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周琦東巡,滅門慘案(1 / 2)

  第246章 周琦東巡,滅門慘案

  “先生有何良策,還請速速道來!”

  劉備及其麾下文臣武將,經過此前種種事情,對於戲誌才已經十分信任。

  他們看著從容不迫的戲誌才,全都麵露期盼的神情。

  戲誌才沒有答話,而是將目光放在了周瑜身上,麵露考校之色。

  他之所以這麼做,既是為了鍛煉被自家主公十分看重的周瑜,也是隱約感覺身體好像出了什麼問題。

  他雖然私下找醫師看過,卻都沒有檢查出什麼毛病。

  戲誌才起初也並沒有在意,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卻能明顯感到自己的身體每況日下。

  他沒有將這件事情告訴別人,隻是深深埋藏在心底。

  自那以後,戲誌才就開始刻意培養自己的繼承人,周瑜是個非常好的人選,隻可惜年齡太小。

  徐庶非常不錯,卻終究根基太淺,又並非像戲誌才這般,很早以前就投靠了周琦。

  至於魯肅,各方麵才能較為均衡,卻長於大勢而缺乏臨陣決斷,成不了謀主。

  田豐嘛,太過剛直,容易犯上。

  若周琦剛剛起家之時,田豐會是一位不錯的謀士,奈何隨著實力的不斷擴張,周琦已經成為權傾一方的強大諸侯。

  屬下太過剛直,縱然再有才華,計策也未必會被采納。

  相比起剛直容易犯上的田豐,賈詡卻完全相反,很多時候都會先選擇明哲保身。

  思來想去,戲誌才終究還是決定著重培養徐庶以及周瑜。

  以徐庶的才學,周瑜的出身,二者若能互補,再有賈詡、田豐在旁邊查缺補漏,未嘗不能幫助大將軍成就一番大事。

  最重要的是,二人足夠年輕,隻要培養好了,甚至能輔佐大將軍一輩子。

  也正是為此,戲誌才當初才極力舉薦徐庶,將之放在巴郡進行歷練。

  因為戲誌才知道,大將軍未來的戰略重心肯定是在益州,將徐庶放在那裡熟悉巴郡,對於其未來建功立業大有好處。

  徐庶才華橫溢,所缺者乃是資歷與出身,隻有立下足夠的功勞,才有可能服眾。

  至於周瑜,卻沒有這方麵的擔憂,隻是年齡太小,需要歷練罷了。

  因此,此番帶著周瑜隨行出征,戲誌才每次找到機會,都會對其進行考校。

  周瑜的表現,也是大大超過了戲誌才的預期,沒想到這位剛剛及冠的年輕人,居然擁有如此才華與悟性。

  且相比起戲誌才隻擅長謀略,周瑜路子卻走得更廣,對於軍事也頗為擅長。

  假以時日,周瑜絕對會成為大將軍麾下頂梁柱。

  麵對戲誌才的忽然詢問,周瑜亦是有些吃驚。

  此前戲誌才對自己進行考校,幾乎都在私下,在劉備及其麾下麵前,從未有過此舉。

  周瑜想不明白,軍師為何一改常態,居然會在如此重要的場合,將自己推在了前臺。

  不過周瑜十分聰慧,知曉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他此前縱然在廬江頗有名望,傳揚出去,別人也都以為是其廬江周氏的身份作用,對於其本人是否真的有才學,很多人仍舊保持著質疑的態度。

  若自己今日能在眾人麵前露臉,卻也能夠以此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