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把孫堅救了(1 / 2)

  第114章 把孫堅救了

  雒陽,袁府。

  袁紹看著周琦寄過來的書信,臉上不由露出了笑容,謂左右曰:“子異外放為縣長四載不驕不躁,仍記掛袁氏,真是有心了。”

  原來,周琦聽從了戲誌才的建議,不僅贈送了些許雪白紙張給袁紹,還寫信表達出了對於汝南袁氏宗族的擔憂。

  荊、揚兩州,由於唐周的告密,以致兩州大帥馬元義被殺。

  失去了馬元義的統帥,荊、揚兩州黃巾軍便如同一盤散沙,根本沒有組織出成規模的起義,就已經胎死腹中,被早早剿滅。

  如今除了冀州黃巾以外,當屬潁川、汝南黃巾規模最為龐大。

  潁川乃司隸東部門戶,若不能盡快剿滅潁川黃巾,則都城雒陽就將始終處於叛軍的威脅中。

  這也是為什麼,朝廷率先置函穀、太穀、廣成、伊闕、軒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都尉,以拱衛京師了。

  就連討伐黃巾的三路大軍之中,朝廷也令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統兵四萬餘先先攻打潁川黃巾。

  書信之中,周琦表達了對於汝南袁氏的擔憂,這點讓袁紹非常滿意。

  不過袁紹卻是暗道:“子異雖有此忠義,卻不太了解黃巾,縱然汝南黃巾肆虐,袁氏亦不懼也。”

  張角謀劃這麼久,以世家大族對於地方的掌控,不可能沒有發現一些端倪。

  可直到黃巾起義前夕,這件事情才被捅到雒陽,其中怎會沒有貓膩?

  縱觀黃巾起義的過程,他們雖然攻破官府、搶奪豪強,但是那些盤踞地方的世家大族,可有被黃巾軍禍害過?

  黃巾起義,獲利最多的也是世家大族,不僅逼迫天子解除了黨禁,還讓很多人撈取了大量軍功。

  最為重要的是,黃巾起義讓朝廷徹底失去了對於地方的掌控,讓地方大族以及太守開始招募義軍。

  作為獲利最大的士族,如果沒有在黃巾起義的過程中推波助瀾,顯然不太可能。

  隻是他們做事滴水不漏,根本不為外人道也。

  袁紹並不擔心汝南老家被黃巾軍劫掠,對左右說道:“子異言語中有為國除賊、建功立業之意,既如此,我便助其一臂之力吧。”

  “我這就作書一封,向右中郎將舉薦子異。”

  寫完書信以後,袁紹看著潔白如玉的紙張,眼中笑意越盛。

  旁邊小廝說道:“主人既然如此喜歡這些紙張,為何不讓周子異獻上造紙術?”

  袁紹擺了擺手,道:“這種紙張造價不菲,生產極其不易,就連子異本人都舍不得用。”

  說到這裡,他抖了抖周琦送過來的書信,紙張質量雖然略勝蔡侯紙,卻遠遠比不上那些潔白如玉的紙張,以此證明這種紙張的的確非常珍貴。

  “產量太低,難以獲利,隻能將之作為禮物贈送給朝中公卿以及大儒。”

  “子異忠心不改,我如何能索要造紙術?”

