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名將身死,朝野震動
  風越來越急。
  皇甫嵩、朱儁二人分兵襲營,四處縱火,準備夾擊波才。
  風助火勢。
  黃巾軍營寨很快便被大火吞沒,官兵看著變成火海的營寨,眼中都露出了興奮的神色。
  朱儁見狀,當即拔劍在手,喝道:“賊軍營寨已經被焚毀一空,建功立業就在今朝。”
  “兄弟們且隨我殺賊!”
  作為朝廷親封的三位中郎將之一,朱儁身為右中郎將,地位最低。
  饒是如此,朱儁也非常滿足了。
  他畢竟出身寒門,能夠得到這次領兵平叛的機會,已經尤為難得。
  為了搶功,他才長途奔襲先皇甫嵩之前抵達長社,尚未修整完畢,就開始與波才交戰。
  不得不說,朱儁的確有些太急功近利了。
  正是為此,朱儁才會初戰就敗給黃巾軍,以致潁川黃巾氣勢囂張,官兵惶恐不敢與之交戰。
  朱儁擔心受朝廷責罰,再加上初戰雖敗卻損失不大,就故意隱瞞了戰敗的消息,沒有上奏朝廷。
  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官兵始終被圍於長社,朱儁便知曉事情早晚瞞不住。
  若不能盡早擊破黃巾,一旦事情被捅到天子那裡,朱儁這個右中郎將的職位非但保不住,就連其本人也有可能會被押往京師治罪。
  盧植與董卓的下場,便是佐證。
  原本歷史上,如非皇甫嵩上表朝廷,將平定三郡的功勞推讓給朱儁,恐怕對方也難逃責罰。
  為將者,心急就會有破綻,朱儁正是如此。
  其麾下軍司馬張超聞言,卻是勸道:“兵法有雲:火發而其兵靜者,待而勿攻,極其火力,可從而從之,不可從則止。”
  “今火已發而賊兵靜,恐有詐,當靜而待之,伺機以動。”
  麵對張超的勸諫,本來頭腦發熱想要領兵沖殺的朱儁,仔細打量著黃巾軍營寨,也感覺到了事情有些不對。
  朱儁並不愚蠢,隻是略微有些急功近利而已。
  此時黃巾軍營寨已被大火吞沒,卻沒有看到黃巾軍慌亂的沖出營寨,反而平靜的有些可怕。
  朱儁心中凜然,道:“這似乎隻是一個空寨。”
  與此同時,領兵在另一個方向縱火的皇甫嵩,也察覺到了情況有些不對。
  他一麵命令屬下按兵不動,一麵派人前去通知朱儁,讓對方也不要輕舉妄動。
  就著火光,皇甫嵩環視四周,最終將目光放在了一座靠近水源的山崗之上。
  他下令道:“情況有變,且撤到山崗上麵,結陣防禦。”
  不同於朱儁,皇甫嵩可是出身將門世家,自幼熟讀兵書,知道在在這種情況下,尋找有利地形結陣自保,才是最佳的方案。
  山崗既不會被火攻,又背靠河流,不僅可以減少防禦麵,也能保障士兵們不會被斷了水源。
  最為重要的是,還能依仗山崗的有利地形進行防禦,以保全自身。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埋伏於不遠處的波才,看到營寨被焚毀一空,眼中閃過一道冷色。
  他正等待著官兵乘勝追擊,未曾想等了許久,卻始終不見官兵有下一步動作,當即眉頭緊皺。
  沒過多久,杜遠提著那名文士的首級,悄悄來到了波才身旁。
  “渠帥,這廝果真準備逃走。”
  波才雖早有預料,可是確定了這個結果以後,臉色仍舊變得無比陰沉。
  他看著那個死不瞑目的文士,嘆道:“郭圖啊郭圖,枉我如此信任於你,未曾想你卻欲置十數萬黃巾於死地。”
  “待擊潰官兵以後,我定要滅你全族!”
  也不怪波才如此憤怒。
  如果不是提前得知了彭脫的下場,波才也不會想到官兵會用火攻,恐怕今晚手下黃巾就會傷亡大半。
  由於蝴蝶效應的影響,周琦算是變相救了波才一命,也改變了潁川戰局。
  郭圖作為原本歷史上袁紹麾下重要的謀士,實際上卻是一個純脆的小人,與攪屎棍無疑。
  袁紹沒有了郭圖的出謀劃策,說不定也會改變原有的命運,這點誰也說不清楚。
  隻能說,周琦這隻小小的蝴蝶,已經開始悄無聲息改變著東漢末年的歷史。
  眼看波才怒氣稍減,杜遠才有些疑惑問道:“官兵既然已經放火,為何久久不攻營寨?”
