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弒君(1 / 2)

  第289章 弒君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不僅適用於華夏古代,周邊很多小國亦是如此。

  驃國丞相本以為,楚國乃上邦諸侯國,必然注重禮儀,莫說自己是代表驃國前來請降,就算是過來宣戰,也不應該殺掉自己才對。

  未曾想,聽完了驃國丞相的話,項弘卻是冷笑道:“汝既知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為何驃王殺我國使者?”

  “汝為驃國丞相,驃王殺我國使節之時,又在何處?”

  麵對項弘的質問,驃國丞相卻是無言以對。

  項弘繼續說道:“吾此番奉楚王之命,引兵伐驃,正是為了給使節復仇,以彰顯我楚國之威。”

  “況且吾此前已有軍令,大軍所至,未即刻開城投降者,城破之後,盡屠之!”

  “吾兵臨城下,圍困卑謬數日,驃國國主才派汝前來請降,為時晚矣!”

  項弘所頒布的這條軍令,與曹操當年攻打徐州之時,幾乎一模一樣。

  大軍抵達,必須即刻開城投降,稍微晚一點拖延了大軍的推進速度,城破以後就會屠城,哪怕是主動投降,亦難幸免。

  這做麼雖然看起來比較殘暴,卻是能夠給以敵方巨大的精神壓力。

  不然的話,若大軍兵臨城下以後,守城將領拚死抵抗,抵擋不住大軍兵峰才開城投降,如果還能得到優待的話,其餘城池守將也會紛紛效仿。

  唯有如此,勒令兵至即刻投降,才會讓城中軍民失去選擇的機會。

  要麼戰,要麼死。

  很顯然,自從驃國柱國大將軍戰死,驃國主力幾乎傷亡殆盡以後,驃國上下當即陷入了恐懼之中,沒有人覺得自己的國家可以戰勝聯軍。

  在失去選擇的情況下,那些守城將領或是因為貪生怕死,或是不願滿城百姓被屠,基本都選擇了投降。

  這人也是為什麼,項弘所率領的聯軍推進速度能夠如此迅速。

  驃國丞相聽了項弘的話,不由心中冰寒,眼中充滿了恐懼。

  他絲毫不顧自己一國丞相的身份,急忙拜倒於地,叩首道:“前番驃國不識上國天威,多有冒犯,還請大都督饒恕。”

  “我們願意舉國投降,至此以後成為楚國的藩屬國,永世絕不背叛,還請大都督給我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言畢,驃國丞相就這樣跪在大帳之內,不停叩首,最終額頭都磕破了,鮮血流了滿麵。

  “拖下去,斬了!”

  項弘根本不為所動,反而有些不耐煩的擺了擺手。

  在項弘看來,敢於殺死使節者,必須以牙還牙,以血還血,這是整個大漢數百年的傳統。

  爾等小邦,殺我使節一人,則屠你王室滿門,覆滅爾等國度。

  在強大的帝國眼中,對敢於殺死漢使者,沒有憐憫,隻有鐵血與殺戮,如此才能震懾宵小。

  門口的甲士聞言,當即沖入營帳,直接拖著驃國丞相往外而去,任憑驃國丞相如何哭喊大叫,項弘都不為所動。

  不多時,一顆血淋淋的人頭被帶了過來。

  營帳內,漢蠻將領皆神情振奮,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神色,反而是那些撣國將領,看向項弘的眼中充滿了恐懼。

  項弘看著驃國丞相的首級,笑著說道:“把那些隨行運送財物之人,也一並斬殺吧。”

  “彼殺我使節團共計十八人,吾當報此仇!”

  甲士們領命而去,沒過多久,那些幾十名運輸財物的驃國士卒,都被屠戮殆盡。

  項弘再次吩咐道:“把這些人的屍體放在那些車上,送回卑謬。”

  言畢,他環顧眾人,沉聲說道:“此番吾欲再次派人進入驃國王宮,誰敢為使?”

  先是斬殺了別人的丞相以及幾十名使節隨從,而後又以如此侮辱人的方式,大搖大擺把被殺死者的屍體全都給人送回去,這絕對是奇恥大辱。