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兩軍交戰難免有所死傷,袁紹也不能確定,自己未來會不會向劉備討要己方大將屍體。
  如此看來,袁紹這麼做明顯有些過了。
  戲誌才由此斷定,張飛或許沒死。
  袁紹正是因為交不出張飛屍體,又找不出一個合適的理由,才會出此下策,使用一具假的屍體,意圖魚目混珠。
  戲誌才雖然有此猜測,並且將之告訴了周琦。
  周琦思慮再三,終究還是沒有告知劉備。
  他並不確定戲誌才的推測是否準確。
  若劉備知曉張飛未死,必然想著將之營救回來,到時候難保又會昏了頭,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
  就好像此前那場大敗,若非劉備方寸大亂感情用事,絕不至於中了荀攸所設下的圈套。
  周琦與戲誌才最終定下詐降之策,引誘袁譚入城,也未嘗沒有一雪前恥的心思。
  正如荀攸所想的那般,周琦與戲誌才挑選的時機實在太過巧合。
  恰逢袁軍進退維穀之際,忽然天上掉下來了餡餅,哪怕有可能存在風險,袁紹、荀攸也想要嘗試一番。
  之所以選定袁譚,也是為了換回張飛。
  這也是為什麼,周琦讓黃蓋直接找到了袁譚的部下,將投降之事率先經手袁譚。
  是否能夠攻下郯縣,打破袁軍現在的困境,幾乎能夠關係到整個天下的未來局勢。
  袁譚雖然作為袁紹長子,卻也知曉自己父親對於袁尚的偏愛,因此必然會全力抓住這個立功的機會,想要親自領兵攻入郯縣。
  如此一來。
  此番袁紹大破周、劉聯軍,袁譚可就是妥妥的首功,對其未來爭奪世子之位,將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周琦與戲誌才斷定,隻要讓黃蓋率先找到袁譚,對方必然會要求親自領兵殺入城中。
  果不其然。
  哪怕有荀攸的反對,黃蓋畢竟是袁譚帶來,不讓其參與這次奪城之戰,未免有些說不過去。
  至於其餘袁軍諸將,也不敢與袁譚相爭,這才讓其擔任了這次奪城先鋒將領。
  周琦讓典韋極力生擒袁譚,既是為了交換張飛性命,卻也是為了還袁紹人情。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說到底,周琦還是欠袁紹太多。
  為了爭奪天下,他可以與袁紹撕破臉皮,往日恩情卻不能忘卻。
  但是周琦卻不會眼睜睜看著袁紹兒子,死於郯縣之中。
  除此之外。
  周琦還有更加深遠的算計,那就是通過袁譚此敗,更加堅定袁紹廢長立幼的決心。
  如此一來。
  等到袁紹哪天去世以後,袁氏兄弟必然相爭,周琦到時候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了。
  歷史上袁紹縱然有官渡大敗,實際上根基尚在,又深得河北民心。
  反觀曹操,縱然僥幸獲勝,卻因為軍中缺糧而坑殺八萬投降的俘虜,以致結怨於河北軍民。
  袁紹若能放平心態重返河北整頓兵馬,必然能夠做到上下一心,未嘗不能繼續與曹操爭鋒。
  隻可惜,驕傲的袁紹終究還是未能承受住打擊,兵敗以後身體每況日下,最終吐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