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封王
  卻說大將軍周琦引兵還襄陽,帳下文武私下串聯,曰:“先帝二子,一為袁術戕害,一為袁紹幽禁。今袁紹稱帝於鄴城,妄稱天子,漢室國運已絕。”
  “大將軍征戰四方,保境安民,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戰功赫赫,神武蓋世,今據南方三州之地,豈能位居於袁紹逆賊之下?”
  “吾等何不聯名上書,共舉大將軍為帝?”
  眾官聞言,盡皆言善。
  周琦麾下,真正忠於漢室的沒有多少。
  更何況,如今天下局勢已經明朗,南北對峙之局勢形成,最強者莫過於袁紹與周琦。
  袁紹既已稱帝,那麼篡漢者乃袁紹,漢室幾乎已經宣告滅亡,哪怕周琦現在跟風稱帝,也不至於落下罵名。
  相反,若周琦繼續以大將軍自稱,就連漢室朝廷都已經不存在,這個官位又有何用?
  現如今,共舉周琦為帝,不僅有利於統治,對於這些追隨周琦的官員而言,也是一場天大的造化。
  從龍之功,誰不想擁有?
  因此,周琦帳下基本沒有任何人反對,哪怕有些人心中遲疑,卻也不敢表露出來,紛紛要求共同上書,舉大將軍為帝。
  然而,稱帝並非小事,眾人卻也不敢造次,當即來稟告軍師徐庶。
  徐庶眉頭微皺,不太贊成大將軍此時稱帝,卻也不敢多說什麼,當即推脫道:“茲事體大,且容我與元皓、文和、文禮公商議一下,再作定奪。”
  徐庶當即找到賈詡,執禮甚恭,道:“今袁紹逆賊稱帝,漢室已亡,正是諸侯並起,英雄觀望之際。荊州文武皆有擁主公為帝之心,先生以為如何?”
  賈詡卻是不動聲色的說道:“所謂民意即天意,既然眾臣皆欲舉主公為帝,軍師隻管勸說主公便是。”
  徐庶聞言,不由暗罵賈詡是隻老狐貍,卻也沒有繼續與之掰扯,而是說道:“我再去問問元皓與文禮公,若眾臣皆有此意,彼時還望先生與我等一同,力勸主公稱帝。”
  將徐庶送走以後,書童卻是疑惑的說道:“先生此前不是還說,主公太早稱帝並不合適嗎,為何麵對軍師的詢問,卻又改口?”
  賈詡看著自己的書童,說道:“此言隻能在府中說說即可,不許傳到外麵,汝可知曉?”
  書童急忙應諾。
  賈詡這隻千年老狐貍,在不了解周琦的心意之前,絕對不會貿然出言反對。
  相反,隨大流與眾臣一起行事,至少能保無虞。
  辭別賈詡以後,徐庶又找到田豐,以此前與賈詡之言告之。
  田豐聞言,卻是眉頭微皺。
  他思量半晌,繼而搖頭道:“我以為,此時稱帝略有不妥。”
  徐庶聞言,不由精神大振,問道:“先生何出此言?”
  田豐道:“主公受先帝厚恩,委以托孤重任,素以漢室忠臣自居。此時稱帝,必然會遭人詬病,此其一也。”
  “袁本初雖已稱帝,卻時日尚短,漢室哪怕名存實亡,仍有許多人心向漢室。主公若稱帝,會讓這些人大失所望,此其二也。”
  “主公雖占據三州,比之袁紹仍有不足,隻能結盟於劉玄德與曹孟德,才能與之抗衡。主公若稱帝,聯盟必然難以維係,此其三也。”
  徐庶聽到這裡,也不由長長舒了口氣,而後對著田豐拜道:“先生目光如炬,庶敬服!”
  田豐回禮,而後說道:“為今之計,當先取漢中,奪取益州全境,方為上策。”
  徐庶辭別了田豐,又去拜見邊讓。
  邊讓作為大將軍老師,不僅是德高望重的名士,還是名義上的荊州刺史,哪怕沒有什麼實權,影響力卻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