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引蛇出洞(1 / 1)

青春絮語 唯一的獵 4067 字 2024-03-15

青春絮語:羽之章   第七章:引蛇出洞   夕陽如詩般溫暖地灑滿街頭巷尾,為忙碌的一天鍍上了一層金黃的柔光。夏萱、馮羽翔以及青嫣三人並肩走在放學歸家的小徑上,那熟悉的道路在夕陽餘暉中顯得格外寧靜而迷人。   夏萱總是如同春日陽光般明媚,她的笑容純真無垢,仿佛任何世間的陰霾都無法遮擋她內心的光芒。她的笑聲宛如清脆悅耳的銀鈴,在黃昏時分悠揚響起,為沉寂的街道平添了幾份活潑和生機。   馮羽翔與青嫣則與夏萱形成了鮮明對比,他們的麵容被一抹淡淡的陰鬱所籠罩,眼神中蘊含著深邃且復雜的情感,猶如夕陽拉長的影子一般沉重。他們在這熟悉小徑上默然前行,無言之中,內心深處湧動著難以言表的思緒。   盡管夕陽的餘暉溫暖宜人,卻未能驅散他們臉上的愁容。當路過那個平素放學後常與流浪貓嬉戲的小公園時,一陣熟悉的喵喵聲打破了傍晚的靜謐,它像一支躍動的音符穿透空氣,輕盈而又引人注意。   這聲音立刻吸引了三人的注意力,特別是青嫣,她幾乎是下意識地迅速轉向了公園的方向。那聲貓叫觸動了她內心深處對弱小生命的關愛,也似乎暫時沖淡了她臉上原有的抑鬱情緒。   一隻小貓從公園灌木叢中探出了毛茸茸的小腦袋,眼神機靈好奇,尾巴驕傲地豎起,向他們發出一串親切的呼喚。這一幕讓青嫣的腳步不自覺地放緩,馮羽翔也隨之把目光投向小貓,而夏萱的笑容更加燦爛起來,仿佛找到了一個共享歡樂時光的契機。   三人被貓咪的呼喚牽引,自然而然地朝那個熟悉的小公園走去。抵達後,他們發現那隻經常在長凳上等待他們的流浪貓依然如故,它慵懶地蜷縮在長凳一角,橘白相間的毛皮在夕陽下閃爍著柔和的光澤,一雙明亮的眼睛裡充滿期待。   青嫣的眼神中流露出無法掩飾的喜愛與關懷之情,她輕步走向小貓,如同往昔那樣,在靠近時小心翼翼地伸出雙手。小貓感受到了她的善意,微微昂首,用它的臉頰輕輕蹭著青嫣的手心,享受這份來自人類的溫暖撫觸。   夏萱此刻近距離觀察到青嫣與流浪貓的親密互動,她的眼眸閃爍著好奇與欣賞:“青嫣,你真的很喜歡貓咪呢,跟它們交流的時候,你看起來比平時更加自然親近。”   麵對夏萱的疑問,青嫣抬眼回望,嘴角勾勒出一絲恬淡的微笑,眼神中流淌出一種難以言說的情感:“確實如此,可能是因為它們的眼神那麼清澈透明,不含絲毫雜質。每當心情低落時,看到它們,就像找到了一位安靜傾聽、無需言語的貼心朋友。”   即使馮羽翔的表情依舊略帶憂鬱,但他在目睹青嫣與貓咪的故事時,眼中閃過一絲微妙的觸動,似乎在某種意義上與她們的感受產生了共鳴,內心的某處角落也開始泛起漣漪。   於此同時,於曉真領著王凱和徐林快速穿過校園來到了學校的後花園。這裡綠樹成蔭,花香撲鼻,與他們調查謠言的緊張氛圍形成鮮明對比。於曉真的舉動顯得有些神秘莫測,這讓徐林心中不禁打起了鼓。   徐林看著於曉真在前方引路的身影,緊皺眉頭轉向王凱,壓低聲音問道:“王凱,我記得我們不是要去調查那個散布謠言的人嗎?怎麼現在跟著曉真來到後花園了?他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王凱目光閃爍了一下,他微微側頭低聲回應:“也許這裡有我們意想不到的關鍵信息。”   正當徐林準備繼續追問時,於曉真轉過身來,麵向他們,臉上掛著一抹自信的笑容。他拍了拍手上的塵土,清了清嗓子說:“你們兩個別急,我確實知道關於謠言源頭的一個重要線索,而這個線索,就隱藏在這個看似平常的後花園中。”   此話一出,王凱和徐林對視一眼,雖仍有疑惑但也都帶著期待落座下來。   於曉真倚靠在粗礪的樹乾上,眼神中閃爍著深思熟慮的光芒,冷靜地向兩人分享自己的觀察與見解。   “首先,“於曉真目光炯炯地掃過兩人,緩緩開口,“我們要明確一點,這個所謂的‘緋聞’源頭不明,且迅速擴散至全校範圍,這背後肯定有人推動。馮羽翔是新生中的佼佼者,青嫣又因其獨特的個性引人注目,他們的結合無疑是個爆炸性話題,容易引發人們的獵奇心理。”   她繼續深入剖析:“我觀察到,謠言內容細節豐富,甚至有些不實情節,說明傳播者對他們的生活有一定了解,但又並非完全知情,極有可能是他們的朋友圈子中的一員,或者有渠道獲取相關信息的人。”   