘取了天府省的理科分數桂冠。   這超過七百分的高考分數是讓所有考生、家長都佩服的成績。放在往年,媒體記者們都會蜂擁而至,關注她,采訪她。   但是今年,在739分麵前,701分——黯然失色。   “我感到非常意外,從來沒有想到過我們學校會出現全省第一名,這是我們三中建立校以來的第一位文科狀元……”當記者隨即把這一喜訊告訴西蜀市第三中學的校長賀君兼時,這位中年校長在電話中顯得異常激動。   當然,校長賀君兼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還同步介紹了文科狀元王昕的基本情況:身高179,長得頗為俊秀,五官深邃,是品學兼優的尖子生,父母都是農戶,家境貧寒但不墜青雲之誌。   “這位學生學習非常刻苦,高中期間一直住在學校,隻會吃食堂飯菜,穿校服,寒暑假都會回家鄉和父母一起做農活,生活比較簡樸。   但是性格開朗,自主能力、學習能力都非常強,高考結束後,為了賺取大學的學費,一直在自學編程,在網上兼職賺錢。   在了解到這一情況之後,我們西蜀第三中學為王昕同學提供了五萬元的助學金,同時我們這些看著王昕同學長大的學校管理和老師們,也一起為王昕同學捐贈了總計五萬元的助學金。   我們西蜀第三中學的校訓是明德、強能、拓新、品助。我們一直在努力幫助優秀學子們去攀登新的高峰,不因生活困苦而放棄,王昕同學的……值得我們全校師生去學習。”   看得出來,在短短兩天時間裡,校長賀君兼對王昕的具體情況做了一個非常細致的摸排,不僅了解其家庭狀況,還對以往的學習生活情況頗為了解。   同時,王昕也將自己努力學習編程、計算機安全技術這些事情說了出來,為以後商業版圖埋下伏筆。   如果有人在他成功後,調查他或者在網絡上搜索他,就會得到十分細致的“基礎條件”——王昕並不是頃刻間就掌握大量知識,而是“艱苦學習”得到的。   特別是在班主任鄧劍鋒的采訪當中,王昕更是一位學習刻苦、學術外全科都頂尖的六邊形尖子生。   當這些報道播出、報亭外麵的報紙、雜誌都是王昕的照片時,這位天府少年很快就“火出了圈”。   星星網吧老板李唐正,在電視上看到關於王昕的報道後,立刻決定將天羅網吧客戶端的年費給續上。   網管李峰在看到女網管張梅梅“發春”的時候,都會調侃道:“別想著人家狀元郎了,人家可是一鳴驚人,七百三十九分,龜龜,這分數,我恐怕學一輩子都考不到。”   張梅梅聽到同事的調侃,隻會冷哼回懟道:“你以為我像你一樣隻會想這些東西?天羅網管的宣傳,我都成了兩單,你那些狐朋狗友呢?”   “什麼狐朋狗友?!人家隻是剛買了萬象網管,現在沒辦法再亂花錢了而已。”   “亂花錢?別逗我笑,網管能有錢才怪!”   “哼,不跟你說了,等會兒交完班,就有七天網吧的朋友過來看情況,到時候你配合一下,拿到錢,我分你五十。”   “行吧行吧。”   兩人鬥嘴的時候,腦海中卻是不情不自禁想起了那個少年的麵孔。   對方在網吧研發軟件的時候,他們隻是覺得對方肯定成績不錯,但是沒想到居然能夠考到全省第一的狀元,而且聽說大漢國今年就沒有超過七百三十分的考生,雖然有些地方的試卷不一樣,但王昕很有可能是全國範圍內的文科狀元。   也正是在這個報道播出之後,他們這才感覺到自己和王昕之間的差距。   不僅是年齡,還有未來的上限、身份。   室友羅昆浩考完之後,就回了達城老家,在電視上看到關於王昕的報道之後,直接在沙發上站起來,一臉驚詫道:“握草?!老爸,這是我們同學!他居然是狀元!?握草!!!”   紙上學來終覺淺,到嘴隻剩握草言。   天府省的貧困縣章邯縣天平村。   王田堂剛剛將地裡的雜草割完,一邊喘著氣,一邊慢悠悠的扛著鋤頭向家裡趕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路上碰到親戚打招呼,那被太陽曬得黝黑的臉上雖然看不清神態,但忠厚的回應,還是會讓人感覺到這人的踏實。   隻不過剛一到家,他就看到村長站在屋裡,手裡還提著一個籃子。   “田堂,地裡的活做完了?今天起,你可就發達了啊,你們家公子王昕考上了狀元!縣裡的領導都打來電話問我們情況了。   明天縣裡、省上還有西蜀市的媒體記者就要過來采訪你們,到時候你可得好好發揮,爭取也說一口文章出來。”   村長老臉殷切的將一籃子雞蛋,順勢放到了屋子當中的飯桌上。   而王田堂看著這一切,腦子還沒有轉過彎來。   狀元?   什麼東西?   “老堂,娃兒考上了!而且是考得最高成績,剛剛村長就跟我說,娃兒這次是文曲星下凡,咱們以後都不用種地了!”   王昕母親一臉高興的在旁邊解釋著。   王田堂逐漸明白了事情,雖然那樸素的嘴角還在上揚,但是嘴裡麵說出來的卻是另一句話。   “不種地?吃什麼?”   “謝謝村長,這雞蛋,我們就不要了。咱們家的老母雞還能夠生蛋,而且娃兒考得再好,以後讀書也要花錢,這地,我們還是會接著種,不用把我們的地收回去。”   村長聽到王田堂這人還惦記著那幾塊地,一邊笑著拍大腿,一邊撲扇著蒲扇,“哎呀,娃兒都做狀元郎了,你沒聽新聞裡麵說,學校都要獎勵他10萬塊錢!   有這錢,別說大學了,娶個媳婦兒都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