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紀道:“漢朝歷四百年國運,先後經過董卓之亂,李傕、郭汜之亂,以及白波軍之亂,朝廷早就威嚴掃地。”
  “今紛爭不斷,諸侯並起,若吾所料不差,未來必然神器更易。”
  “黎民百姓苦戰久矣,若此時有德高望重之人上應天命,下合民心,登基稱帝,取劉氏而代之。”
  “則天下賢才必然蜂擁來投,黎民百姓無不歡迎鼓舞。”
  “此乃聚大義,匯大勢也!”
  袁術聽到這裡,不由呆愣當場。
  稱帝,他心中早就有這個想法,若沒有周琦的出現,袁術早在兩年前就已經稱帝了。
  此時被逢紀這麼一撩撥,袁術頓時感覺熱血上湧,沉聲說道:“袁氏出自於陳,陳乃舜之後,以土承火,得應運之次。”
  “民間有讖文雲:“代漢者,當塗高也”,此非天命在我?”
  不過很快,袁氏就冷靜下來,道:“然當今局勢,袁本初在北方虎視眈眈,周子異在南方兵強馬壯,吾於中間進退維穀。”
  “若貿然稱帝,二者盡數來攻,如之奈何?”
  逢紀聞言,卻是搖頭道:“丞相此言差矣。”
  “趙王與丞相之間,乃兄弟相爭,若丞相稱帝,趙王亦為皇親貴胄,貴不可言,豈會坐視周琦攻打丞相而不顧?”
  “更何況,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丞相稱帝,各地袁氏門生必然蜂擁來投,彼時實力大漲,何懼周琦耶?”
  “且如今南中叛亂,周琦屯兵益州無暇北顧。”
  “丞相稱帝以後出兵洨縣,先滅南方偽朝廷以示正統,再攻徐州擒拿劉備,趁機擴張勢力。”
  “等到周琦平定南中以後,丞相已得豫州、揚兩州之地。”
  “吾聞周琦嫡長子正在徐州為質,待丞相攻破徐州,劫持周繼以後,又何懼周琦?”
  袁術聞言大喜,當即拉著逢紀的手說道:“元圖之言深得我心,可願留在汝陽為吾效力?”
  “吾稱帝以後,元圖亦不失封侯之位!”
  逢紀感激涕零的拜道:“吾固有相投之心,奈何家中老小皆在鄴城,若大王知曉吾轉投丞相,家中老小豈有活命之理?”
  “待丞相稱帝擊潰諸侯,率兵進駐鄴城以後,吾定然率先投誠!”
  袁術大喜,越發器重逢紀,召集麾下文武商討稱帝之事,曰:“今劉氏微弱,海內鼎沸。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吾家四世公輔,百姓所歸,欲應天順民,諸君意下如何?”
  眾文武不敢進言,唯有鄭泰據理力爭:“昔周自後稷至於文王,積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服事殷。明公雖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漢室雖微,未若殷紂之暴也。”
  袁術聞言,大為不悅,免去鄭泰官職,命其在府中靜思。
  餘者皆不敢再勸。
  袁術遂以張炯之符命,於汝陽稱帝,建號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廣置公卿朝臣,又在城南城北築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壇。
  逢紀卻在袁術稱帝之前,早早便已經返回鄴城。
  袁術尚未稱帝,就已經讓紀靈秘密帶兵進駐洨縣,攻破洨縣以後俘虜劉協以及滿朝公卿,將他們全都押解往汝陽。
  歸途之中,天子劉協意外得病身亡。
  公卿既來汝陽,袁術當即開始大封群臣,並且重新任命劉表為荊州牧,許多公卿推辭不受,還有人私下逃離汝陽。
  劉協暴斃,以及袁術稱帝之事震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