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問話後,袁剛把各種情況基本都摸清了。 現在是南明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也就是公元1645年七月二十日。董方遠是萊州張廣反清起義軍的成員,他們都是因為清廷悍然發布剃發易服令而造反的。 就在十幾天前,膠州鎮總兵柯永盛的部隊大舉進攻起張廣的反清義軍。 於是義軍被打散了,張廣、董方遠和其他幾名義軍將領被迫各自率領部隊,分散突圍,並且約定在平度大澤山東石村匯合。 董方遠的這支部隊一路遭到圍追堵截,在最危急的時刻,被“東海義軍”救了。 了解完情況,袁剛把所有事情跟林浩文做了完整匯報。 “你們要盡快找到張廣的義軍,他們現在的處境可能很不妙,我會安排直升機繼續配合你們行動!”林浩文在聯絡器中說道。 “明白!” 掛斷通信,袁剛開始分析眼前的情況。 首先,這裡位於登州府黃縣和萊州府掖縣之間,距離平度大澤山如果步行的話,據董方遠說可能要四個時辰,差不多一個白天,這個速度是肯定不行的。 好在他們現在有一臺現代交通工具,那就是直升機。 這次出來執行任務的是艦上陸戰隊員一個班,總共九個人。最終,袁剛決定一個班兵分兩路。 他和兩名隊員帶著董方遠和義軍其他幾個重要人物,一起乘坐直升機去往東石村找到張廣的主力軍。剩下6名陸戰隊員負責帶領其他義軍成員,走陸路去往東石村,雙方在那裡匯合。 一開始,董方遠等幾個義軍成員不太敢靠近轟鳴作響的直升機,幾乎是被袁剛等人拖上去的。起飛的時候,在戰場上勇武過人的董方遠居然像個孩子似的被嚇得大叫。 不過很快他們就平靜下來,轉而變成了興奮,畢竟這是他們人生第一次上天。 不過董方遠等人沒興奮多久,他們就到了。人要走一天的路,直升機隻用了不到二十分鐘。 當直升機飛到東石村上空的時候,董方遠望著舷窗,下巴都要驚掉了,嘴裡不停地感嘆“這天兵神器果然了不得啊”。 當然他們並沒有太多時間感嘆,因為腳下的東石村已經開打了。 估計是因為明末的戰亂,東石村早就沒有居民了,房屋也都很殘破。村子祠堂外的大空地上,大隊的清兵正在和一群穿著粗布衣服、手持殘破兵刃的反清義軍作戰。 清軍的人數幾倍於義軍,眼看義軍就要被消滅了。 “那是張廣大哥!”董方遠指著義軍大喊,“天兵大人,快救救他們!” 其他幾個跟著一起來的義軍成員也紛紛拿起了武器。 袁剛微微一笑,“幾位還想拿著刀跟清兵對砍啊?用不著的!” 說著,袁剛回頭用拳頭砸了下駕駛室,朝飛行員喊道:“老張,能搞定不?” 直升機飛行員老張微微側頭:“沒問題!” 接著,直升機在老張的操縱下,微微轉向,逐漸放低高度,航炮對準了東石村裡的清軍。 東石村裡正在交戰的雙方,這回終於注意到天上突然多了個大家夥。雙方不由得停頓了一下,誰也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 不過就是這停頓的一瞬間,直升機兩門航炮的炮口噴出了兩團火焰。地麵上,清軍士兵的腳邊瞬間濺起了一陣陣塵土。 轉眼間,數十名清兵就變成了人體零件。航炮的威力,把人打碎完全不成問題。 接下來的事情,基本就是剛才董方遠和李三戰鬥的翻版。清軍頓時大亂,隨即潰散,張廣的義軍在短暫的混亂後,很快重新組織起來,開始追擊清兵。 “好了,我們下去吧!”袁剛對飛行員老張說。 幾分鐘後,直升機落了地。在“天兵神器”的幫助下,張廣的部隊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董方遠見到了張廣,立即向張廣引薦袁剛等人和他們的“天兵神器”。 接下來沒有太多寒暄,也沒有任何懸念,張廣一聲令下,麾下反清義軍全體效忠“天兵”。 這一戰打得很漂亮,不僅擊潰了圍剿他們的清軍,還俘虜了一百多人,包括這一支清軍的最高指揮官。後來通過他身上的腰牌和印信,發現這名指揮官就是清廷任命的萊州遊擊楊遇明。 楊遇明,這名字起的,要是放到後世清廷搞文字獄的時候,八個腦袋都不夠砍。 後來一審問,這個楊遇明也是明朝降將。明朝大廈將傾的時候,見風使舵,歸附清廷。 事實證明這家夥也確實挺會審時度勢的,見到眼下這番形勢,馬上就跟“天兵”請降。 張廣義軍群情激奮,都要求殺了他。畢竟之前義軍的隊伍被楊遇明率領的清軍打得相當慘,此人手上沾滿了義軍將士的鮮血。 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代,人命是最不值錢的,殺幾個俘虜更是家常便飯,何況還是這種有血仇的。 袁剛作為軍人,對楊遇明這種吃裡扒外的家夥也是相當厭惡,但這種事他不敢自作主張,立即打開聯絡器請示林浩文。 很快,林浩文傳來指示,留下楊遇明,全體清軍俘虜也都不殺,而且要爭取一並收編。 現在還是東海義軍的“創業”階段,不亂殺人,首先有助於打造仁義之師的形象,讓後續有意歸降者沒有後顧之憂。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再者驅逐艦官兵雖然是現代戰爭的行家裡手,但畢竟對明清之交的古代戰爭缺乏係統認知,收降這麼一個清軍遊擊,會對部隊認知這個時代的戰爭有不小的幫助。 有了“天兵大帥”的最高指示,張廣、董方遠和義軍其他成員們就算再怎麼不理解,也不敢有任何異議。畢竟掌握“神器”的“天兵”此時在他們心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絕對不敢忤逆。 於是,袁剛迅速帶領義軍成員,收繳被俘清兵的武器,並開始登記所有俘虜的信息。 當天晚上,另外6名陸戰隊員帶領的第二路人馬走陸路趕到了東石村,雙方順利匯合。 所有部隊匯合後,袁剛清點了人數。 算上張廣、董方遠等將領,反清義軍一共有221人,清軍俘虜包括楊遇明在內,共113人,其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八旗兵,其餘都是漢兵,多數是前明軍士兵。 袁剛和陸戰隊員們簡單整編了部隊,按照現代軍隊的製度,編成了3個連。每個連下麵也全都改用現代編製,即排和班。 原來的清軍俘虜被打散,按照八旗降兵、投降漢兵與義軍士兵1:2:6的比例,混編成班。重點盯防的是投降的八旗兵,前明軍降兵次之。 完成這項工作後,已經入夜了,新整編的部隊開始埋鍋造飯。清軍的圍剿部隊帶了不少乾糧和補給,現在都成了戰利品,也讓幾百人吃了頓飽飯。 一夜的休整後,第二天清晨,按照之前林浩文的預定計劃,袁剛率領新整編的部隊,開始向登州首府蓬萊縣城方向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