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可有哪位才俊願意登臺,闡述一下何為孝?”
  周琦話音剛落,當即就有一位世家學子站了出來,拜道:“某不才,打算登臺獻醜,還請大將軍以及諸位夫子、同窗,能夠指正一二。”
  能夠在大將軍麵前露臉,乃是不可多得的機會,說不得就能因此一飛沖天。
  到了這個時候,再謙虛下去那可就是愚蠢了,反而是誰最先站出來闡述觀點,有可能會得到大將軍的看重。
  其餘學子正想站出來,卻被此人搶先,全都暗自惋惜。
  好在他們終究還是要些臉麵,倒也沒有鬧哄哄的爭搶率先發言的機會,而是希望對方能夠犯錯,也好讓自己有表現的機會。
  周琦看到這位學子如此積極,當即笑著說道:“既如此,那便登臺一敘吧。”
  這位世家學子絲毫不懼,登天以後先是對著周琦行禮,而後又對陳溫以及諸位夫子執禮甚恭,最後才轉身對著臺下的眾多學子微微行禮。
  做足禮數以後,此人開口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故依在下愚見,孝者,在於侍奉雙親,在於忠於君主,在於修身立德。”
  “啪啪啪啪!”
  這位學子的話音落下,臺下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他以儒家經典《孝經》入手,直接把孝升華到了修身治國上麵,既很好的闡述了孝道,也是在變相給周琦表明忠心。
  古語有雲:忠孝兩難全。
  但這位學子的觀點,忠君本就屬於孝的一部分,那麼大漢所謂的以孝治國,也就可以理解成為忠於君主了。
  周琦聽到這位學子的言論,麵含笑意,卻沒有過多評價,而是問道:“可還有其餘觀點?”
  周琦話音剛落,又有一位學子迫不及待登天,行禮過後直接說道:“孝者,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
  “秉持孝道,為天經地義之事,乃天道。”
  “孝者,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天子之孝,當愛敬盡於其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諸侯之孝,則在上不驕,高而不危,製節謹度,滿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則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士族之孝,則忠順事上,保祿位,守祭祀;庶人之孝,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
  這位登臺的學子,更是將把不同階層應當履行的孝道義務,全都詳細的說了出來。
  緊接著,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書院學子更是你方上罷我登場,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麵闡述孝道。
  他們的確學識淵博,引經據典。
  不過周琦卻發現,這些人所談論的孝,終究還是離不開《孝經》。
  他們反而對於如何孝敬父母,侍奉長輩所談不多,反而將孝道加以引申,最後與忠君聯係在一起。
  望著侃侃而談的眾多學子,周琦似乎已經有些明白,封建王朝為何如此推崇孝道了。
  說到底,還是利於統治。
  眼看學子們先後登臺發言,卻始終都跳不開這個圈子,周琦卻是忽然讓王會登臺,笑吟吟的問道:“汝以為,何為孝?”
  此言落下,本來熱烈的氣氛就好像忽然被人當頭潑了冷水,眾人全部虎視眈眈的看向王會。
  其中一人更是上前對著周琦一拜,道:“大將軍或許有所不知,王會此人品德有缺,餓死其母,乃大不孝之人。”
  “邀其登臺討論孝道,豈不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