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旭日初升 峨嵋派所有的弟子,全都被丁敏君的叫聲驚醒了。大家連忙穿好衣服,奔到後山,跪在風陵的屋前。 方燕雲和孤鴻子從屋內出來,臉色慘白,悲痛道:“太師父已經圓寂了。” 曉芙驟聞太師父死了,心中像戳了一把刀,“哇”的一聲,痛哭起來。 一時間無人不涕淚縱橫,整個峨嵋山哭聲震天。 苦兒被這突如其來的事嚇傻了,像受到電擊一樣,半癡半呆,心想:怎麼會這樣?太師父剛才明明還跟我說著話呢。 方燕雲眼光一掃,見苦兒呆呆地跪著,眼中全無淚意,氣惱地問:“苦兒,你太師父去世了,難道你一點都不傷心嗎?” 跪在苦兒身邊的丁敏君煽風點火地說:“太師父去世之前,曾多次召見苦兒,但她都躲著不肯去見。隻怕是為了冬至那日太師父批評她的事,仍心存怨懟呢。” 方燕雲聞言,臉色生硬如鐵,大步走來,朝著苦兒狠狠地扇了個耳光,勃然大怒:“逆徒,太師父生前對你恩重如山,你竟然還敢心存怨懟?” 苦兒仍是愣愣地跪在那兒,一句話也說不出。 恩師離世,方燕雲本就悲痛至極,見苦兒神色淡漠,更是痛心,以為這孩子沒有良心,當下火冒三丈:“你剛出生的時候,被人遺棄在菱江之上,是太師父心慈,將你收留在峨嵋山,撫育成人。如今她老人家薨逝,你卻不悲不痛,我峨嵋派如何會有你這樣麻木不孝的弟子?你給我滾!從今以後,你不再是峨嵋派的人!” 曉芙嚇了一跳,忙膝行出列,抱住方燕雲的腿,哭道:“方師父息怒!苦兒一向敬愛太師父,她怎麼會不傷心呢?” 方燕雲氣在頭上,一腳踢開曉芙,怒喝道:“誰敢替她求情,一並逐出峨嵋!” 孤鴻子欲上前勸幾句,豈知方燕雲卻厲聲吼道:“師兄,師父既然將峨嵋派掌門之位交給我,我就有權處分一個不孝逆徒!” 孤鴻子愣了一下,看她的臉色便知動了真怒,也不敢多說什麼了。 次日一早,孤鴻子把苦兒叫進房來,苦兒問:“方師父真的要趕我走嗎?” 孤鴻子嘆了一口氣,道:“因為你太師父離世,她心情悲痛,所以情緒激動,言辭嚴厲,你別怪她。不過,她要逐你出峨嵋,雖是氣話,但現在她是一派掌門,不可作兒戲之語,一言既出,你也不能留在這裡了。” 苦兒不解世事,睜大眼睛,一臉無辜地問:“不留在這裡,那我要去哪裡?” 孤鴻子想了想,說道:“我在峨嵋山下有個朋友,名叫程貞。她知書識墨,武藝高強,我送你去她那兒,請她收你為徒,以後就由她照顧你吧。” 苦兒應了一聲:“是,孤鴻子師父。” 孤鴻子道:“以後你叫我伯伯就好,不必再稱呼我和燕雲為師父了。” 之後整整過了一年,方燕雲才從悲痛中走出。偶然回想當日一怒之下趕走苦兒,也有些自責。她問孤鴻子苦兒的下落,孤鴻子說苦兒已被山下一處漁戶收養,如今衣食無憂,讓她不必掛心。 方燕雲知道苦兒安好,這才安心落意。自她擔任掌門以後,派中事務繁多,加上要為師父守孝三年,不得不將與孤鴻子的婚事擱置一旁。如此一來,亦正合孤鴻子的心思。 這日,方燕雲決定要收曉芙為入室弟子,並要為曉芙舉行一個隆重的拜師大典。 祖師殿內,眾弟子整齊地站立兩旁。 