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蜀道難(1 / 1)

上午的時間很快就要過去了,郭老師說得也很疲倦,需要休息一下。   郭老師停止說話,向各位說道:“各位朋友,今兒上午就到此,下午接著聊。”   此時此刻慶春園的老板,張慶春從茶館深處走出來,向郭老師行禮並說道:“郭老師裡麵請,我早已經為您備好了一桌簡簡單單的飯菜,您中午就不用回家了吃飯了,在我這裡吃飯吧。還有我還給您準備好一套房間,吃完飯就在房間裡休息。”   “這不好吧,我是無功不受祿。”   “有什麼不好的,您講得有意思,大家夥都愛聽,我也愛聽,為咱們這個小茶館帶來不少人氣。”   說著說著,張老板和郭老師就走到了飯桌前,標準的四菜一湯,有葷有素,有冷盤和熱盤。吃的是什麼呢“回鍋肉一份,素炒竹筍一份,麻婆豆腐一份,乾鍋土豆臘肉一份,紫菜蛋花湯一份,外加香噴噴的大米飯。”   吃著吃著,張老板就和郭老師聊了起來:“以後您到我這裡吃茶,要是中午回不去,就在我這裡吃飯和休息,我都會安排人準備好的。”   “這怎麼好意思呀,不成,不成,真的不成。”   “有什麼不成的,我都沒說不行,就這樣吧,您說的東西大家都愛聽,我也愛聽,聽你說書是一種享受。”   郭老師接受了張老板的好意,從此以後,隻要郭老師坐在茶館裡“說書”不方便回家,他就在茶館裡休息,這樣也好,省得來回折騰,省事。   下午的時間又到了,郭老師休息也差不多了,又坐在他的老位置給大家“講書來了”,他習慣了喝了一口茶,開始動起來他的話匣子。   ........   1999年2月下旬某個日子上午,三個人如約來到成都火車集合,他們將踏往昆明的火車。   在成都火車站前,小郭的父母、嫂子和小侄女都在送別,嫂子說:“你大哥,讓我給你傳話,他沒時間送你,托我給您送別,祝你一路順風。”   按照禮數,小康和小馬向小郭的家人打了聲招呼並做了簡單的告別。   “叔叔再見,早點回來,給我帶些好吃的,還有帶個女朋友回來。”   這孩子,小郭實在是沒轍了。一旁的小馬和小康實在憋不住了,也笑了出來。   “再見,我們會早日早會。”   三個人很快來到了火車站候車室,等候了半個小時,接著開始去驗票,走向停在鐵軌上的火車,根據火車票上的信息,很快找到他們的車廂號,並來到他們早已經訂好的一間包廂。   小康說道:“真的是累死了,背那麼多東西實在太累,早知道就不背那麼多東西了,怪沉的。”   “那沒辦法呀,忍忍吧。”小郭說:   火車很快就開了,列車員也開始來驗票,驗完票後,哥仨坐在自己的包廂裡開始聊天。   他們做的這趟車是成昆線,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人自己獨立自主修建的鐵路之一。這趟列車從川西平原的成都出發,西行到峨眉山,在峨眉山傍南行,穿過波洶湧的大渡河,在翻越海拔高達兩三千米的大小涼山,一路沿著湍急的孫水河,安寧河南下,到達海拔1000米的金山江大峽穀,再溯龍川江向上爬至1900米的滇中高原,接著穿過滇中高原的丘陵到達昆明。   “咱們走的可是蜀道呀,進蜀難出蜀難,在古時候交通技術不發達的情況下,都這麼難,盡管現在的交通技術已經算發達的了,還是難,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看來當年秦始皇掃六合的時候是對的,先拿下蜀國,拿下成都平原做自己的糧倉和戰略大後方,穩定好後方,然後再東出函穀關,逐鹿中原。”   “沒有蜀地做大後方,秦皇是很難成功一統華夏的,還是蜀地這個地方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兵家必爭之地就是這樣的。”   “蕭何當年也是對的,幫助漢王劉邦拿下鹹陽,連忙派人去接收秦國的蜀郡,沒有蜀郡撐著,楚漢爭霸,誰勝誰負都很難說。”   “那這樣說,劉備在當年在蜀國稱帝,諸葛亮想以此為基地興復漢室,還與舊都大戰略也是對的。隻可惜了,沒有成功。”   “話不能這樣說,蜀地四周有高山,中間是平原,好像一個大鐵桶。這樣的地勢易守難攻。適合作為一個割據政權根據地,適合偏安一隅。可是一旦把蜀地的出入口全部堵死,或者打入蜀地,大軍隻要沿著高山直沖到平原,想抵抗都難,那就沒辦法了,隻能投降或者坐以待斃。就是這個地理條件的限製,也注定他隻能作為防禦性地區。當年北宋趙匡胤滅後蜀的例子歷歷在目。”   說著說著,列車就到了峨眉山地界,峨眉山的壯麗的景色,深深吸引著三人,三人停止說話,坐在包廂裡看景。   陽光照射著,峨眉山上,好似一股金光鋪在山體上,金光閃閃的。   “看這山多麼崢嶸,可謂是畏途巉巖不可攀。”   美好的景色很快一閃而過,列車繼續開著,一路上穿過好幾個隧道和山洞。   “修這條鐵路的時候就難,當時有很多工程兵犧牲長眠於此,他們多數死於砸傷。還有就是在挖隧道的時候沒有注意安全,不幸死於山洞的塌方。”   “當年為修建這條路的時候,有太多的犧牲,其實每每坐在這趟列車上的時候心情是沉重的,想想那些犧牲此地的建築工人,有的還很年輕,就這樣沒了,唉。”   “老話說得好,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咱們是享福了。”   說著說著,列車經過大渡河,大渡河就在他們的旁邊。   看著波濤洶湧的大渡河和兩旁的高山,小郭嘴裡不禁念起詩仙李白的詩句: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應該再加上一句話:“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小康在一旁附和著。   “蜀道的難,蜀道的險,蜀道的奇讓李白寫盡了,他的《蜀道難》已經是曠世絕作了,後人的詩作沒有人能超過他了。”小馬說道。   列車一路行駛,走著走著就到了大涼山地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到了大涼山就離西昌不遠了。   當年修這條鐵路的時候,前蘇聯專家提出中線方案,所謂的中線方案就是前蘇聯專家途經主要的經濟地區,這樣做的話線路裡程短,工程小、投資短,發揮效益快。   而我們的中國專家堅持西線方案,所謂的西線方案就是“途經方地質復雜且地勢險峻,人煙稀少、物產匱乏的眾多少數民族區域,當時中國專家認為,西線方案,有助於開發西線地區的礦產及其他自然資源豐富,借此機會帶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   事實上,西線方案是很有價值的。雖然西線方案,途經眾多大山大河,提高了修建鐵路的公裡數,提升了修建難度,增加了不少建設成本,但是實打實地打破了大涼山彝族地區交通閉塞的情況,也間接開發了大涼山地區。大涼山地區的煤,攀枝花地區的鐵能夠被挖掘出來,變成財富。這樣說吧,成昆鐵路使整個彝族地區,甚至川西南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   列車抵達了,西昌地區,火車在這個地方做長時間的停靠。哥仨下車透氣,在站臺上,哥仨看到許多穿著彝族服飾的老人、婦女和男人,他們的肩上背著裝著各種東西花筐,他們交錯有致地上下車。他們知道,彝族同胞肩上背著不僅僅是貨物,而是一個又一個沉甸甸的希望。   “我看站臺上有賣盒飯的,我去賣三份,我們一會吃盒飯吧。”   這盒飯剛買回來,列車員就催促他們三個抓緊上車。   剛回到包廂裡,列車就啟動了,列車一路向南駛向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