  袁紹這番話,固然可以看出對周琦的器重,卻也不難發現,他之所以沒有索要造紙術,根本原因還是無利可圖。

  在周琦的刻意引導下,袁紹以為這種潔白如玉的紙張造價,甚至不下於絲帛。

  如此昂貴,隻能作為贈送的禮品,供官宦、豪富之人偶爾使用,根本難以普及獲利,所以價值並不大。

  相比起這些紙張,帛書更容易保存,也更能彰顯身份。

  所以與其花費大代價造出這種潔白如玉的紙張,倒不如直接使用帛書書寫文字。

  安豐縣,經過數日等待,周琦終於收到了右中郎將朱儁的征調文書。

  周琦看到征調自己的乃是朱儁,卻是不禁有些遺憾。

  相比起左中郎將皇甫嵩,朱儁在討伐黃巾過程中的表現,可謂是差強人意,甚至差點被天子罷官治罪,若非後來皇甫嵩將功勞相讓,朱儁未必會得到朝廷的封賞、嘉獎。

  反觀皇甫嵩,卻是先破波才,而後由南到北,一路所向披靡,幾乎剿滅了所有黃巾軍的主力。

  相比起朱儁,跟著皇甫嵩更容易撈取功勞。

  不過既然朱儁已經發來了征調文書,周琦也不好再多想其他,當即帶著典韋、許褚,以及一千士卒,徑直朝著潁川而去。

  周琦為了避嫌,本來隻準備帶領五百士卒北上。

  戲誌才卻是勸道:“五百兵馬實在太少,明公至少要帶上千人,若有人詢問,就說其中五百人乃是得知黃巾叛亂以後,緊急招募所得。”

  周琦從諫如流,遂帶一千兵馬前往潁川平叛。

  此去,周琦並未帶上戲誌才。

  此次剿滅黃巾的主力乃皇甫嵩、朱儁,周琦過去隻不過是添頭,而且跟隨朱儁討伐黃巾,必然會屢次經歷苦戰。

  周琦作為被征調者,屬於寄人籬下,甚至沒有自主領兵擊賊之權,帶上戲誌才也發揮不了太大作用。

  既如此,索性把戲誌才留在安豐縣,免得有後顧之憂。

  卻說周琦領兵北上,途徑汝南的時候,遭遇幾股小規模黃巾軍的截殺,卻被周琦摧枯拉朽般擊潰。

  周琦發現,這些所謂的黃巾軍,雖然都頭抹黃巾,卻極有可能乃汝南本地豪強家奴假扮,根本不像是真正的黃巾賊。

  不過周琦首要目的,乃是前往潁川與朱儁會師,至於真假黃巾之事,也不在其管轄範圍,索性故意裝作不知。

  周琦領兵進入西華境內,忽然聽得喊殺聲震天,急令斥候前去探聽消息。

  沒過多久,斥候回報:“啟稟縣長,前方有一股義軍被數千黃巾賊圍困,雙方正在慘烈廝殺。”

  周琦問道:“可探得雙方兵馬數量?”

  斥候略顯羞愧的說道:“雙方犬牙交錯,旗幟難以分辨,無法推測大致兵力。”

  周琦聞言眉頭微皺,對著許褚說道:“仲康先帶麾下士卒就地休整,隨時準備救援友軍。”

  周琦卻是帶著典韋以及十幾騎,縱馬來到了一處高地,仔細觀察著正在廝殺的雙方。

  周琦生性謹慎,不想平白折損麾下士卒,所以需要先探聽清楚黃巾軍數量。

  他讓許褚帶兵休整,也是因為麾下士卒長途奔襲,全都人困馬乏,若貿然投入戰場,將會有未知危險。

  周琦跳下戰馬,手搭涼棚看著正處於膠著狀態的兩隊人馬,卻是不由瞳孔微縮。

  “孫?”

  卻見義軍之中有一桿“孫”字大旗,跟隨著一名壯漢左沖右突,所過之處,殺得黃巾軍節節敗退。

  典韋忍不住嘆道:“那位義軍首領武藝不凡,作戰悍不畏死,也不知是何方豪傑?”

  周琦已經大致猜到了對方身份,應該乃是吳郡孫堅,卻沒有說出來,而是繼續看著雙方交戰。

  觀察半晌以後,周琦對於黃巾軍的戰鬥力大有改觀。

  後世但凡有人提起黃巾軍,都覺得他們乃是烏合之眾,簡直不堪一擊,妥妥的戰功提取機。

  其實並非如此。

  張角謀劃十數載,是有目的的進行造反,正式的黃巾軍都有著嚴密的組織以及堅定的信仰,黃巾精銳雖少,卻皆身穿皮甲,攜帶精良武器。

  無論皇甫嵩、朱儁、盧植還是董卓,初期與黃巾軍交戰都有所失利,由此也能看出黃巾軍戰鬥力不俗。

  黃巾起義之所以被迅速撲滅,除了漢朝以及地方豪強、世家實力強盛意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沒有真正得到士人的支持,導致黃巾軍中缺乏優秀將領,最後被官兵以計破之。

  張角的死亡,也注定了黃巾軍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