  波才略作沉吟,道:“皇甫嵩、朱儁果真乃當世名將,彼或許是看到營寨內並無兵馬逃出,察覺到蹊蹺,這才按兵不動。”
  杜遠皺眉道:“如之奈何?”
  夜晚交戰,兵多並不一定會占據優勢,搞不好連兵馬都難以指揮。
  是以,波才明知官兵所在位置,卻也不敢貿然領兵去攻。
  若繼續這麼等待下去,等到天亮以後,官兵就可以突圍返回城內。
  波才沉吟許久,臉上忽然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道:“既然他們不動,那就逼得他們動。”
  “隻要動了,必然會留下破綻。”
  杜遠急忙問道:“渠帥有何妙計?”
  波才指向長社的方向,道:“官兵傾巢而出,裴元紹詐城極有可能成功。”
  “若城中火起,皇甫嵩、朱儁二人,是否會領兵回援?”
  “我們隻需在他們返回的必經之地埋伏,必可一舉擊潰官兵!”
  杜遠聞言大喜,道:“渠帥果然神機妙算。”
  卻說裴元紹等人換上官兵衣服前去詐城,奈何長社守將極其謹慎,居然識破了黃巾軍的伎倆,任憑裴元紹如何叫罵,都始終緊閉城門,不予理會。
  裴元紹麾下雖有數千黃巾力士,奈何沒有攜帶攻城器械,哪怕長社守備空虛,卻也很難攻入城中。
  就在裴元紹糾結著,到底是命令麾下士卒強攻長社,還是率領兵馬返回的時候,波才的傳令兵卻是領命而來。
  傳令兵見裴元紹未能拿下長社,也是有些吃驚,卻仍舊吩咐道:“渠帥有令,命伱四處點火,大張旗鼓攻城,吸引官兵回防。”
  裴元紹很快就領會到了波才的意思,當即命令麾下黃巾力士四處點火,並且讓人敲響戰鼓,大張旗鼓的佯攻城池。
  與此同時。
  感覺到事情不對,正按兵不動的朱儁,忽然看到長社的方向火光大作。
  他當即心中大驚,對著麾下的軍司馬張超說道:“黃巾營寨空無一人,波才應該早就料到我們會來夜襲,想必率領賊軍暗中去攻長社。”
  “若長社有失,則司隸門戶大開,波才就可以繞過軒轅關,自新鄭殺入司隸境內。”
  “屆時,必然京師震怖!”
  張超聞言,亦是大驚失色,道:“既如此,將軍當速速領兵回援長社!”
  若長社有失,莫說是朱儁自己,就連皇甫嵩恐怕都擔不起這個責任,至少也會落得個免職治罪的下場。
  無論是為了大局著想,還是為了自己的前程與身家性命,朱儁都不敢怠慢,急忙率兵回援長社。
  不僅僅是朱儁,皇甫嵩也看到了長社方向燃起的大火。
  隱約間,還有喊殺聲與戰鼓聲傳來。
  皇甫嵩亦是臉色微變。
  事實上。
  自從皇甫嵩發現黃巾營寨裡麵沒有人以後,就隱隱感覺有些不安,可是在沒找到黃巾軍主力,以及在不了解對方目的以前,皇甫嵩並不敢輕舉妄動。
  未曾想,皇甫嵩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左右急忙勸諫道:“若長社有失,則京師震怖,將軍必然會被朝廷降罪。”
  “將軍當率領麾下兵馬,速速回援長社。”
  皇甫嵩聞言,眉頭緊皺,卻並不答話。
  左右見狀,還想再次出言勸諫,卻是被皇甫嵩打斷了。
  他看著麾下諸將,問道:“爾等有沒有想過,若黃巾軍於途中設下伏兵,我等返回之時,豈不會遭遇重創?”
  眾人聞言,皆驚愕當場。
  隻不過,仍舊有人勸道:“無論如何,長社絕不容有失,將軍回援之時,小心謹慎即可。”
  皇甫嵩卻是搖頭道:“長社縣令頗為謹慎,我出城之前亦再三叮囑,莫要輕易開城門。”
  “然長社畢竟空虛,如此雖能擋住少許黃巾軍,卻擋不住有準備的黃巾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