於曉真犀利的目光在王凱和徐林之間掃過,她以一種別出心裁的比喻闡述了揪出校園新生馮羽翔與怪女孩青嫣緋聞事件幕後黑手的獨特策略:“你們知道,撲滅一場大火往往需要出奇製勝。如果我們直接對著謠言這團火苗硬碰硬,可能會讓它燃燒得更加旺盛。但如果換個思路,就像你想撲滅森林中的大火,可以在其旁邊製造一場可控的小火,通過消耗周圍的氧氣來遏製火焰的蔓延。”   “所以,在這個事件中,我的建議是,我們不妨通過引導輿論、放出一些真假參半的信息,分散大家對現有謠言的關注度,同時暗中觀察哪些人會借此機會推波助瀾。”於曉真頓了頓,接著解釋,“當我們在虛擬空間或者現實社交場合植入這些信息時,那些急於傳播不實內容的人可能會因為追逐新熱點而暴露自己。他們為了維持關注度,極有可能再次行動,而這正是我們追蹤溯源的最佳時機。”   徐林對曉真的策略深感贊同,他細細咀嚼後,向王凱表示:“於曉真提出的這個方案真是高明至極,其核心思想是通過轉移大家的注意力焦點,就像在熊熊燃燒的謠言火焰旁另起一處新的熱點,這新熱點會逐漸吸走圍繞原有謠言的關注度——就好比消耗掉火苗賴以生存的氧氣。”   “這樣一來,那些熱衷於傳播馮羽翔和青嫣不實戀情的人,在失去了大眾關注這一‘燃料’之後,他們的謠言擴散勢頭自然就會減弱。”徐林的目光中閃爍著堅定,“而當我們拋出新的討論話題時,造謠者們為了保持影響力,往往會迫不及待地參與到新一輪的信息傳播中。這時候,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我們看在眼裡,從而在他們的新動作中找到線索,揭示出真正的幕後黑手,最終成功地將他們揪出來。”   王凱對如何轉移公眾注意力提出了疑問,徐林接過話茬,眼中閃爍著狡黠而睿智的光芒。他提議道:“我們可以利用校園內的某些富有神秘色彩或極具爭議性的假消息來引導輿論走向。比如散播一些關於校園怪談的故事,或者編造一場虛構的師生約會事件——這些話題勁爆且引人入勝,容易吸引大眾的眼球。”   “當然,”徐林強調,“這些信息必須是完全虛構的,目的是為了轉移大家對馮羽翔和青嫣緋聞的關注度,而不是製造新的麻煩。當這樣的故事在校園內流傳開來時,那些原本熱衷於傳播不實戀情的人可能會被新的熱點所吸引,從而在他們試圖參與討論或擴散這一虛假新聞的過程中暴露出自己的身份。”   於曉真接過徐林的提議,進一步補充道:“那個出了名的小喇叭對各種八卦新聞總是樂此不疲。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如果我們放出這樣勁爆且虛構的校園怪談或師生約會的消息,這個八卦精恐怕會像嗅到獵物的貓一樣,迫不及待地將這些信息傳播出去,這樣一來,他極有可能在積極擴散假消息的過程中暴露自己的行蹤。”   “當然,”於曉真強調,“我們的目標是讓謠言製造者主動跳進我們設置的‘陷阱’,而非真正去傷害任何人。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暗中引導和觀察,巧妙利用他們的傳播行為,揭示出他們的真實麵目,從而保護馮羽翔和青嫣不受無端謠言的侵害。”   通過這樣的策略布局,於曉真、王凱和徐林三人形成了一套既維護當事人權益又能夠有效揪出造謠者的行動計劃。   總結完策略之後,於曉真提出了一項關鍵性的行動安排:“關於這些假消息的散布工作,我認為由我來執行最為妥當。王凱和徐林你們倆平時的行為模式已經被校園裡的大部分人熟知,如果你們去散播這樣的信息,很可能會被幕後黑手識破。而我由於平時行事低調,接觸麵相對較廣,更能有效地將這些消息傳達到合適的人群中。”   對此,王凱和徐林都點頭表示贊同,他們深知於曉真的分析與決策向來精準有效。   在於曉真準備離開並付諸行動之際,他突然回頭對二人說:“這次就當還你個人情了。”他的語氣雖然平淡,卻透露出堅定的決心。   徐林聽後滿腹疑惑地轉向王凱詢問究竟是什麼人情,王凱隻是淡然一笑,神秘地說:“江湖上的事,你少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