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山川相繆(1 / 1)

第三十五章山川相繆   在漠陽住了一晚,曉芙第二天便啟程返回峨嵋山了。   苦兒與她分手後,一個人漫無目的,不知不覺往西北方而去。路過一片小樹林的時候,突然有人抓住了她的腳,她嚇了一跳,隻聽到那個人聲音沙啞地說:“姑娘,救我!”說完這幾個字,就暈了過去。   苦兒蹲下身來,見他的背部插著一支箭,受了重傷,又仔細瞧了瞧他的麵容,大吃一驚:“啊,韋一笑!”   她連忙伸手點了住了韋一笑背部幾處穴道,將那支箭拔了出來,噴了她滿身的血,她撕下幾塊布料,將他背部的傷口牢牢綁緊。聯想到明教與彌勒宗正在交戰,韋一笑是明教的青翼蝠王,大概是被敵人追殺。於是不敢和他在原地多停留,背著他往別的地方去了。   自從四年前韋一笑將貞娘和孤鴻子帶走,苦兒就再也沒見過他們了。這次重遇,實是萬分激動。她快步奔到一處破廟,迫不及待的想問他師父去哪裡了。   好不容易等到韋一笑蘇醒,他睜開眼睛看到苦兒,認得她臉上那道深深的疤痕,吃驚道:“你是……苦兒姑娘?”   苦兒點了點頭,高興道:“韋一笑,是我!我們在峨嵋山見過麵的呢。”   韋一笑想坐起來,但傷口痛得厲害,滿頭大汗,苦兒忙道:“你先別急著起來。我剛剛喂你吃了‘小還丹’,你的血暫時止住了。”   “小還丹?”韋一笑驚奇道:“那是終南山一帶的療傷聖藥。”   “是啊,一個老前輩給我的。”苦兒關切道:“你中了箭,傷勢不輕,一會兒我去給你請個大夫來看看吧。”   韋一笑急道:“不行,不能請大夫!”著急道:“我得馬上走了!”說著又想坐起,但一掙紮,傷口又開始滲血。   “你別動!”苦兒道:“好不容置止住了血,亂動會扯到傷口,不要命啦?”   韋一笑閉目一嘆:“我真是太沒用了,我對不住兄弟們。”   苦兒試探性地問:“你是怎麼受傷的?”   韋一笑覺得不宜多說,便不回答,苦兒道:“就算你不說,我也知道。現在明教被困玉山,你是從那裡逃出來的吧?”   韋一笑吃了一驚:“你怎麼知道?”   苦兒就把最近的見聞都跟他說了。   原來,那日韋一笑在眾人的掩護下,終於拚死逃出了天狼七星陣。他心急火燎,飛馬直奔光明頂,披星戴月地趕路,走過一山又一山,一嶺又一嶺,幾天幾夜都沒有合過眼,身體疲憊不堪。昨夜,他剛到漠陽,忽然“撲棱”一聲,後背被一支猛箭射中,從馬上翻了下來,滾落了草叢裡,就這樣昏迷過去。   韋一笑見她吱吱喳喳地說個不停,跟當年在菱江邊上碰到她的情形一模一樣,不禁微微一笑,開始放鬆起來。又見她衣服上全是血跡,溫柔問道:“你身上怎麼都是血?受傷啦?”   苦兒道:“那是你的血!我發現你的時候,你中了箭,就幫你把箭拔了出來。我按照書上的方法幫你點住穴道,可還是噴出來好多血。我隻好用布料將你的傷口裹緊。怕你繼續被人追殺,便背了你跑路,一口氣跑了二十多裡呢!”   聽她這麼一說,韋一笑覺得苦兒的聰明和大膽出乎意料,一個沒見過世麵的鄉村姑娘,居然也懂得依照書本點穴療傷。又聽她說背了自己二十多裡,一個弱女子背著一個受傷的大男人,實在太了不起了,心裡十分感動:“苦兒姑娘,謝謝你,讓我撿回了這條命。”   苦兒卻沒在意,笑了笑說:“客氣什麼,咱都是老朋友了。”她見過的人不多,自是把韋一笑當成舊相識了。又問:“是了,我的師父和伯伯去哪裡啦?”   韋一笑道:“當日滅絕師太要殺我們,你師父和伯伯知道從此與她結下深仇,所以不敢回峨嵋山。又怕她以後再來尋仇,決定浪跡天涯,雙宿雙棲……”   “啊?”苦兒急道:“他們不要我啦?”   韋一笑訕笑道:“你師父跟伯伯私奔,帶著你去,你覺得合適嗎?”   “那他們現在在哪裡?”苦兒急問。   韋一笑道:“都說了是浪跡天涯,哪有固定去處的。”   苦兒傷心極了,師父和伯伯怎地說走就走?但轉念一想,峨嵋派的勢力那麼大,他們有心要避開滅絕師太,自然得神秘一點,若泄露了行蹤,滅絕師太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但從韋一笑口中得知他們平安無恙,也總算放下心來,至於什麼時候能相聚,那隻好交給緣分了。   苦兒默然道:“幸好有你幫忙,我師父和伯伯才能順利逃走。說起來,我該謝謝你才是。現在你身受重傷,需要什麼幫助,盡管開口。我能辦到的,一定替你完成。”   韋一笑想了想,沉吟道:“苦兒姑娘,我韋一笑信得過你……有一件事,確實需要你的幫忙。”   “什麼事?”   韋一笑認真地說:“去明教搬救兵!”   苦兒嚇了一跳,擺手搖頭:“這個不行!”   “怎麼啦?剛剛才說是老朋友,現在老朋友請你幫忙,你卻反悔啦?”韋一笑急道。   苦兒坦白地說:“韋一笑,我對你本人沒有意見,可是你那個明教……江湖中人人都管它叫做魔教,還說他們無惡不作,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野心勃勃,吞並了不少幫派,害死了不少人。魔教的事情,我可不想卷進去。”   韋一笑著急地辯解:“苦兒姑娘誤會了,那四處為非作歹的,並非明教,而是彌勒宗!”   苦兒道:“但我聽說,彌勒宗的宗主是原來明教的副教主,梁俊釗、盧治平以前都是明教的高層人物,既是明教的分支,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料想明教也好不到哪裡去。”   平日若是有人敢這樣數落明教,韋一笑肯定要揍他一頓,但這話出自苦兒之口,他卻生氣不起來,隻好耐心地解釋:“你真的誤會啦!其實,我們明教的教義是懲惡揚善,度化世人,一心要為老百姓謀福祉。從唐朝至今,如果皇帝昏庸,官員腐敗,民不聊生,明教必定會起義造反。因為我們常常跟朝廷作對,所以受到朝廷的鎮壓,為了躲避官府的圍剿,行事難免隱秘了一些,才會被叫做魔教。加上,自從聖火令失落,彌勒宗就從本教分裂出去,他們為了壯大自己的勢力,不斷侵奪其他門派。江湖中的人不明就裡,一律將這些血債都算到我們頭上,我們也很無奈啊!再說了,如果明教真的無惡不作,你師父程貞當初又怎會加入明教呢?”   他這麼一說,苦兒覺得不無道理。貞娘為人正派,高節清風,常常教育她要清正做人,哪怕最窮困的時候,也從不會偷盜騙搶。貞娘的品德比起什麼正門大派的宗師,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明教真的是壞事做盡,貞娘又豈會加入呢?   這些困惑像一團亂麻似的堆在苦兒的腦子裡,糾結在一起,一時理不出個頭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