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羌患再起,蓋勛求援(1 / 2)

  第131章 羌患再起,蓋勛求援

  周琦領兵還,復為安豐縣長,麾下諸將未得朝廷封賞,皆不忿也。

  周琦離開長社沒多久,朝廷又派萬餘人支援潁川,為曹操所統領。

  波才糧盡,不得已縱兵劫掠,黃巾軍漸失民心,皇甫嵩以糧蘋果為餌,波才領兵劫糧,官兵大破之。

  波才棄城而走,欲就食於陳留。

  皇甫嵩、曹操窮追不舍,五日九戰,破黃巾於苑陵,斬波才於中牟,餘寇或降或散,潁川、南陽黃巾乃定。

  波才既死,朝廷令曹操、皇甫嵩兵分兩路,皇甫嵩討東郡,曹操討南陽。

  時北中郎將盧植連戰破張角,斬獲萬餘人,張角等退守廣宗。

  盧植築圍鑿塹,造作雲梯,垂當拔之。

  帝遣小黃門左豐視軍,或勸植以賂送豐,植不肯。豐還,言於帝曰:“廣宗賊易破耳,盧中郎固壘息軍,以待天誅。”

  帝怒,檻車征植,減死一等。

  時有董卓為袁氏門生,有袁隗力薦,帝乃遣東中郎將隴西董卓代盧植以討張角。

  八月,皇甫嵩與黃巾戰於蒼亭,獲其帥卜已,斬首送往京師。

  董卓攻張角無功,朝廷下令治罪,復令皇甫嵩討張角。

  冬,十月,皇甫嵩與張角弟張梁戰於廣宗,張梁麾下兵多將勇,嵩不能克。

  次日,皇甫嵩閉營休士以觀其變,知賊意稍懈,乃潛夜勒兵,雞鳴,馳赴其陳,戰至晡時,大破之,斬張梁,獲首三萬級,餘眾五萬許投清河而死。

  後張角病死,皇甫嵩令人剖棺戮屍,傳首京師。

  十一月,皇甫嵩復攻張寶於下曲陽,斬之,斬首十餘萬人,至此冀州乃定。

  朝廷拜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封槐裡侯。

  嵩能溫恤士卒,每軍行頓止,須營幔修立,然後就舍,軍士皆食,爾乃嘗飯,故所向披靡。

  與此同時,曹操領兵攻南陽,時南陽太守秦頡擊黃巾,斬黃巾賊首張曼成。

  黃巾餘黨以趙弘為帥,嘯聚十數萬,仍據宛城。

  曹操與荊州刺史徐璆等合兵圍之,自六月至八月不拔,有司奏曹操討賊不利,欲罷其官職召回朝中受審,張溫等人皆為曹操說情,帝乃假日月,責其成功。

  曹操知戰事不能繼續拖延,遂日夜猛攻宛城,乃斬趙弘。

  趙弘餘黨復請韓忠為帥,韓忠不敵曹操,退守小城上書乞降,曹操從之,至此南陽乃定。

  同年十一月。

  涼州,護羌校尉府。

  護羌校尉麾下,從異族征召的編外義從兵,又稱湟中義從,其統帥乃先零羌首領北宮伯玉。

  北宮伯玉見大漢黃巾起義,朝廷無暇顧及涼州,當即率領湟中義從殺護羌校尉泠征,響應黃巾起義。

  北宮伯玉聯合另一位羌人首領李文侯,兩個自立為將軍,把涼州督軍從事邊允與涼州從事韓約劫為人質,不予放還。

  他們裹挾涼州豪強以及諸多羌人部落反叛,擁兵數萬,涼州震動,朝廷緊急調撥錢糧令涼州刺史平叛。

  新任涼州刺史左昌,卻趁機貪汙軍需物資數千萬。

  漢陽郡長史蓋勛得知極力勸諫,左昌心中暗恨,知叛軍欲東進必攻阿陽,遂使蓋勛領兵屯阿陽以拒賊鋒芒,欲因軍事罪之。

  蓋勛雖為涼州名士,家族世代都有兩千石高官,卻並不擅長兵事。

  他也知曉左昌此舉乃是報復,如果自己守不住阿陽,就會以此被治罪,恐怕性命不保。

  然刺史之命,不得不從。

  且蓋勛身為漢陽郡長史,亦有領兵剿賊之責,思來想去,最終修書一封,令人快馬加鞭送往安豐縣。

  蓋勛自己,卻是點齊兵馬,奔赴阿陽準備禦敵。

  安豐縣。

  自從周琦帶著典韋、許褚等人回返以後,朝廷好像就忘記了他這個人。

  周琦也沒有興風作浪,而是蝸居在安豐縣,本本分分的做好自己的事情。

  讓周琦頗感驚訝的是。

  期間廬江太守陸康,以及廬江周氏,居然都先後派人送來書信,交好之意不言而喻。

  也不禁讓周琦暗自感嘆,自己參與討伐黃巾,雖未能得到朝廷賞賜,卻也刷了不少名望,至少已經能被廬江太守與廬江周氏所看重了。

  時間轉眼已經到了年底。

  妻子史氏肚子越來越大,如果順利的話,過年之前應該就能誕下子嗣。

  兩世為人,周琦雖然並非初次為人父,心中卻也充滿了期待。

  不僅僅是周琦本人,就連其麾下典韋、許褚等人,也都靜靜等待著,希望主母史氏能夠誕下一位男孩兒。

  這些年,安豐縣可謂繁榮昌盛,沒有了豪強大族的壓迫,再加上周琦廣施仁政,幾乎家家戶戶都生活的安定幸福。

  他們得知縣長夫人即將臨盆,也都暗中祈禱,希望能夠母子平安。

  眼看距離年關越來越近,過不了多久史氏就到了生產的日子,來自涼州的一封書信,卻是打亂了周琦平靜的生活。

  看完書信裡麵的內容以後,周琦眉頭微皺,急召麾下眾人前來議事。

  戲誌才放下了手中書信,亦是眉頭緊皺,繼而說道:“這隻是蓋長史私下求助,並非朝廷正式調令,明公不宜擅離職守。”

  涼州那趟渾水,戲誌才並不願周琦去摻和。

  涼州羌人之亂可不比黃巾起義,羌人盤踞涼州數百年,全都驍勇善戰,而且多為騎兵。

  段熲才去世數年,涼州烽煙又起,想必要不了多久,叛軍就會席卷整個涼州。

  最重要的是,羌人與涼州豪強、大族多有勾結,又占據本土作戰優勢,周琦這位外來者若是參與其中,非但不太可能建功,反而會有性命之憂。

  要知道,就連涼州三明平定羌患,在朝廷的鼎立支持下,都耗費了十數載。

  周琦雖有領兵之才,比之段熲如何?

  所以在朝廷沒有正式征調文書的情況下,戲誌才並不願意周琦前往涼州。

  周湛亦是勸道:“夫人臨盆在即,縣長應當留在安豐看著嬰孩誕生,而非遠赴千裡奔赴涼州戰場。”

  哪怕好戰如許褚,亦是勸道:“吾等於前線奮力廝殺,死傷了多少兄弟,建立如此功勛,卻不得朝廷半分賞賜。即如此,為何要去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