曉芙洗手拈香,先向郭襄的雕像叩拜,再向方燕雲敬茶,說道:“弟子紀曉芙,幼秉峨嵋師祖教誨,深知本派行俠仗義,武功精湛,威名四海,功績偉大,承蒙納於門下,執入室弟子之禮,定當謹遵師教,團結同道,刻苦鉆研,傳承武藝。慎身修永,立誌圖強,驅除韃子,保衛百姓。今恭行拜師大禮,日後誠意正心,知行合一,拜於方掌門名下,終生不渝。” 方燕雲微笑頷首:“汝心靈性慧,敏而好學,深得我心,今收作入室弟子,願你不斷進步,早日成才。” 其餘眾人,拜伏下來,齊聲道:“恭喜方掌門再添嫡傳。” 拜師大典結束後,曉芙從祖師殿走出來,抬頭望向天空,晴碧萬裡,陽光明媚。從今天起,她正式成為了峨嵋派的入室弟子,得到了方燕雲的悉心栽培,一點一滴地學到了峨嵋派的精妙武學;也是從這一天開始,她的人生,開啟了新的篇章。 而苦兒,雖然她與峨嵋武學無緣,但上天也沒有薄待她。離開峨嵋派後,苦兒認識了人生中一位很重要的啟蒙老師,那就是孤鴻子的紅顏知己貞娘。 程貞的名號在江湖上雖不及方燕雲,但她的出身大有來歷。她的祖先正是東邪黃藥師的愛徒程英。 且說當年襄陽大戰之後,程英和表妹陸無雙隱居在嘉興,有日得知意中人楊過與小龍女已經生兒育女,終於明白自己和楊過再無可能。幾年以後,程英忘卻對楊過的感情,與一個叫做程九川的摩尼教的少年走到了一起,結為秦晉之偶。程九川原是左衛親軍千戶,出身將門,他的先祖就是赫赫有名的程咬金。因為不滿元廷壓迫漢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遂辭官解職,加入摩尼教,為漢人伸張正義。 其時蒙元統治殘暴,民不聊生,逢年過節老百姓都沒米下鍋,好在有摩尼教的教眾四處布施派米。程英敬佩丈夫的善行,也一同加入了摩尼教,之後程家子孫後裔,世世代代都是摩尼教的信徒。 摩尼教就是後來的明教。貞娘作為程家後人,從小就是明教中的一員。元武宗至大二年正月,黃河決堤,老百姓流離失所,朝廷卻置之不理。這年貞娘貞剛滿十六歲,此情此景,貞娘毅然跟隨父親在豫東領頭起義,一呼之下得到兩千餘名信徒響應。盡管後來起義被鎮壓,貞娘的父親也慘遭殺害,但豫東起義沉重打擊了元朝的統治,也張揚了明教的聲威。教主陽頂天有感於她父女的功績,尊封貞娘為地字門門主,掌管明教所有女子教眾。 貞娘擔任門主後,一直忙於明教大業,以至摽梅已過,仍然未嫁。在一次執行教務的途中,遇到了孤鴻子,兩人相識相戀,情投意合。貞娘為了孤鴻子,決定破門出教,來到了峨嵋山下隱居避世,甘作一名尋常的漁婦。 苦兒離開峨眉後,就一直跟隨貞娘生活,不覺一年有多。 這段日子以來,她處處感受到貞娘的關愛與照顧。當初她被遺棄於菱江,正是貞娘和孤鴻子一起發現的,所以貞娘也覺得苦兒與她很有緣分,對她分外憐惜。苦兒心知貞娘疼愛她,自己也十分懂事,常常幫貞娘做家務、乾農活。貞娘既教她捕魚、放牛、砍柴、織布、煮飯,也教她讀書、寫字、下棋、彈琴,視她如親生女兒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