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袁紹此時笑得非常燦爛,眼中也有毫不掩飾的野心。
  隻不過,袁紹終究還要點臉麵,自然不可能滿口應下,而是佯裝不悅,斥道:“吾家世食漢祿,累受皇恩,豈可行此大逆不道之舉?”
  荀攸聞言,也是悄悄鬆了口氣,亦是出聲斥道:“公業難道忘了,你我二人當初為了興復漢室,除掉董卓所付出的一切嗎?”
  “袁術僭號天子,以致眾叛親離,天下士人無不聲討,各路諸侯皆欲出兵滅之,這才困守汝陽,窮途末路。”
  “汝向趙王獻此言,既有愧於漢室,又有害於大王。”
  “汝欲使趙王,步入袁公路後塵耶?”
  荀攸這番話,既是在提醒鄭泰彼乃漢臣,莫要忘本,行此大逆不道之舉。
  也是在變相i告誡袁紹,袁術之所以落到如此境地,正是因為稱帝大失人心之故,當引以為戒。
  果不其然,本來興致盎然的袁紹,在聽到了荀攸的這番話以後,眼神逐漸清明,臉上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鄭泰亦是滿臉羞愧。
  他對於漢室本就存有忠義之心,當初也是極力反對袁術稱帝。
  奈何當今局勢,漢室威嚴盡喪,各路諸侯皆心懷鬼胎,唯有徐州劉玄德、關中曹孟德,似乎真的忠於漢室。
  隻不過,二人實力太過弱小,而且究竟是真的忠於漢室,還是裝模作樣,根本不好判斷。
  特別是袁術稱帝以後,周琦非但沒有第一時間回師前來征討,甚至連討賊檄文都沒有發出一份,鄭泰已然知曉,大漢氣數盡矣。
  鄭泰如今也是食君之祿,為君分憂。
  當初他灰溜溜逃出長安,袁術對其委以重任,這麼多年幾乎都相待甚厚。
  這也是為什麼,哪怕鄭泰後來知曉袁術非成事之主,卻仍舊不離不棄,縱然在袁術稱帝以後將其免職,仍舊沒有離去了。
  他所報答的,也是袁術的這份知遇之恩。
  鄭泰現在這麼做,雖有愧於漢室,卻對得起袁術。
  他深吸口氣,按捺住心中的愧疚,而後朗聲說道:“公達可知,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此一時,彼一時也?”
  “昔年董卓亂政,大漢縱然風雨飄搖,卻威嚴尚在,士人百姓皆懷念朝廷之恩義。”
  “然時過境遷,朝廷先後經過董卓之亂,李傕、郭汜之亂,東遷之亂,早就威嚴盡喪。”
  “今天命離漢已久,能夠得存至今,乃是依仗天下諸侯扶持也,政權早就落入各路諸侯家門矣。”
  “當今天下,豪雄角逐,分割疆宇。此與周末七國無異,唯強者兼之耳。又如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非氣蓋山河之英雄不能結束亂世。”
  “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受命當王,符瑞炳然。”
  “吾主妄尊帝號,而後兵敗困守一城,並非違背天命,實乃兵微將寡,實力不足,四麵受敵也。”
  “趙王卻是不同。”
  “大坐擁五州之地,戶數百萬,若再得豫州,則中原之地以及天下半數疆域,皆歸大王所有也,彼時戰將千員,帶甲百萬,不在話下。”
  “縱諸侯齊力來討,亦何懼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