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陛下,你可知罪?(1 / 1)

這春風雖暖,可此時吹來,卻帶有幾分冬天尚未離開的寒意。   崇禎就這麼孤身一人的站在宮門之下,穿著一身明黃色的鎧甲,麵對著眾人,臉色平靜。   身後更無一人,未有護衛,未有太監,未有宮女,更未有任何人。   祖大壽、韓爌,以及在場的這些人,幾乎全都懵了。   崇禎此舉,與他們意想之中的截然不同。   事出無常必有妖,突然的變故,讓他們心生懷疑,是不是崇禎在搞什麼鬼?   “大人,這是怎麼回事?!難道出現什麼問題了?陛下這是想乾什麼?!”祖大壽看向一旁的韓爌,眉頭緊皺的問道。   他實在想不明白,崇禎到底想要乾什麼?   韓爌也懵了,他也不明白崇禎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不過,看著眼前的崇禎,一個熟悉的場景忽然出現在腦海中。   之前那次,韓爌也曾組織過人,在京城中鬧事,那會兒,崇禎也是孤身一人。   當時,有人提議沖擊崇禎,可那個時候,害怕傷到崇禎,從而坐實造反欺君的罪名,於是在麵對崇禎時極為謹慎,甚至不敢輕舉妄動。   此時的場景與那時極為相似,幾乎一模一樣。   ‘莫非,他是想故技重施,想用自己為誘餌讓我們擔心自己落下欺君之罪的罪名,從而退去?’   韓爌心中不斷的思索著,眼睛也瞇了起來。   雖說與上次極為相似,但韓爌心中仍然帶有很有擔憂。   這次與上次不同,上次隻是讀書人鬧事,而這次,幾乎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麵,稍不留意就是滿盤皆輸的局麵,韓爌清楚,崇禎也應該知道這些。   按理來說,這種時候,崇禎應該死守皇宮,或者調兵遣將,讓士兵驅散他們,可現在崇禎卻反其道而行之,這裡麵有大問題,絕對沒有表麵上看到的那麼簡單。   “韓相,這是怎麼回事?!”一旁的祖大壽看向韓爌,擔憂的說道。   韓爌皺眉道:“這裡麵有詐,雖說他經常做些天馬行空之事,可別忘了他的手段,事出無常必有妖,他孤身一人,這裡麵肯定有問題,說不定後麵還有埋伏。事情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我們絕對不能在這時出現問題,謹慎一些總沒有錯。咱們按兵不動,你先約束你部兵馬,禁止任何輕舉妄動!”   “明白!”祖大壽領命。   崇禎看著前方毫無動靜的眾人,心中納悶:‘都這個時候了,他們怎麼還不動了?過來啊,趕緊過來把我砍了,一了百了啊。’   崇禎深吸一口氣,向著前方走去,步伐穩健,來到韓爌等人前方。   皇宮坐北朝南,陽光撒在崇禎身上,配合著那明黃色的鎧甲,以及身後那朱紅色的宮墻,此時看起來竟有一絲“皇權神授”的感覺。   若是蒙昧的百姓見此情形,恐怕就會忍不住磕頭下跪。   但對於這些“充斥著智慧”的官員而言,“君權神授”隻是一句屁話。   他們此行,就是要將皇權徹底的關進籠子,要實現流行已久的“虛君”之法。   崇禎很快便來到了他們正前方。   “亂臣賊子,朕就在這裡!”崇禎看著他們,說道。   韓爌帶著祖大壽以及一眾兵丁,並未冒險過去,仍留在原地。   “陛下,您可知錯?!”   韓爌腰板挺的筆直,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俯視著崇禎。   崇禎反問:“朕何錯之有啊?!”   韓爌的眉頭瞬間緊皺,臉色也瞬間陰沉,聲音如夜梟一般響起:“崇禎,你裁撤遼兵,其罪一,你取消遼餉,其罪二,你不尊祖宗法度,其罪三,你禍害朝臣,其罪四……”   韓爌厲聲大喝,細數了八大罪按在了崇禎的頭上。   每一項罪責看起來都那麼不可饒恕,看起來就像是天怒人怨一般。   崇禎倒是沒有想到,這些東林黨人竟然無恥到了這種地步,愣是把這些莫須有的罪名按在了身上。   不過,崇禎並沒有如韓爌想的那般憤怒或者喝罵,反而還麵帶微笑,給人一種心情很好的樣子。   心情當然很好,隻要韓爌舉起刀,將他殺了,賠償金就到手了,就可以回家瀟灑了,這心情能不好嗎?!   “你在笑什麼?!”韓爌冷聲道。   崇禎失笑著搖了搖頭,道:“聽你這話,似乎,你們東林黨和遼兵才是國之柱石,才是天底下救星?”   “難道不是嗎?!”韓爌冷聲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哈哈哈,難道會是嗎?!”崇禎更大聲的笑了,笑的眼淚都出來了。   “虛偽的文人,既然你們不要臉,那朕就戳穿你們的真麵目。”崇禎的聲音陡然冷了下來。   雖然成功送死就在眼前,但有些話還是要說的。   這些東林黨人的惡心與虛偽,超出了崇禎的認知,這些話不吐不快。   況且,狠狠的罵一罵他們,也能激起他們的怒火,從而成功送死。   “哼,我倒是要瞧瞧,您能說出什麼話來!”韓爌冷哼。   “東林,一群自詡聖人君子的文人,實際上卻是一群骯臟的小人。你們總打著為國為民的旗號,可乾的那些事情又是什麼?   東林黨成立於萬歷三十二年,若是東林黨真是救國救民的政黨,為何自萬歷年之後,朝廷就走向衰敗?在朕看來,伱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地方上,你們兼並土地,以官紳勾結的方式,將自耕農的土地全部弄到手中,逼的百姓家破人亡,你們總是向朝廷向皇帝建言,讓皇帝愛民如子,讓皇帝寬民減賦,可實際上,你們才是最混賬的東西。   天啟年間,陜西大旱,先帝問策於東林,可你們是怎麼說的,是怎麼做的?一個個的說起那些悲天憫人的話來,就像是鴨子一樣聒噪個不停,可當朝廷要從戶部籌措銀錢賑災百姓之時,你們卻像是死狗一樣,以國庫空虛為由,搪塞先帝。   對了,朕聽聞你們東林文人最喜歡揚州瘦馬,聽說揚州瘦馬就是那些尚未發育的十二三歲的小女孩,這是人能乾出來的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